第五代戰機這麼先進,為什麼不多裝備一些,把原有戰機替換掉?

冷戰時期,美國和前蘇聯進行了軍備競賽,雙方的軍費久居高位不下,冗雜的軍費最終間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但是也極大地促進了武器裝備技術與科技的發展,也算是為世界軍事的進步作出了貢獻。而冷戰之後,美國的各大軍火商從軍備競賽中嚐到了甜頭,想盡各種辦法增加美國的國防開支,以保證自己的利潤。出於自身利益和戰爭需求,美國研發出了F-22這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五代先進戰機。

第五代戰機這麼先進,為什麼不多裝備一些,把原有戰機替換掉?

但是,隨著我國的經濟、科技等方面開始快速發展,我們也研製出了殲20這種先進的戰機。許多人也因此為自己的國家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是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既然殲20這麼先進,為什麼還要研發其他型號的戰機,全部換成殲20不就世界第一了麼?

第五代戰機這麼先進,為什麼不多裝備一些,把原有戰機替換掉?

這麼想其實也正常,畢竟殲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戰鬥機,但是真的可以這樣做嗎?

我們先從單機成本開始說起。第五代戰鬥機的成本不僅是造價,研發時需要通過年復一年的設計、修改、驗證、計算等方式來測試各項指標與參數。這其中人員、設備、試驗等資金也需要加在戰機成本上,而且第五代戰機的日常維護、設施建設、裝備補充等後續需求也是一個無底洞,這也是為什麼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可以研發並大批量裝備的原因。

第五代戰機這麼先進,為什麼不多裝備一些,把原有戰機替換掉?

其次是戰機的用途,隨著戰爭形勢逐漸向體系化、信息化靠攏,原來那種“通用”的飛機設計思路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單一化、專業化的發展方向,電子、反潛、預警、偵察等多種機型都開始出現。如果我們全部裝備第五代戰機,在多機種的聯合作戰面前將毫無優勢可言。

然後是費效比。有句俗話叫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最考驗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製造潛力。戰機一旦起飛,燃油、機體壽命、配件、機載武器等等都是要花錢的,根據測算,一架五代機飛行一個小時所付出的成本,足夠一架四代機飛行六到八個小時。如果全部換裝五代機,這時候需要打擊一個失去防空能力的目標,那麼這個“生意”就比較虧了。

第五代戰機這麼先進,為什麼不多裝備一些,把原有戰機替換掉?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經濟還是作戰的角度出發,全部換裝五代機不太現實。目前五代機在戰場當中的定位仍然是無聲無息的“刺客”,在需要打擊對方的縱深目標時方顯神通,而不是什麼活都讓五代機來幹,這既不專業,也是可恥的浪費。

五代機雖然先進,但全部換裝目前來看未必適合我們,鞋子合腳才是好鞋子。

(狼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