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際高手,就是懂得建立邊界、尊重邊界

我相信如果你看了我前面寫的幾篇文章,那麼到現在為止,如果你接受了“你無法控制自身之外的任何事物”這一事實,你就會明白其影響力有多深遠。

接下來的這一步將不再那麼重要,因為這是那個前提條件的邏輯延伸。人們都追求幸福,然而找尋幾乎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它無處可尋。

人們說幸福其實是一種心態,這是很有道理的。

它不是一次事件,也不是一種感受,而是一種對生活的滿足感。想象如下情景:有一個我們認為幸福的人,你隨時問他“你現在幸福嗎?”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一陣沉默。

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沉默,因為這個“幸福”的人可能正考慮你提問時自己的感受,也可能是想不到他們應該感到幸福的理由。

然而,懂得“邊界焦點”的人,如果你問他們對生活是否滿意,他們可能會毫無疑問地回答是。事實上,保持“邊界焦點”,就不會試圖去識別和定義幸福,不會去問該怎樣獲得幸福。“邊界焦點”的想法與積極樂觀的哲學原則很相符,並且鼓勵人在“邊界”範圍內追尋幸福,而不是在幸福的源頭之外尋找。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從物質或完滿的情感關係中尋找幸福的想法是錯誤的之外,在保持自己的完整性的道路上,還有以下兩個“陷阱”。

遭遇高手和極端狀況總是有風險的。雖然我很願意承擔風險,但面對誘惑,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你可以說,情緒也是用來調和理智的),我也會將以下兩個“陷阱”稱作讓人感到悲傷、緊張、焦慮的緣由。

所謂人際高手,就是懂得建立邊界、尊重邊界


童年時的行為模式沒有“邊界”

為了搞清楚為什麼這是個“陷阱”,讓我快速地補充說明一下大腦活動,並重申幼年經歷的重要性。

幼年期大腦的根基,已經由人幼年的經歷和任何增強大腦慣常的反應模式的事件奠定好了,能幫助孩子認識世界,培養夢想和目標。最終,孩子體驗經歷的反應模式就形成了我們所認為的人的性格或處事的習慣模式。

神經的可塑性讓我們能夠通過意志、見識,或者通過行動前的思考來改變慣常的行為模式。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面對的壓力也增大了,我們就不知道該怎樣處理,然後就會選用我們認為早就被拋棄了的慣常的行為模式(你願意的話也可以稱之為習慣),即便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大腦似乎也沒有忘記這些根深蒂固的行為模式。

人的行為模式,最基本的是要遵循“邊界”。人在孩童時代,行為模式是沒有“邊界”的,如果重新體會到了童年時特定場景的那種情緒,雖然已經成年,而且遭遇的境況也不同了,我們的反應模式還和童年時一樣。

迴歸童年的行為模式,是指回歸到沒有“邊界”的模式,孩子的情緒經歷是與特定的場景相關的,且侷限於該特定的場景,所以說,這是個“陷阱”。

所謂人際高手,就是懂得建立邊界、尊重邊界


模糊的“邊界”

迴歸到嬰孩時的行為模式的另一個理由是,從孩提時候起,“邊界”的定義就很模糊,即便是有,維護得也不好。

孩子知道父親生氣了,不是因為發生了特定的事情,也不是因為有什麼事沒有按計劃進行,而是因為父親總是不知何故就生氣。這種情況下,如果小孩子認為自己就是讓父親惱怒的理由,那麼這就更令他無法忍受。

這件事對孩子的影響,與我們所知道創傷後的應激反應,和對令人不安的事件反覆出現或隨時可能重現感到不安的反應是一樣的。這就會給孩子造成這樣的影響:即使是小事件,都會引起孩子的情緒爆發,情緒爆發的程度甚至超過事件本身。這樣的影響會一直跟隨孩子。

我們經常聽到成人講,如果再經歷一次某事,將會怎樣去做,不會再犯什麼錯誤。一旦因為某事與人發生爭論,他們就會用過去的錯誤中吸取的教訓來解釋,並說明,什麼人在什麼時候說過什麼,說了多少次。這種話你聽得多嗎?

說這種話,是因為他們無法在過去的事情周圍畫一條“邊界”,去著力解決目前的問題。

從幼年時起,我們就試圖弄明白事情的因果聯繫,這樣我們才能夠展望未來。

而這樣做也能讓我們對自己小世界的發展做出預測,這樣我們才會更安全。而嬰孩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安全的,他只能夠玩耍,探索周圍的環境,並確定自己在這個小世界裡的位置。

即使預測到接下來發生的狀況對他不利,他也會去完成,只是會採取預防措施,如藏身在被子或床下,讓別人看不到自己——他認為這樣才更安全。

所謂人際高手,就是懂得建立邊界、尊重邊界


杏仁體不僅僅簡單,還沒有現實觀念。被激活時,它就會高速運轉,並做出一系列的反應,讓人體系統變得警惕,並做好準備。威脅是真實的還是潛在的這不重要,一旦杏仁體被激活了,那麼威脅就是真的了。

我們知道恐怖電影的劇情並不是真實的,看恐怖電影的時候,為什麼杏仁體還是會受到刺激呢?現在我們存活不只是為了“生存繁衍”了,在這個發達的世界中,我們現在可以奢侈地追求更多的目標,例如減少我們的高爾夫差點(球手的平均杆數和標準桿數的差距),學會打高爾夫,週末去跳舞等等,我們開車不僅僅是為了接送,還為了娛樂方便。

工作不再只是為了生存需要,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樂趣,而且不只是為了食物才去工作,而是為了許多與生存無關的事物。

但是,要記住,我們做出“必須”擁有什麼的決定,是由右腦主管的。我們現在應對的是不理智的“嬰孩”,它總是不想聽到“不”這個詞,總是想要獲得它所能獲得的一切,如果僥倖能夠成功的話。更重要的是,它一點也不“考慮”後果。

我說的並不是十幾歲的少年,而是你的右腦!

我們雖然已經不再是十幾歲的少年了,但這種行為是我們天生就有的。感受到某種慾望,與按這種慾望行事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我們通過痛苦的經歷,領受到了教訓,即願望是可以有的,但追求夢想、收穫夢想卻並不簡單,而這也反過來影響了我們的行為。

這個過程不限任何年齡段的人,小孩和成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然而,同樣地,我們也試圖控制我們的慾望和衝動行為,這也是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之處。

所謂人際高手,就是懂得建立邊界、尊重邊界


根據我們的右腦所知,我們所想要的就是我們需要的。

到此為止吧!只要是我們右腦想要的,就沒有什麼是不值一提的,右腦就像一個孩子,什麼都想要。

判斷事情是不是重要,要看事情對我們的價值。

我們將事件發生的狀況和周遭的環境進行考慮,然後再做出理性的決定,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對事件的不同理解,也解釋了為什麼不同的人對同樣的事件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一場糟糕的球賽會讓忠實的球迷感到興味索然,但對理性的解說者而言,這只是需要冷靜分析和評論的材料。

認識“邊界焦點”只是第一步,如果你按“邊界焦點”的準則去做能感到安心,而且實施也並不麻煩的話,你就成功了!然而,如果你發現很難,有時候甚至找不到“邊界”或無法分辨“邊界”,你又搞不清為什麼會找不到或無法分辨,這時候,你可以和其他人溝通,如一名輔導員或心理醫生,或者是能夠幫你確立並維持“邊界”的人。

然而,雖然你可能在認知層面上準備好了,但只有你認為這些“邊界”的確立能讓你感到安心時,你才能夠更深入地瞭解自己,並找到那些讓你無法接受“邊界”的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