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者》的真實史實與虛構(下)

《捍衛者》這部反映國民黨淞滬會戰中姚子青營守衛寶山戰鬥七日後全營壯烈犧牲的歷史電影,在現在抗戰神劇眾多中顯得非常獨特,堪稱良心抗戰劇。那麼,電影中哪些東西是史實,又有哪些是虛構的呢。

《捍衛者》的真實史實與虛構(下)

影片一開始,姚子青手持一隻狙擊步槍讓人印象非常深刻,並且許多人因此認為電影製作粗造。

其實,1935年德國顧問就曾建議國民黨軍應配置狙擊手這一編制,隨後國民政府於1935年11月從德國購買了120支配置有光學瞄準鏡的1924式重槍管型獵槍,其實這是二戰時德國大量使用的98K型狙擊步槍的前身,只不過當時是以獵槍的名義生產的。從國民政府1935年財政部開支列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大手筆”:“購毛瑟24獵槍120支,配望遠鏡式瞄準鏡,每支配彈2000發,另配備用槍膛30支,望遠鏡式瞄準鏡30支”。

《捍衛者》的真實史實與虛構(下)

這隻1924式毛瑟狙擊步槍曾經小批量進口,所以出現在淞滬戰場德械師中,也就不足為怪了。下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國民黨軍隊是有狙擊步槍的。但是,由於數量少,訓練時間短,狙擊手和狙擊戰術並沒有成為淞滬戰場的重要角色。

《捍衛者》的真實史實與虛構(下)

片中還有一個情節,戰士魏明揚最後撤離戰場,成功回到了後方。一開始連小編自己也以為這是個虛構的煽情情節。

不過,在史實中,最後時刻來臨之前,姚子青讓9連士兵魏建臣出城向團長報告戰鬥情況。魏乘夜越城而出,因而成為寶山保衛戰唯一倖存的歷史見證人。這說明這個細節是真實的,只是戰士的名字有所變化而已。

《捍衛者》的真實史實與虛構(下)

另外電影上影后,很多人都說電影道具粗造。其實不然,上圖是當年國民黨德械師下層軍官的裝備,和我們在電影中看見的道具一樣。可以說,《捍衛者》的製作方在道具上一點也沒馬虎,所用的道具非常符合史實。

《捍衛者》的真實史實與虛構(下)

另外,在片中有一個場景,日軍指揮鷹森孝大佐中炮重傷的情節,給人的感覺也有些不真實。不過,史實確實如此“姚子青邊抓起一挺衝鋒槍射擊,邊命令炮手,對準後邊的那個舉著指揮刀的鬼子軍官射擊。一發炮彈射去,鷹森孝遭重傷倒地。”,所以這一段也非常符合史實。

《捍衛者》的真實史實與虛構(下)

最後,當電影顯示“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姚子青將軍為革命烈士”。民族英雄得到承認居然是在犧牲後46年之後,不僅讓人感慨萬千!

更讓人感慨萬千的是,電影院排場一天1-2場,很多影院根本沒有排場。小編去看的那場,僅僅只有兩個觀眾。不知道前段時間看“愛國片”《戰狼2》的觀影大潮都到哪裡去了。這是虛構的情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