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探索創新路 數字鼓樓立潮頭

20年探索創新路 數字鼓樓立潮頭

數字鼓樓20年座談會。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攝


20年探索創新路 數字鼓樓立潮頭

全省首個全場景刷臉支付一條街。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攝


20年探索創新路 數字鼓樓立潮頭

鼓樓智腦。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攝

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高瞻遠矚地作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決策。次年,鼓樓區被確定為“數字福建”建設示範區。

一路探索、一路創新。如今,數字鼓樓建設已步入第20個年頭,全方位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許多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5日上午召開的數字鼓樓20年座談會上,省市主管單位領導、參與數字鼓樓建設的專家和企業代表等共聚一堂,交流建設經驗、推動深化合作,努力為加快數字中國建設進程作出更大貢獻。

數字經濟騰飛

  “很榮幸作為數字鼓樓建設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在這裡感受到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勃勃生機。”座談會上,達華智能首席運營總監曾忠誠說。

  落地福州兩年來,達華智能將鼓樓作為戰略轉型再出發的起點,形成了以衛星互聯網為基礎的海聯網、數字新基建、5GAI智慧應用的三大產業線。“一方面,數字產業人才、公司的集聚,讓我們順利找到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政府對數字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讓我們快速實現轉型。”

  達華智能所在的福州軟件園經過20年發展,已經從最初的一棟“創業樓”,成長為年產值突破千億,擁有上市企業9家、國家級重點軟件企業10家、細分領域冠軍企業24家的中國最具活力軟件園。

  而這正是得益於鼓樓區始終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樓宇、商圈智慧化建設也在不斷深化,如今稅收超億元樓宇達21棟,東街口數字商圈獲評省級示範商圈,高新區洪山園爭創國家級金牛“互聯網+”小鎮。

  載體建設助力企業騰飛。今年4月,2020年度福建省數字經濟領域“獨角獸”、準“獨角獸”、“瞪羚”創新企業名單公佈,鼓樓區共17家企業入選,在全省佔比近1/5。第三屆數字峰會又掀新熱潮,鼓樓23個項目入選省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列全省各縣區首位。

  在數字經濟的強勢帶動下,鼓樓區GDP從2000年的80.75億元躍升至2019年的1916.7億元,增長了近23倍,人均GDP居全省第一,今年躋身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第18位。

數字未來啟航

  “創造一到兩個千億級的互聯網數字經濟平臺,用數字資產支撐產業發展。”

  “搶佔標準化制高點,建立地方數字經濟發展標準或行業標準。”

  ……

  “十四五”即將起步,與會來賓紛紛提出建議,展望新時代數字鼓樓創新發展遠景。

  “我們將繼續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在更高起點上深化示範區建設,爭當數字中國基層實踐的生動樣本。”鼓樓區委主要負責人說。

  在數字經濟方面,鼓樓將實施數字經濟“倍增計劃”,打造全省數字經濟第一區、5G應用示範區、企業上雲示範區、信創生態產業集群示範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線上樞紐平臺全國示範基地,力爭到2025年實現數字經濟規模佔全區經濟總量比重70%以上。

  在數字政府方面,鼓樓要構建安全穩定可靠的政務無線網絡,完善電子證照庫,全面實現群眾和企業辦事100%事項一趟不用跑;建立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政府各部門互聯互通,全面實現部門業務協同。

  在數字治理方面,鼓樓正做大做全“鼓樓智腦”,建設數字化社會治理全省第一區,努力做到城市部件全畫像、數據更新全智能、業務融合全協同、智慧社區全覆蓋、物聯感知全安裝、一線處置全貫通、行業應用全擴展、人機互動全智慧、數字資源全流通、數據價值全賦能。

數字治理創新

  “數字鼓樓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是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出來的。”原省經貿委信息中心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許維健對發軔於鼓樓的“12345,有事找政府”頗有感觸。

  他回憶,2003年,鼓樓開通12345便民呼叫中心,使政務服務從線下轉到線上,當年鼓樓區70%的訴求可以通過網上辦理。12345隨後升級為市級服務平臺並向全省、全國推廣。

  在全省率先建成數字城管、綜治網格化、“片長制”網格化……許維健欣喜地看到,鼓樓以數字手段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的步伐穩步向前。

  特別是2018年以來,打造了“萬物互聯、雲端思考、數據智理”的“鼓樓智腦”,線上構建100多類數據庫和30多個應用子系統,線下成立了集指揮調度、視頻會商、大數據分析、城市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運行指揮中心,實現“一湖匯數據、一網知全局、一鍵統指揮”,在三屆數字峰會上亮相併廣受好評。

  去年,依託“鼓樓智腦”,鼓樓區在全國首創基層社會治理“一線呼叫、一線報到、一線處置”機制,賦予基層呼叫權、考評權,有效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最後一步”,已解決各類問題1.3萬多個。

數字生活共享

  讓群眾共享數字紅利,是數字鼓樓建設的初心和使命。

  “我們歸納總結了數字福建建設20年的8條經驗,包括堅持先行先試、以點帶面。數字鼓樓是一個先行先試的成功實踐,對數字福建進一步拓展完善是功不可沒的。”省數字福建建設小組辦公室主任、省大數據管理局局長陳榮輝說,數字鼓樓是福建省城市信息化建設的發端,當年選擇了湖前、屏西等7個小區作為試點打造市民生活信息服務平臺、社區數字家苑和社區信息亭等,開啟了數字生活初體驗。

  從建設寬帶社區通,到實現千兆進樓宇、百兆進家庭的光纖網戶戶通,再到今年在全省率先實現5G網絡全覆蓋,鼓樓區加速推進信息化與服務民生融合。

  目前,鼓樓政務服務“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事項分別佔比超97.49%、70.88%,110個事項實現“智能手機隨心辦”“社區終端自助辦”。

  教育、醫療、養老等數字民生智慧化也得到普遍應用。鼓樓版“空中課堂”疫情期間,確保停課不停學,獲得全國點贊;打造了“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中心”試點,在全省率先引入“三碼融合”項目;建設立體化數字康養平臺,匯聚全區12.6萬老年人信息,提供智能體徵監測、實時在線問診等服務。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通訊員 彭輝)


來源:福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