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曾經讓我很淚奔

擇校,曾經讓我很淚奔

每年四五月進入招生季,面臨幼升小、小升初的家長們就進入了焦慮爆發期,有一點關於招生入學的消息,總是讓人精神緊繃,不少家長甚至徹夜不眠,只有那些經歷過孩子升學的家長,才知道其中滋味 ......

擇校,曾經讓我很淚奔

儘管在教育部門的強調下,“就近”和“免試”是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的兩大關鍵,但是為什麼家長的擔心還是如影相隨呢?

擇校,曾經讓我很淚奔

對孩子升學極其強烈的“擇校”動念,是家長焦慮的根源。


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是上一代千方百計、不遺餘力,為下一代謀求理想學習環境和學習效果所造成的社會現象。同時也表達出了人們對有高質量教育的迫切需求,這也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教育質量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4月8日,《陝西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公佈,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方式與往年有了很大變化,主要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公民同招,將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實施電腦隨機錄取。

擇校,曾經讓我很淚奔

家長是擇校的主體參與者,具有強烈的教育利益訴求,在新規定下家長也需要積極學習新政策,應對變化理性擇校。

“學校之間是有區別、有差異的,家長們扎堆擇校,大部分是不能“輸在起跑線”的從眾心理。小學生長身體是第一,擇校尤其是遠距離的擇校,車馬勞頓是很不理智的。還有,學習是一段‘長跑’,不要用‘短跑’的速度來起步!”西安新知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劉嵐說。


擇校

擇校表現出家庭教育投資支出的增加和家長對子女期望值的升高,為了讓子女能夠如家長所願,擇校競爭從小學甚至從幼兒階段就開始了。

擇校,曾經讓我很淚奔

“攀比爭勝”和“裹挾追隨”集中反映了家長的一種特殊心態。

“攀比爭勝”的心態是看到別人的孩子擇校到了一所理想學校,比較熟悉內情的有些家長便會躍躍欲試,不惜一切手段也讓自己的孩子擇校,毫不示弱。

“裹挾追隨”其實是“扎堆購物”從眾心理的普遍現象,這一心態往往在給孩子選擇學校方面體現得較為明顯。

這兩種心態反映了家長教育價值觀的新變化。


“上學問題有一個劇場效應。”交大附中韓城學校校長劉鵬解釋稱,大家都在看戲,忽然一個觀眾站起來看戲,周圍人勸他坐下,他置若罔聞,於是周圍人也被迫站起來看戲,最後全場觀眾都站著看戲。一方面,很多擇校的家長抱怨說,上學特別遠、孩子特別累、接送孩子不方便、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令生活成本大大提高等;但另一方面,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一些家長也捨近求遠、花費巨大成本擇校,最後,家長和孩子們都非常疲憊。


“家長對子女教育的倍加關注,對子女期望值的升高,其實也是一種期盼通過擇校方式對孩子進行‘進好學校了就是好學生’價值定位的一種手段。甚至認為,讓孩子擇校到好學校上學有很多好處,至少可以讓孩子多一些社會關係和優質資源,學成學不成父母也心甘。”新城區教師進修學校曹永川校長說。

擇校,曾經讓我很淚奔

“公民同招”新政策也讓廣大家長毫無疑問的要理性選擇公民辦學校,緩解以往的過度焦慮。

家長要從孩子的實際需求出發,更多地關注學校能否為孩子提供健康快樂、高品質多樣化的奠定終生髮展機會,根據家庭綜合因素及孩子個人能力和特長差異的實際進行個性化決策,權衡兩類學校舒適愉悅的環境、上學放學安全、學校社會聲譽、“五育並舉”整體課程及特殊課程、家庭成員學校情結、家校較近距離、學校文化背景、特殊教學方法、預期學業成績、合理學費和經濟支持、家庭綜合資源等多方面進行認真比對分析,做出全體家庭成員一致的慎重選擇,同時,通過召開家庭會議及時對家庭成員的心理預期作出相應調整。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教育公平問題不僅是陝西,也是全國各地都需要破解的難題,而破題、解題需要一個過程。教育改革就是要解決教育供給側和需求側之間不匹配的問題,去年10月10日我市召開的全市教育大會發布《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就是西安市委、市政府對當前一段時期我市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發展相匹配的預期判斷以及發展規劃,這半年多以來,讓我們看到了政府的決心、信心、努力和效果。與此同時也需要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參與,這個過程一定會有“陣痛”,有待於一些公辦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力提升,達到家長們的預期,才能真正推動教育公平的實現。


擇校,曾經讓我很淚奔


擇校,曾經讓我很淚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