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畫卷徐徐鋪開 脫貧實踐栩栩如生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來襲,距震中僅200多公里的雅安受災嚴重。

就在離汶川特大地震五週年不到一個月,“4·20”蘆山強烈地震來襲,雅安身處震中。

經歷兩次地震,加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典型山區等諸多因素,既要重建又要戰貧,雅安需要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

昔日震後荒涼的廢墟中,一棟棟新居拔地而起,夾金山下的人家搞起了民宿;身處震中的蘆山龍門,一個個扶貧項目迅速鋪開,在現代化的農業產業園中,困難群眾守著家門口就拿到了工資;在平均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走出了一條“綠而美、綠變金”的新路子。

一手抓重建,一手抓扶貧,兩手抓兩手硬。要問秘訣是什麼?重建的不僅是新村,還有信心。幫扶的不僅是貧困,還有志氣。

在“4·20”蘆山強烈地震7週年之際,記者深入天全、蘆山、寶興三個“4·20”蘆山強烈地震重災區,為你展示近5年來我市重建扶貧統籌推進帶來的實際變化。

新村畫卷徐徐鋪開 脫貧實踐栩栩如生

寶興縣雪山新村一角 張林川 攝

廢墟變民宿

網紅打卡地就在百姓家

4月10日,寶興縣穆坪鎮雪山村的網紅民宿“田姐家”三個房間已被訂滿。最早的一批客人,當天晚上就會到,老闆李德華要抓緊時間再次檢查房間的用品佈置並準備客人預訂的餐食。

暮色將至,客人如約到來,一進屋客人就稱讚:“名不虛傳,像回家一樣。”

經過5年的用心經營,李德華的名宿成為“網紅打卡地”。“我們家離景區還有些距離,有部分遊客並不在意景色,只是單純想感受下災後重建的網紅民宿。”李德華說。

雪山村是一個因重建而走紅的村子,這一點並不誇張。

重建前的雪山村,房屋破舊,生活貧苦,年輕人逃跑似的想擺脫它的桎梏。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襲來,雪山村岌岌可危的住房在地震波的搖晃下坍塌。就在村民東拼西湊建好新房後,“4·20”蘆山強烈地震襲來,不少村民的房屋再次受損,這給並不富裕的雪山村致命一擊。

就在雪山村人感覺“天塌了”的時候,重建又為這裡撐起了一片天。

用畫家的理念做規劃,用建築師的理念保安全,用經濟師的理念謀發展,一紙規劃,雪山村涅槃重生。

隨著雪山村自建委的成立,中國扶貧基金會等慈善組織加入,在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的重建原則下,雪山村開始涅槃。

重建全部按照一樓共用、二樓重建安居、三樓產業發展進行精準定位,按照“陽臺曬壩、前庭後院;穿鬥結構,座脊加蓋;雞犬相聞,圈舍分離;栽瓜種菜,宜居宜業”的建築風格。將全村統一裝修成典型的川西民居風格。同時,堅持主要材料就地取材,讓重建後的新村更像農村,留下鄉愁,這給雪山村後續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隨後,村中成立民宿合作社,38戶村民加入合作社,將自家民宿出租給合作社賺取租金,同時,合作社年底還會為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按人頭進行分紅。

目前,全村有近100間標準房間,僅今年清明假期,全村民宿收益就達13萬元。

2015年9月20日,雪山村民宿統一開業後,李德華不再外出務工,他和妻子一起用心經營民宿,一年收入抵以往幾年外出務工的收入,並且還結交了新疆、北京、上海等地的朋友,新家新生活讓李德華對未來充滿期待。

震中展新顏

現代農業發展勢頭足

4月10日,家住蘆山縣龍門鎮青龍場村的陳忠蘭來到離家不遠的四川康源農產品有限公司,為公司基地種植的獼猴桃疏花,這是她今天的工作。

“和大家一起說說笑笑,一天就能掙60元,很滿意。”陳忠蘭說。

重建要快,扶貧要準。在這個思路下,當地政府引入三家現代化農業企業落戶龍門鎮,現代觀光農業園建設成為龍門一手抓重建、一手抓扶貧的試金石。實踐證明,成效顯著。

當地村民將低附加值的玉米地流轉給相關公司發展種植養殖,一畝地一年租金1400元。同時,當地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只要願意都可以在農業園內務工,工資按天結,60元/天,現金支付。

“去年,我們精心照顧的獼猴桃搭乘飛機銷往國外;葡萄園中結出的葡萄,吸引了不少遊客來體驗採摘。大家對我們種植的水果都很滿意呢!”陳忠蘭說,在農業園務工這些年,不僅每年有1萬多元相對穩定的收入,一邊幹一邊學,學會了不少現代化的種植技術,值!

龍門鎮紅星村有一個“鴨大王”,名字叫張元超,曾做了近十年的養鴨專業戶。“4·20”蘆山強烈地震讓他損失過百萬元。在災後恢復重建政策扶持下,張元超辦起了無公害農場。農場中間養鴨,鴨舍周邊種植葡萄和獼猴桃,鴨糞經發酵後施到果園裡,“化肥不進果園,鴨糞不出果園”,實現生態循環。

“葡萄每年產量幾萬斤,來玩的遊客就能銷完。去年近5萬公斤獼猴桃,通過電商平臺一個多月銷完。鴨子基本一年四季都可以銷售。”張元超的農場為100多名村民提供了工作。

紅星村所在的龍門鎮,是“4·20”蘆山強烈地震的震中,如今成為風景美、生活好的特色小鎮。“現在的龍門,呈現出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齊頭並進的氣象。”龍門鎮紀委書記王芳雲說。

青山變金山

因地制宜發展譜新篇

天全縣樂英鄉愛國村一棟棟青瓦白牆、紅黃簷口、柱顯壩平、環境整潔的川西民居建築在山間時隱時現,一條條產業路在山間蜿蜒,一片片生態茶園綠波盪漾。在春陽的滋潤下,這個昔日產業單一、基礎設施落後、生活居住環境差的貧困村處處煥發勃勃生機。

據愛國村老一輩人講,以往愛國村無任何工業礦產,更無非農產品加工生產。村上一個村民小組40多個適齡青年,就有20多個娶不到媳婦。愛國村,曾經的名字叫落漢村。

如今,愛國村煥然一新,不僅摘了窮帽子,建成了致富產業,還有了自己的茶葉品牌。

2015年,結合災後重建與脫貧攻堅,愛國村與雅安農耕時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聯手,通過“校+企”和“社+企”合作模式,入駐愛國村,開啟了愛國村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不僅結成了幫扶對子,更是打造出了愛國村自己的茶葉品牌——“愛國村”“愛國紅”等。

有了自己的品牌,愛國村以茶產業為龍頭的農業產業發展勢頭越來越猛,成功摘下了壓在頭上許多年的窮帽子。

據瞭解,樂英鄉今年發展油茶種植面積3000餘畝,覆蓋全鄉6個村,盛果期將實現產值50餘萬元。僅愛國村油茶種植面積就達1100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年初,天全縣樂英鄉愛國村因自然生態風貌保存完好、鄉土田園特色突出、涉林產業發展良好、人居環境整潔等優勢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如今,“茶鄉樂英”萬畝生態觀光園建設如火如荼,在“綠而美、綠變金”的特色發展道路上,愛國村成為新地標。

5年之於歷史長河中,並不長;5年之於雅安發展,謂鉅變。通過打重建“硬仗”、補發展“欠賬”,雅安成功書寫了穿越災難、崛起危難的新篇章。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胡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