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注意!孩子長成“月牙臉”,原來是因為錯合畸形

家長們注意!孩子長成“月牙臉”,原來是因為錯合畸形

白宇明正在為患者治療。

家長們注意!孩子長成“月牙臉”,原來是因為錯合畸形

陳曉迪與前來諮詢的市民交流溝通。

  13歲的童童(化名)長成一張“月牙臉”,而且吃東西很慢,前不久家長帶他到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以下簡稱“附屬口腔醫院”)口腔正畸科看診。醫生提醒,除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也要注意孩子牙齒咬合情況,七八歲左右最好請專業口腔醫生檢查,如有必要應及早矯治。


  7歲還沒萌出恆牙 可能是牙槽骨發育不足

  為童童接診的是口腔正畸二科醫生白宇明,經詢問得知,五年前童童因為下前牙覆蓋在上前牙前面,到醫院就診過,當時醫生考慮到不是遺傳性的“地包天”,建議進行早期治療。不過,因為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沒必要矯治。此次再檢查發現,童童下頜骨過度發育已經很嚴重了,影響面部美觀的同時還影響口腔咀嚼效率,需要手術介入。

  白宇明說,類似“地包天”等較為常見的錯合畸形症狀,不要等到孩子換完牙再矯治,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更好。早期矯治相對成年後的矯治更加簡單,花費的時間也相對較少,對頜面部發育、軟組織發育都好。

  早期矯治一般指在青春生長髮育高峰期前及高峰期階段,對已出現的牙頜畸形、畸形趨勢及可能導致牙頜畸形的病因進行的預防、阻斷、矯正和導引治療。

  有的孩子會出現乳牙還沒掉,恆牙就往側邊冒出的情況,或者到了七歲恆牙還未長出。遇到這種情況,有些家長會以為是缺鈣,事實上往往是牙槽骨發育不足,不夠容納牙齒生長導致的,需要進行早期矯治。白宇明建議,孩子7歲左右最好到正規的口腔正畸專科做檢查,讓醫生判斷孩子是否存在潛在錯合畸形等問題,必要時要提前介入。

  白宇明提醒,有口呼吸習慣的孩子最好也要進行早期矯治。如果等乳牙都換完後,可能出現上牙弓較窄、牙齒不整齊、上牙往外凸、牙齒擁擠等問題,此時再去進行正畸治療,大部分人都需要拔牙。


  成人矯治要注意關節 如有問題得先治療

  未成年人的發育過程,是矯正的最佳時期。如果錯過,成年後矯治也有機會。口腔正畸一科醫生陳曉迪說,年齡不是區別能否矯正的關鍵因素,真正影響矯正效果的是口腔情況,如牙齒是否牢固、是否有齲齒等。

  和兒童正畸相比,成年人的依從性較青少年更好,配合度上更易達成醫患共同目標。那麼,成人矯治要注意些什麼呢?陳曉迪說,成人牙槽骨更硬,矯治更要找正規醫院的專業醫生,如果矯正力度沒把握好,可能造成較嚴重的牙根吸收。

  相比兒童正畸,成人正畸還要注意是否存在關節問題。因為牙齒錯合畸形,成年人持續在錯誤的位置咀嚼,對關節是一種負擔。如果有關節問題,最好先治療關節問題,以免影響正畸。

  另外,一些成人存在缺牙的情況,周邊健康牙齒會慢慢往缺牙的方向倒,以致其他健康牙齒可能鬆動,甚至影響口腔健康。缺牙了,除了可以選擇種牙,符合條件的人也可以通過正畸調整牙間隙達到治療效果。

  對於成人正畸,陳曉迪提醒,初次使用牙套及每次複診後,牙齒常會感覺酸脹或疼痛,通常3-5天可自行緩解。如果疼痛特別強烈,不要硬撐,也不要擅自調整,最好找醫生調整。牙齒正畸期間,患者應避免食用大塊、較硬、黏性的食物,可將食物切片或切碎後用後牙咀嚼,注意細嚼慢嚥。

(廈門晚報記者 汪燕妮 通訊員 潘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