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開魯縣:小庭院做出增收致富大文章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4月28日電(通訊員 胡建華 高婷婷)咩、咩、咩……剛剛來到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東風鎮東敖包村王世龍家的小院兒,就聽到此起彼伏的羊叫聲。

王世龍因股骨頭壞死失去勞動能力而致貧。在健康扶貧政策幫扶下,藉助雙柺行走6年之久的他成功實施了手術。雖然扔掉了雙柺,但彎腰、下蹲仍然受限,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發展庭院經濟,成為鎮村黨組織和扶貧幹部為其量身定製的脫貧致富最佳方案。

2017年12月,在5000元養殖扶持資金的支持下,王世龍購買10只羊,在院子裡建圈圍欄,搞起了庭院養殖。次年,政府還為其投放了一隻種公羊、給予6000元的棚舍補貼,王世龍如期甩掉了貧困的帽子。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如今王世龍家的羊已成群。“大大小小加起來40多隻了,入春以來就新出生17只小羊羔。”王世龍說,因為庭院經濟發展的好,他家去年還得到了1000元的獎補資金呢。

去年以來,開魯縣把產業扶貧作為治本之策,統籌發展庭院經濟,構建起“小規模、大群體,小產品、大產業”的庭院經濟發展格局,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為引導群眾積極主動、用心用力經營庭院,增強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拓寬增收渠道。開魯縣將庭院經濟扶持政策納入脫貧攻堅政策設計的重要內容,出臺庭院經濟棚舍和春棚補貼、經濟林苗木補貼、電商優惠服務等多項扶持政策,細化幫扶措施,量化獎補金額,明確驗收標準,引導貧困群眾在嚐到庭院經濟的“甜頭”後,走上自願發展、自主發展之路。

在出臺多種扶持政策的同時,開魯縣還強化志智雙扶。對庭院整潔、發展積極性高、經濟效益明顯的貧困戶給予額外獎補,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根據發展庭院經濟和街巷經濟、房前屋後人居環境整治等指標完成情況,給予貧困戶400—1000元的獎補,目前已累計發放庭院經濟無息貸款800餘萬元,為136戶貧困戶發放春棚補貼65萬元。

“不但解決我們發展產業資金不足難題,還發獎金鼓勵我們,這麼用心幫我們,咋能不好好幹呢。”王世龍說,他家的羊,一隻都不賣,要讓羊群繼續繁殖擴大。”王世龍發展思路清晰、幹勁兒十足。

東風鎮東風村的李文厚今年46歲,6年前因腦溢血失去勞動能力,與年近七旬的父母共同生活。雖然已經脫了貧,有低保金、公益崗位工資和伊賽肉牛養殖租金分紅、土地流轉金等收入,但李文厚的父母不等不靠、種養結合,想方設法讓小庭院多出錢。去年,他利用房前屋後的春棚育辣椒苗、種油葵收入3300多元錢,養60多隻小雞賣了2000多元、養兩頭豬賺了4000多元。今年,老兩口依然栽了密密麻麻兩棚辣椒苗,又買回來60多隻雞雛,希望再有好收入。

近年來,開魯縣紅幹椒種植穩定在60萬畝、年產辣椒30億斤,產量佔全國的22%,畝效益3500元以上,已形成“育秧、栽種、收購、銷售、加工”完整產業鏈條,且農戶種植技術成熟,幾乎家家有春棚、戶戶能育秧。該縣依託紅幹椒這一特色種植業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動員貧困群眾利用庭院發展紅幹椒春棚育秧,並給予建設獎補和農資補貼。李文厚家去年就得到了5400餘元的補貼。農戶春棚育辣椒苗,按每戶半畝庭院計算,為承租戶投工投勞育秧的,每年純收益1500元以上;自行育秧出售秧苗的,年純收益達3000元以上。5月末椒苗移栽大田之後,春棚既可以繼續種植其它蔬菜,又可以就地栽植辣椒苗實現再增收,小庭院產出大效益。(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