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復工,成功開展多項高難度創新性手術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的 "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 " 復工,並順利在胸外二科、泌尿外科等開展了數臺創新性高難度的機器人手術。該院院長肖亞洲介紹,疫情期間,省腫瘤醫院是省內最早全面開診的三甲醫院,該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腫瘤治療,履行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體現了公立醫院的責任和擔當。由於疫情的影響,病人積聚,為了更好的服務患者,醫院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持續增加門診號源和開放床位,加快手術排期,努力恢復正常診療秩序,以滿足廣大群眾的就醫需求。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復工,成功開展多項高難度創新性手術

胸外科微創技術再次突破,讓肺癌食管癌手術越來越 " 高精尖 "

近日,該院胸外二科成功完成了院內首例機器人輔助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和首例機器人輔助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手術由胸外二科主任王文祥教授主刀、吳劼副主任醫師擔任助手,手術過程安全流暢,患者術中平穩,術後一小時均順利甦醒麻醉平安返回病房。

據悉,這兩臺手術均屬於目前普胸外科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的高難手術,該科主任王文祥主任表示:以往以電視胸腔鏡為代表的微創手術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普胸外科臨床實踐。但在實際操作中,腔鏡手術仍存在一些侷限性:二維平面術野、反向器械操作、器械自由活動度少、手部震顫被放大等,難以完成精細縫合、分離、吻合等。而此次機器人的充分運用,在技術上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優越性:突破人眼侷限的 3D 放大高清成像、由術者自主調整鏡頭方向、可突破人手侷限的腔內可轉腕器械、可濾除人手自然顫動、在狹窄解剖區域更靈活方便安全等等。該名 65 歲的肺癌患者術中出血少,術後康復快,五天便已順利出院;而另一位食管癌患者術後第四天便可進食流質,這不僅該科微創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夠以最小的創傷為患者解除病痛,讓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復工,成功開展多項高難度創新性手術

術中超聲給 " 達芬奇 " 牽針引,精準切除 " 看不見的腫瘤 "

年僅 35 歲的張先生,在體檢時無意發現左腎中極的腫瘤,腫瘤體積僅 1.5cm,但他左腎的腫瘤完全位於腎臟內部,腎臟表面無法看到腫瘤的具體位置及深度,想要僅僅完整切除腫瘤而保留正常腎臟組織功能的難度可想而知,手術中強行保留腎臟,稍有不慎,腫瘤破裂,將有種植轉移的風險。年輕的張先生切除左腎腫瘤並保留的意願非常強烈,但輾轉省內多家醫院,均告知其無能為力,並建議其行左腎根治性切除術。

瞭解到張先生意願,在我院泌尿外科主任韓惟青教授的指導下,將 " 術中超聲 " 這一行業前沿技術,採用日立 " 交響 60" 超聲系統與 " 達芬奇 " 手術機器人結合,由泌尿外科謝宇教授主刀,裴夏明主治醫生擔任助手,歷經 3 小時,為張先生順利實施手術,術後三天即可出院,據瞭解,這兩種先進的技術的結合運用湖南省內尚屬首例。

" 達芬奇 " 手術機器人讓看得見的部分越來越清晰、操控越來越精細入微,但看不到的部分如何精準把控?謝宇教授表示:" 達芬奇 " 術中機器人搭檔 " 交響 60" 術中超聲成像系統:第一步,排查術前影像檢查及懷疑的病變;第二步,檢查術中視診、觸診不能發現的深度病變,判斷病變的性質,有無血管和解剖變異,明確了病變的性質、範圍及與血管的關係;第三步,在超聲的引導下,操控 " 達芬奇 " 機器人實施精準切除;第四步,手術結束後,再用 " 交響 60" 確認手術效果、確保無殘留病變!手術四步走," 達芬奇 " 與 " 交響 60" 合奏一曲高科技精準醫療的完美樂章!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彭璐 吳劼 裴夏明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