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執行智慧》,如何“給力執行”?打好基礎——夯實三塊基石

上一章中我們說到成功的執行是一個多因素的綜合效應,其中“做好決策”、“抓好執行”是最關鍵的三項要務中的兩項要務,而還有一項要務則是“打好基礎”——夯實三塊基石。企業領導者須緊緊圍繞三項要務多管齊下、綜合給力,切實做好三項要務。

《總裁執行智慧》,如何“給力執行”?打好基礎——夯實三塊基石

軍隊有句流行語,叫做“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企業基礎不牢,執行勢必如同行走於薄冰之上,隨時都有墜人冰窟窿的可能。

企業的執行基礎是由許多要件綜合構成的。其中“優質的執行主體”、“優良的執行環境”、“優秀的領導形象”是確保有效執行的“三大要件”,亦可稱為三塊基石”。為此,領導者必須遵循綜合制勝的思路,堅持從“優化執行主體(執行人)的素質”、“優化執行運行環境”、“優化領導者自身形象”入手,打好全面夯實執行基礎的“組合拳”。

第一,優化執行主體素質

執行力,就是執行主體將企業的決策或規定付諸行動的行動力。

執行主體的執行力(行動力)=執行能力+執行動力+執行合力。若是執行主體沒有執行能力,想幹也幹不成;內心沒有動力,能幹也幹不好;有會幹的能力,願乾的動力,不肯相互合作著幹,大家形不成合力,那也白搭!倘若團隊之間、團隊內部成員之間相互掣肘、相互拆臺,更只能產生“內耗”和破壞力,執行的合力、執行力便蕩然無存。很顯然,“能力”、“動力”、“合力”三要素構成了一個執行力的“鐵三角”,“鐵三角”的任何一條邊不僅不可或缺,即便短一點都會影響三角形面積——執行力的大小。

《總裁執行智慧》,如何“給力執行”?打好基礎——夯實三塊基石

尤為重要的是“三要素”又由各自不同的要素所構成,優化執行主體素質的關鍵全在於深入優化“三要素”的內涵要素。

從“能力”要素上看,執行主體的執行能力=(知識+經驗+技能)×用其所長。企業領導者必須通過給執行人不斷地培訓充電,讓他們增長知識;通過放手給予他們實踐鍛鍊的機會,給予具體的幫助指導,讓他們提高技能;尤其要通過知人善任,用其所長,使執行人揚長避短,提高執行人的執行能力。

從“動力”要素上看,執行主體的執行動力=內驅力+外驅力。驅動執行人執行的“內驅力”主要是執行人內心的事業心、責任心、榮譽感……“外驅力”主要是目標引導力、教育指導力、激勵推動力、紀律約束力……因而,堅持科學決策、推動事業發展,堅持正確的目標導向、嚴格的治法律行,堅持明責授權、獎優罰劣、有效激勵,堅持通過即時的思想動員和持續的思想教育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堅持修練好領導形象、增強自身魅力等,便成為不斷優化動力要素,強化執行人的事業心、責任心、榮譽心的基本途徑。

《總裁執行智慧》,如何“給力執行”?打好基礎——夯實三塊基石

從“合力”要素上看,執行主體的執行合力=領導者的協調能力×(執行人的協作意願+團隊協作文化)。“執行人的協作意願”和“團隊的協作文化”直接受領導者協調能力的影響,企業的執行合力取決於企業領導者能否做好以下一些協調工作:

用科學的編制結構將企業中的人、財、物、技有機地組織起來。

用共同的戰略、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目標、共贏的結果將人心緊緊地凝聚起來。

用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將執行人的行為規範和統一起來。

用及時、有效的跟蹤指揮、檢查督導、協調溝通、教育激勵使執行人的執行步調協調一致起來。

……

用優良的執行文化將企業成員“自協調”、“自執行”、“自管理”的潛能充分調動起來。

總之,執行力源自於執行人的行動力,行動力取決於執行主體的素質。優化執行主體素質既不能“一招制勝”,也不是一夕之功,必須綜合應用各種現代管理手段,多管齊下地做好各種即時性工作,尤其要持續做好大量的基礎性工作。

《總裁執行智慧》,如何“給力執行”?打好基礎——夯實三塊基石


第二,優化執行運行環境

一企業的內部,有了“架構合理、責職明晰、授權適宜、運行自如”的優良的組織環境,有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善任善育善護人才”的優良的人才環境,有了“目標一致,上下同欲,和諧協作”的優良的人際環境,有了“立法必周、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優良的法治環境,有了無須領導監管的“自執行”、“自協調”、“自管理”的優良的文化環境,才能確保“人、財、物。技”的有機結合,促使執行產生1+1>2的執行力。

企業內部有硬環境,也有軟環境。文化環境是軟環境,也是最重要的環境條件(本書著重講“軟環境”)。在正確認知企業文化本質的基礎上,以企業價值觀體系為指導,遵循“細化成目標一教化人人心一轉化為制度一固化成習慣一同化於群眾一優化為傳統”的流程,努力營造優良的法治環境,精心培育優質的文化環境,這是企業領導者必須持續著力的關節點。

《總裁執行智慧》,如何“給力執行”?打好基礎——夯實三塊基石

第三,優化領導者自身形象

領導力對執行過程、執行主體起主導作用,“給力執行”的要旨就是給執行輸入強有力的領導力。領導力主要由“權力+魅力”所構成,魅力勝於權力!領導者要給力執行,必須修身正已,增強自身的形象魅力。

領導者的形象魅力,不以自我感覺為標準,也不以下屬的恭維為標準,須以下屬心中所期盼的領導形象——“人品令人可敬,能力令人可信,待下令人可親,執法令人可畏”的“四可”形象為標準。

首先,人品要令人可敬。缺乏對企業、對員工、對消費者、對社會極端負責的精神,以及與之相應的“思利及人”、“互利共贏”的理念,經營中“坑蒙拐騙”、管理中欺壓員工的企業領導者,只能形成令人厭惡的“小人”形象。

有了好人品,就一定有好形象嗎?不一定!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有個好人品也許就夠了,但對企業領導者而言,光有好人品還不行,他必須兼備“做好決策+抓好執行”的能力。如果決策老是錯誤,指揮屢屢失敗,弄得大家勞而無功,到處碰壁,只能形成令人既可憐又可氣的“庸人”形象。

人品不錯,能力地行,卻官氣十足,整天訓人,不能尊重人、寬容人,關愛人,大家見到他唯恐避之不及,他在員工心中只能形成“冷血人”的形象。

《總裁執行智慧》,如何“給力執行”?打好基礎——夯實三塊基石

管理要通人情,但一味講人情,對於嚴重違規違紀的現象麻木不仁,姑息養奸,不能令違紀者見你生畏,卻令守紀者見你生厭,最後只能落個“爛好人”的形象,絕不可能產生絲毫魅力。為此,一個優秀的有魅力的領導者,還必須在執法時具有令違規違紀者畏懼的“鐵手腕”。不過,這個“鐵腕”是“鐵”在執法的公正嚴明上,而非專橫跋扈上。

總之,作為企業領導必須著力修煉“四可”的形象魅力,切不可讓自己在部屬心中形成“小人”、“庸人”“冷血人”、“爛好人”的形象。一旦形成如此形象,那就甭提什麼“給力執行”了,企業的末日也快到了!

基礎性工作不如即時性工作火急火燎,它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 重要但不甚急迫。似乎推後幾天,甚至幾個月都不影響利潤。既然不顯得那麼急迫,自然會被所謂緊迫的工作所擠佔,最終難免在不斷地往後“推一推”、“讓一讓”中被擱在一邊,長期無人問津。

· 持續而難見顯效。抓基礎性工作不像抓打掃衛生那樣,一抓就明顯見效,它需要一個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的潛移默化的積累過程,往往持續用力了很久費了好多勁、花了不少錢,卻看不見有顯著的變化,致使基礎性工作往往在性情浮躁的領導者那裡有始無終,半途而廢。

· 效益滲透於其他成果之中,只能通過其他成果表現出來,不能直接顯現。這種間接顯示效益的特點更容易使不少領導者產生做基礎性工作費力不討好、不如抓其他工作現得利的念頭。

《總裁執行智慧》,如何“給力執行”?打好基礎——夯實三塊基石

為此,夯實執行基礎,最關鍵的一條是企業領導者必須充分認清基礎性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特點,堅定持之以恆地做好基礎性工作的決心與信心。

(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制高點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