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藥物使用不當誘發血液疾病

特約專家、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潘東曙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濫用藥物的副作用十分廣泛,以下一些可能誘發血液疾病的藥物,應引起廣大患者的高度警惕。


當心藥物使用不當誘發血液疾病


1.抗生素類。氯黴素被稱為是“血液最危險的敵人”。研究表明,成人劑量每日超過50毫克/公斤體重,用藥時間連續達1~2周,則幾乎所有的病例都會引起造血功能受阻。當然,如能及時停藥,大多可以恢復。如果長期或反覆使用,則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一般是不可轉逆的,且死亡率很高。連續服用較長時間的氨苄青黴素、先鋒黴素等抗生素也可導致白細胞中的粒細胞減少,如能及時停藥都可恢復。


2.解熱鎮痛藥。這類藥物對血液危害的程度僅次於氯黴素,但它的使用範圍之廣卻居諸類藥物之首。其中尤以氨基比林、安乃近和阿司匹林為甚。大劑量、長時間的應用,不僅可以引起白細胞中的粒細胞減少,而且能誘發白血病。特別是在誘發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藥物中,僅次於氯黴素。


3.抗炎藥。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等抗炎藥,對血液系統的損害也不容忽視,長時間應用也可導致白細胞中的粒細胞減少。有人曾報道,50%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中曾用過保泰松,並且近半數人死亡。保泰松還可以引起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消炎痛則可引起血紅蛋白減少性貧血、白細胞中的粒細胞減少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


當心藥物使用不當誘發血液疾病


4.抗腫瘤類藥物。抗腫瘤類藥物本是治療白血病的首選藥物,可是由於使用不當或其他因素,卻可以出現相反的作用——誘發白血病。如硫唑嘌呤、環磷酰胺、氮芥等,若長期使用,均可誘發白血病。


5.皮質激素類藥物。強的松、考的松等皮質激素類藥物對血液也是不安全的。如長期使用,也可誘發白細胞總數減少。


來源 | 《醫藥星期三》

圖片 | 網絡

編輯 | 彭海波 曾旻 曹琤媛

當心藥物使用不當誘發血液疾病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本報全國郵發,郵發代號47-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