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事業 端木生涯

陶朱事業 端木生涯這句話出自春秋和戰國時期兩個典故。

他們是中國儒商最早的傑出代表,是儒商的老祖宗。

陶朱事業指的是越王勾踐的謀臣范蠡棄官經商,成為鉅富的故事。

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范蠡獻計,讓勾踐屈身事吳,以圖轉機。

勾踐赦歸後,范蠡又和大夫文種共同制定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復國滅吳計劃。

當越王滅了吳國成就了霸業,成為復國功臣的范蠡,功成身退,隱入江湖。

隱於齊國的范蠡化名為鴟夷子皮,墾荒經商,成為當地首富,齊王拜為國相。

范蠡家有千金之富,官至卿相之榮,都是做人的極致。

“久受尊名,恐非祥兆。”於是,向齊王交還相印,

將家產分贈給親友鄉鄰,遷陟到山東定陶,自號朱公,從事耕畜經商。

“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也。

後年衰老聽子孫修業息之,遂至鉅萬。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

所以他的美名傳到天下,朱陶事業,意味著中國真正的商道就是利益天下的。

這是中國的商道。所以中國的各個商會以它為標準,所有的老闆以它為標準。

陶朱事業 端木生涯

端木就是孔子的學生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子貢有兩個突出特點:

第一,是位能言善辯的外交家。他利用經商到處奔走的便利宣傳孔子,使許多向學之士聚集到孔子周圍,孔子誇獎說:“自吾得賜(子貢)也,遠方之士日至。”

第二,是位經商高手;《論語》中,孔子常誇子貢:“賜不受命,而貨殖焉,臆則屢中”,意思是說子貢不服命運,從事經商,預測行情,百發百中。

孔子死後,他還擔任了魯國、衛國的宰相,為改善民生,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

他嚴格按照孔子老先生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來操持他的生意,結果也成為當地的首富。

他也是因為嚴格按照中國的傳統文化來打造自己的生意,所以後人把它叫端木生涯。

企業的經營,國家智慧。經營過程中的實踐。

這個小故事給大家更多的建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