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無限量QE會影響中國房價嗎?

本文共2239字,預計閱讀需要6分鐘


經歷了2003年至今將近二十年房地產牛市的中國大眾,每次看到什麼經濟信號都會理解為房價又要漲了。自從美聯儲宣佈無限量QE政策以來,不少人就擔心中國的房價會受到美國放水影響出現再一次大規模上漲。


那麼美國的這個無限量QE政策會影響中國的房價嗎?


短期來看是不會的。美國股市剛經歷完半個月內四次熔斷的慘劇,美國資本家的資產價值幾乎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不管是政府還是資本,現在都需要大量資金救市,無限量QE也是這次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股災的最後託底措施,如果這個時候增加的流動性不能拯救美國股市,那麼發生第二次大蕭條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美聯儲雖然歷來有主動刺破美國經濟泡沫讓美元迴流,再趁機抄底打劫外國優質資產貼補美國本土經濟危機的損失甚至借經濟危機賺錢的傳統,但是上個月美股出現這樣歷史性的大跌顯然是計劃外的狀況。


今年本來美國的經濟是處於流動性寬鬆階段的,疫情爆發之前還是美股歷史上的最高位。畢竟美聯儲也不懂醫學,經濟學也控制不了新冠疫情,沒人比川普更懂病毒。


美國的無限量QE會影響中國房價嗎?

除此以外中國政府早有人民幣國際化的意向和準備,這次美聯儲為了拯救美國經濟採取的極端QE政策會透支美元霸權體系未來十年甚至幾十年的信用(透支的信用多少取決於最後增加了多少流動性),正是快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取代現有美元金融體系的最好時機。


美國市場現在急需大量美元填窟窿,與其擔心美國的熱錢流入中國,倒不如主動出擊抄他們底。這裡的抄底是指收購美國企業那種抄底,去美股抄底博短期收益那種就算了,歷史的教訓還是要吸取的。


既然美國這次放水不會影響中國的房價,那為何三月份疫情還沒完全結束中國的房價就開始漲了?


2020年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中國各大城市3月份的房價統計數據,全國63個城市房價上漲,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市的房價保持了過去一年來的狂飆態勢,二手房的漲幅全國第一,每平方米均價全國第一。


美國的無限量QE會影響中國房價嗎?

這次全國多地的房價上漲要分兩個部分來看。


第一個部分是除深圳外的地區,經歷了過去兩年的經濟增長放緩和政府調控,大部分地區的房價在2018-2019都是處於一個陰跌的狀態,包括北上廣在內的一線城市都抵受不住入戶難度增加+限購+房產稅預警的組合拳。二三線城市因為人口流出和老齡化等消費層面的不利因素影響,能維持房價不下跌就已經不容易了。


年初受到疫情影響這些地方的成交量和價格都有所下跌,所以疫情控制住以後樓市回暖是正常現象,現在的價格也只是回到之前應有的水平而已。


第二個部分是深圳的房價。與全中國大部分地方都不一樣,這兩年深圳的房價一直處於上升的態勢,2019年初深圳的均價就已經超越了上海,第二季度超越北京,到2019年底更是一騎絕塵均價接近7萬,此時北京和上海的房價還維持在均價5萬出頭的水平而已。


三月復工開盤之後深圳延續了過去兩年的房價走勢,均價一舉突破7萬大關,把北京和上海遠遠甩在身後。


深圳和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的差別在於它的入戶難度極低,所以這幾年來深圳的人口流入速度超過其它一線城市。與此同時深圳的城市面積是一線城市裡最小的,人口密度不僅比北上廣高,比寸土尺金的香港都高。


在地少人多的同時,深圳的居住用地比例也低得嚇人。僅有11%的居住用地比例,在全國範圍內僅次於香港的8%位列倒數第二。按照國標GB50137-2011《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居住用地佔城市建設用地比例宜為25.0%~40.0%。


本身居住用地比例低的同時深圳市政府對居住用地的供應還異常嚴格。從2102年到2017年深圳新增的700多萬平方米商業用地裡居住用地只佔8%。與之相對的,北京、上海、廣州以2017年為例,分別供應了359萬平方米、322萬平方米、164萬平方米居住用地,深圳2017年全年沒有供應任何居住用地。


人口不斷增多地方政府還有意控制居住用地供應量低於平均水平,這就造成了過去兩年深圳的房價一路逆勢上揚並把過去高房價的課代表北京和上海拋在身後。


那麼這次疫情後的深圳房價上升只是簡單延續過去的態勢而已嗎?


大家都知道這次疫情之後國家為了扶持中小企業防止出現大規模倒閉潮,所以推行了一系列的中小企業免息貸款優惠政策。在這個政策的支持下如果有一個地方對房價監管力度很低甚至地方政府本身釋放出推高房價的信號,那麼就會出現以下的套路:


比如你手裡有100萬現金,本來還不夠給深圳的首付的,但是出臺了這個對中小企業免息貸款政策以後你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向借貸公司借400萬,全款買一套深圳的老破小二手房。


房子一到手就高價掛出,比如700萬掛出。同時註冊一家空殼公司,然後向銀行抵押房產借錢。在政策和地方政府背書之下銀行評估600萬給你。拿到銀行貸款之後就連本帶利還給借貸公司,剩下的就是通過最初100萬加槓桿得到的利潤。


只有把最後一關的銀行能通過,這個套路才能成立。在實體經濟受到嚴重打擊的形勢之下,銀行本身對於中小企業的信心不足,貸款給做正經生意的人反而風險巨大,導致在深圳這種有地方政府給高房價背書的地方還不如借錢給炒房客加槓桿。


你地方聰明人中央也不傻,隨即在4月20日央行深圳中心支行給轄內各銀行發佈通知,要求緊急自查關於房抵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情況。


雖然從2012年起就已經三令五申要嚴格控制炒房行為,但是藉助這次疫情,炒房客又把炒房行為發展成了過橋貸。


然而問題的根源主要還是在於實體經濟的需求不足。中國的產能毫無疑問是可以滿足自己乃至滿足世界需求的,但是疫情讓所有人都不敢消費,沒有消費金融行業就不會投資在產能上,不投資於產能但是央媽放水以後是有指標的,這些指標最後就只能流向有地方政府背書的樓市。


如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將是中國接下來這一整年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本號文章,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