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法三个维度,助你减少纠结

作者:janeleee

我们在做决定时,常常会陷入

纠结状态——犹豫不决、不敢坚持、无法舍弃、害怕后悔

有个朋友在北京毕业后,得到了老师抛出的留校橄榄枝;家里已经做了准备,父母希望他回来考公务员;女朋友找他商量一起去她的家族企业内发展。

怎么选?纠结。并没有哪个选项是完美的,都是有得有失。但拖着没办法做决定的伤害可能更大。你没办法同时走几条路,也没办法专心走好其中一条路。

面对纠结,我们怎么才能更理性的做出决定,好好继续呢?

推荐你也像我朋友一样,尝试用预期管理的方法来破解纠结的困局。我们一起从目标、时间和结果三个维度,看看预期管理怎么用。

一种方法三个维度,助你减少纠结

一种方法三个维度,助你减少纠结

目标的预期管理

老师可能是看重我的管理能力,希望我能辅导完成教学管理。父母可能是觉得公务员稳定,希望我能无后顾之忧。女朋友可能不想和我分开,希望一起发展。

这些都只是我的预设,是对别人对我的预期的猜想。我们可以先花点时间和对方沟通,他们是如何看待那个选项的,为什么会觉得适合我?

但最重要的还是从多角度思考,你自己的预期呢?

你是喜欢做管理还是做技术?是喜欢稳定还是自由?是看重幸福感还是成就感?是看重内心平和还是社会认可?想一想,这些选项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哪些对你来说更重要?

别轻易的给一个选择下定论,避免简单归因的误区,综合考虑自己的能力、喜好,外部的机遇、难度以及他人的影响,思考清楚属于你自己的价值排序。

一种方法三个维度,助你减少纠结

一种方法三个维度,助你减少纠结

结果的预期管理

做学校的助教,继续往上读研走学术道路,还是在北京再找机会?当公务员,安心留在小城当基层,还是万里长征往上走?去女友那,是早早结婚再发展,还是先发展好了再结婚?

不确定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确定。没有人可以保证你选了一条路,就必定会到某一个地方。但你可以结合目标来估算概率,管理对结果的预期。

这里的概率并不需要精准的数字,而是思考选择后的不同结果,它们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要怎样去加大我期望到达的结果的概率。

找到那个符合目标,且有更多可行路径辅助的结果,努力去加码它成真的概率。但如果一个结果,找不到达成的路径,或者路径的综合概率得分低,那么再怎么美好也要学会放下。

一种方法三个维度,助你减少纠结

一种方法三个维度,助你减少纠结

时间的预期管理

如果留校,能很好的转换自己的身份吗?如果回家,能适应机关单位的人际关系吗?如果和女友一起,能在家族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但也问一问自己,如果努力的去做,一年后的你是不是可以给出更肯定的答案?

纠结,往往来源于对自己当前能力的不自信。但别忘了这只是当前,距离未来,你还有时间。从来都没有准备好的一天,但我们可以时刻准备着。

同样,时间魔法还可以帮我们再一次审视目标。想像一下,十年后的自己,你期望是什么模样?现在哪一个选择更符合你对未来的预期?

通过时间的隧道看看未来的你。认清方向,别因为有挑战就轻易放弃,未来的你值得你去努力,而也只有现在的你才可以成就未来那个更好的自己。

一种方法三个维度,助你减少纠结

结语

面对纠结,考虑不同选择的可能结果,思考它们的实现路径,用价值序列为实现概率加权,找到那条可以到达预期的路。

那找到了路,制定好计划,是不是就和纠结告别了?

让我们看下《摇摆:难以抗拒的非理性诱惑》中的一个例子:

“在长途旅行中,你的一个车胎瘪了。修好后,你有两种选择:可以彻底重新安排行程,找一条近路,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也可以继续按原路走,并接受你已经落后于日程表的事实。从另一方面说,你匆匆忙忙地重新安排的行程,可能会让你彻底迷路;而再次上路,你可能晚了点,但依然清楚自己的前进路线。”

变化总会出现,纠结也总会回来找你。不断逼近你最核心的价值,灵活的坚持一个长期计划,重复管理你的预期,继续上路吧。

你有什么好方法减少纠结?欢迎留言讨论。

三余读思,多读书,读好书,思考致用。如果你也喜欢读书,欢迎关注我一起读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