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相信不少外省的朋友們在打開湖北地圖時一定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群“大塊頭”眾星捧月般將三個“小兄弟”緊緊圍住,看上去十分有愛的樣子。這麼受寵的三兄弟究竟是誰呢?他們分別是天門市,仙桃市和潛江市,是湖北省三個省直管市,不被哪個地級市代管的那種。三市同為武漢“1+8城市圈”成員,對外通稱“天潛沔”或“江漢地區”,電話區號共用0728。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湖北省區劃圖

天門市

天門,因北抵大洪山,古稱竟陵,境內有天門山,清朝雍正年間依此山名將竟陵縣更名為天門縣。天門於1987年8月撤縣設市,1994年10月成為省直管市。天門市面積2622平方公里,下轄3個街道,21個鎮,1個鄉以及國營蔣湖農場,白茅湖棉花原種場和沉湖農業綜合示範區。2018年全市戶籍人口160.92萬,常住人口127.23萬,全年完成GDP591.15億元。天門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是中國內陸最大僑鄉。天門歷史悠久,境內有長江流域最大的史前文明遺址――石家河遺址;天門文化底蘊厚重,是中國“蒸菜之鄉、曲藝之鄉、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天門還是茶聖陸羽故里,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是中國茶文化之鄉。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天門·茶聖陸羽塑像

潛江市

潛江,因境內河道分流漢水入長江,取“漢出為潛”之意,命名潛江。1988年5月撤縣建市,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潛江別稱“石油城”,境內和附近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是江漢油田總部所在地。全市面積2004平方公里,下轄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6個街道和10個鎮。2018年末常住人口96.60萬人,全年完成GDP總量755.78億元。潛江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和龍蝦之鄉”的美譽,是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中國幸福百縣榜”入榜城市。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潛江·龍蝦城

仙桃市

仙桃古稱沔陽、復州。1952年,沔陽縣治所遷入仙桃鎮。1986年5月撤銷沔陽縣,設立仙桃市,1994年10月列為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仙桃市面積2538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5個鎮。全市人口154.30萬人,2018年GDP總量800.13億元。仙桃是國家園林城市、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國家智慧城市試點,2019年被評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仙桃市被國家授予“中國體操之鄉”和“世界冠軍搖籃”稱號,有李小雙、李大雙、楊威、鄭李輝、廖輝等五位世界冠軍,代表國家獲得了7枚奧運金牌。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陳漢開國皇帝、與朱元璋大戰鄱陽湖的一代梟雄陳友諒便是沔陽人。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仙桃

“江漢市”廢立之爭

關係緊密的三座小城,曾同屬荊州麾下。改革開放後,三市經濟發展活躍。1994年,湖北省為籌建新的地級“江漢市”將三市從荊州剝離出來。仙桃市當時經濟實力最強,一心想要成為江漢市ZF所在地,他們動員一切資源跑武漢、上北京,緊鑼密鼓為江漢市“落戶”做準備。而另一邊坐擁江漢油田“財大氣粗”的潛江可不答應了,他們擔心合併後的石油收益分流,便組織了聯名上書表示堅決反對,最終“江漢市”不了了之。“江漢市”的立廢之爭,其實就是仙桃與潛江的利益之爭。之後一直到現在,三市都省直管縣級市,享有地級市權限,三十多年來三市經濟也一直處於全省縣域經濟前列。到現在還有網友在議論三市合併成立“江漢市”的設想,我想說這種可能幾乎為零。如今放眼全國,省直管縣是大勢所趨,湖北省當初的無奈之舉,反而成了各省學習的樣板。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網友想象的“江漢市”區劃

漢宜鐵路設站之爭

2006年10月,國家批准建設武漢至宜昌鐵路,但這條鐵路最初規劃在天門和天仙間只設一座站,本著所謂“天門受益,服務仙桃”的宗旨,打算將站點設在天門南部與仙桃市區一江之隔的仙北,而站名卻定為“仙桃站”。消息一經傳出,天門人憤怒了!為什麼在我們的地盤上建站,卻要用人家的站名?一場爭論,從民間到官方,鬧得不可開交。為了不影響項目進展,最終上面妥協了:2010年6月,將原“仙桃站”按歸屬地命名“天門南站”,增設“仙桃西站”並選址於仙桃西部的三伏潭鎮。天門雖爭回站名,但這座站遠離天門市區,實際上也更多的服務了仙桃市民。事件雖然過去近二十年,兩地網民仍然耿耿於懷,在網上唇槍舌戰。而一邊的潛江市就平靜多了,潛江站就建在城郊,很安逸。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漢宜鐵路站點示意圖

興隆水利樞紐

漢江興隆水利樞紐是國家南水北調、引江濟漢重點工程,大壩橫跨潛江高石碑鎮與天門鮑嘴村之間的漢江江面。漢江興隆樞紐工程的作用是在枯水期抬高興隆庫區及上游漢江水位,優化兩岸農田灌溉和漢江通航環境,兼顧旅遊和發電。工程於2013年建成,規劃灌溉面積327.6萬畝,船運通航噸位1000噸,年發電量2.25億度。此外,總投資84億元的南水北調補償工程,還包括引江濟漢、漢江中下游部分閘站改造和漢江中下游航道整治,是一項對天潛兩市都有利的重大工程。項目從規劃到建設,涉及兩市利益衝突較小,氣氛比較和諧,是跨區域合作的典範。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興隆大壩

三市現狀

從天潛沔三市自立門戶到如今已經過去26年,當年齊頭並進的三兄弟中,天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如今天門各項經濟數據已全面落後。錯失機遇也好,怒其不爭也罷,我們必須接現實。當初錯失“漢宜高速公路”,起跑之初,天門經濟便已慢下半拍。二十多年來,天門沒有培植出本土拳頭產業、富民產業,民營經濟蕭條,招商引資乏力。常年幾十萬人在外打拼也不乏成功者,卻大多不願回鄉投資興業,助力家鄉經濟發展,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江漢油田

再看潛沔兩市,潛江依靠江漢油田,小日子過的有滋有味,高速、高鐵一樣不缺,這幾年又把小龍蝦做的風聲水起,全國聞名,經濟指標一直在省內名列前矛。仙桃臨近武漢,交通便利,一直是全省縣域經濟排頭兵。仙桃經濟開發區是仙桃經濟發展的龍頭,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仙桃下面的鄉鎮也發展得有聲有色,比如彭場鎮是全國最大的無紡布製品加工及出口基地,市場份額佔全國的1/3。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彭場生產的無紡布、口罩、防護服更是聲名遠播,暢銷海內外。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仙桃市彭場鎮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幾年天門經濟已經步入穩步發展期,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市、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市、中國創新創業中小城市百強市。沿江高鐵已確定過境天門並在天門城區設站,工程有望年底開工。另外武天高速公路項目規劃也進入實質性進展。這兩個項目的實施將補齊天門交通短板,打通天門經濟任督二脈,助力天門社會經濟持續穩定高效發展。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天門東湖

剪不清理還亂的情愫

三地語言,風俗,飲食習慣等相近,都有花鼓戲、皮影戲、漁鼓等民間藝術,都說自已是正統,但天門獲得了“中國曲藝之鄉”和“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三地都吃蒸菜,尤其是天門和仙桃,從“沔陽三蒸”到“天門九蒸”都說自已地道。最後天門石家河遺址挖出了4600年前古人用來蒸食的陶甑[zèng],天門獲得了“中國蒸菜之鄉”的稱號,蒸菜美食節年年舉辦。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天門蒸菜美食節

從“江漢市”的不了了之,潛江便與仙桃結下“樑子”。但從漢宜鐵路開始,局勢變成了天仙互掐,潛江看戲。仙桃人指責天門人搶了他們的高鐵站,順帶本與他們無關的長荊鐵路也要拿出來“吐槽”一番。但當初漢宜公路吃過虧的天門人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合理的,既然有交通項目從家門口過,那是肯定要爭取的,在自己地盤上建別人的站,擱誰都說不過去。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列車穿行於江漢平原

最近幾年“沿江高鐵”成為熱門話題,仙桃本已經獲了漢宜鐵路延伸線並在城區建站,沿江高鐵也與仙桃無關,但對天門人城區設高鐵站的訴求,他們也要來品頭論足一番,說天門搶了京山的高鐵,弄的京山人一肚子委曲。天門人的高鐵來之不易,放棄了武天城際鐵路,聯合荊門爭取武天荊,最後武天荊同沿江高鐵項目合併才算塵埃落定。線路經過天門和荊門,必然會有些地方顧及不到,說天門搶了別人的高鐵真的很冤枉。

江漢三市天潛沔:是冤家,更親如一家!

·荊州(天潛沔)花鼓戲

當然,有爭執的只是少數人。三市同屬江漢平原,共飲漢江水,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方言、風俗、飲食習慣相似,民間往來密切,俗話說“打斷骨頭連著筋”,正如天潛沔三市民眾深厚的情誼。三地有競爭,有對比,不可避免。天門認清現實,發現差距,才會激發潛能,奮力追趕,這與三地的協同發展並不矛盾。我們樂見江漢平原經濟共同繁榮,人民共同富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