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祕密》發現並解放孩子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童年的秘密》,我會用5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4期。

在上期的解讀中,我們繼續探討了兒童敏感期的問題。兒童和成年人對於事物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兒童在很多時候,會專注於細微的、不容易被發現的事物,但是成年人更喜歡進行心理整合。

此外,我們還談到了兒童和成年人的衝突,當兒童的行為違背了成年人習慣的環境時,成年人往往會制止兒童。但是,成年人的這種制止,在很大程度上又會束縛兒童的發展。

所以,無論是為了孩子心理還是生理上的發展,作為成年人,我們都必須設身處地地站在兒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可以引導,但是絕不能夠進行粗暴的主導。

那麼,究竟該如何對兒童進行教育呢?如何去解決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衝突呢?在本期的解讀中,我們將基於蒙臺梭利學校的教學實際,繼續探討教育兒童的具體問題。

01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兒童擁有精神生活,但他們微妙敏銳的表現常常被成年人所忽略,他們的活動模式也會被成年人在無意中打斷。

這就意味著:屬於成年人的環境並不是適合兒童的環境,反而可能是一群障礙物的集合,會強化兒童的防禦,扭曲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受到成年人的暗示。

因此,我們需要正視孩子發的每一次脾氣,去理解這些外在的表現背後的深層心理衝突,而不是簡單地將其解讀為一種針對敵意環境的防禦機制。

5.jpg

所以,在教育兒童這一問題上,教育者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是要去認識尚未被瞭解的兒童,把他們從所有的糾纏障礙中解放出來。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發現兒童並解放兒童。

蒙臺梭利認為,與發現兒童和解放兒童相關的問題有兩個。

一是:理解兒童特有的生活狀態;

二是:在他走向成熟的過程中,為他提供必要的支持。

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為兒童成長提供適宜的環境,並把障礙減到最少。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環境中,既包括為兒童活動所提供的必要工具,也包括成年人本身。因為,成年人也是兒童成長環境的一部分,甚至是兒童成長環境的重要部分,因此,成年人或者說是教育者所需要做的有兩件事:

第一,為兒童做活動和練習提供必要的工具。

第二,讓自己適合兒童的需要,不要成為兒童獨立活動的障礙,也不要替兒童完成那些有助於他們成熟的活動。

正是基於這些理念,蒙臺梭利創辦了蒙臺梭利學校。

1907年1月6日,第一所3~6歲幼兒的蒙臺梭利學校成立了。

談起這所學校,蒙臺梭利寫道:

“至今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教育體系,除了50多個貧窮的、衣衫襤褸而且明顯膽小羞怯的孩子,我一無所有,其中許多孩子哭哭啼啼,這些孩子的父母幾乎都沒有受過教育,他們把後代委託給我來照看。”

2.jpg

這是一群怎樣的孩子呢?

他們眼淚汪汪,膽小害怕,不敢和陌生人說話;他們表情呆板,目光疑惑,是一群因為生活窮困而被忽略的孩子。生活的貧困讓他們明顯呈現出了營養不良,黑暗破敗的家庭則讓他們的心智沒有得到任何發展的機會。

而就是這樣一群孩子,經過蒙臺梭利學校的教育之後,卻成為了一群光芒四射的孩子。

蒙臺梭利學校的神奇力量,到底來源於哪裡呢?

02

“他必須增長,我必須減少。”是蒙臺梭利學校中教師的思想。

在這裡,教師總是儘可能地清除自己的活動和權威給孩子造成的障礙,給予兒童最大的活動空間。

在這樣的條件下,那些孤僻而自卑的兒童漸漸變得積極和活躍。尊重兒童的個性,也成為了蒙臺梭利學校教學體系的特徵。

同時,這所學校在空間上,也突破了以往我們對於學校的印象和認識。

比如,教師沒有講臺,沒有權威,幾乎也沒有教學活動,而孩子成了活動的中心,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意願四處走動,選擇他自己喜歡的活動內容。

再比如,在這所學校裡,物品大小要與兒童的身體相配套。

明亮的房間,裝飾著鮮花的低矮窗戶,仿照現代傢俱設計製作的小型傢俱(如小桌子、小椅子),漂亮的窗簾,還有孩子可以自己輕鬆打開的小櫥櫃,裡面裝滿孩子隨時可以取用的各種東西。

15 (2).jpg

蒙臺梭利嘗試運用各種物品教他們。當一個孩子被一件東西吸引的時候,他立刻全神貫注在上面,一刻不停地工作,那狀態顯然非常投入,當孩子結束他的工作時,他會表現出滿足、輕鬆和快樂。

在這樣的工作中,孩子們臉上呈現出了平靜和滿足,在這樣的平靜和滿足中,他們更加努力,而心智也比過去更加健康和強大。他們成長的障礙被清除,心靈也得到了解放。

03

在應用教具的過程中,蒙臺梭利通過思考和觀察,得到一些新的發現,同時,也和我們討論了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是重複練習的益處。

蒙臺梭利在觀察中發現,一個大約3歲的小女孩重複練習了一組動作42次,這個動作是:把盒子裡的圓柱體塞進再拔出。這些圓柱體大小不一,並且在盒子上有與之大小相應的孔洞,就像是瓶子上的軟木塞。

這一在成人眼裡看上去枯燥無味的動作,這麼小的孩子竟懷著如此強烈的興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進行這個練習。在她停下來的時候,她彷佛感悟到了什麼一般,如夢方醒,快樂地笑了。

按常理來說,這個小女孩正處於一個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年齡,這時兒童的注意力,會不停地從一件事情跳到另一件事情上,然而,她卻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如此專注。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而孩子每經歷一次這樣專注的時刻,都彷佛得到了很好的休息,感受到了巨大的快樂。

33333.jpg

其次是自由選擇的力量。

其實孩子和成年人一樣,他們也渴望自己去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當然,有時候在成年人眼裡,這可能是笨拙的礙手礙腳的行為。

蒙臺梭利觀察到,兒童在用完老師分發給他們的教具之後,會想要去放回原位。

一位老師告訴蒙臺梭利,每次她收拾這些東西的時候,孩子們就會從座位上站起來紛紛走到她的身邊,無論她多少次打發他們回到座位上去,他們還是會回來。

可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回去呢?

孩子的這種表現,不過是希望自己把這些東西放回原處,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喜歡並擅長做這件事情。

在書中,蒙臺梭利講到了另外一個故事。

有一天,一位老師不小心把一個裝有80種不同漸變色方塊的盒子掉在地上,老師顯得非常尷尬,因為把這麼多不同漸變色塊分類整理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群孩子們跑來主動幫忙了,更讓人驚喜的是,這群孩子很快就把色塊按正確的規律排好了。

很顯然,他們對顏色的敏感性,比我們要出色得多!

所以,我們不妨多退一步,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兒童所做出的自由選擇往往能夠讓我們觀察到他們的心理需要和發展傾向。

再次,是關於獎勵與懲罰的發現。

吃.jpg

或許許多人都有過被獎勵或者是懲罰的經歷,但是,獎勵和懲罰真的有效嗎?

在書中,作者記錄了這麼一件事情:

有一次我走進學校,看到一個孩子,一個人無所事事地坐在教室中間的一張椅子上,他的胸前佩戴著獎章,那是老師對學生良好行為的獎勵。

不過老師告訴我說,那個小傢伙正在接受懲罰。他胸前佩戴的獎章是另一個孩子受到的獎勵,本來那個孩子已經把獎章戴在了自己的胸前,但是之後他卻把獎章給了這個受懲罰的孩子,好像那是個沒用的東西,會妨礙他工作。

坐在椅子上的孩子看上去對獎章無動於衷,平靜地環視著教室四周,完全沒有任何羞恥感。

這個故事中,得到獎章的小孩子並沒有感到驕傲,而挨罰的孩子也沒有感到羞恥。

這件事情讓蒙臺梭利意識到獎勵和懲罰的徒勞無效。

本期的解讀到這裡就要結束了,在本期解讀中,我們基於蒙臺梭利學校的教學實際,討論了教育兒童的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兒童擁有精神生活,但是由於常常被成年人忽略,兒童的活動也總是會被打斷。

其次,我們需要做的是給兒童營造一個適宜的環境,這一環境之中也包括了成年人自身,成年人必須保證自己不成為兒童發展的障礙物。

最後,從蒙臺梭利學校的辦學經驗和蒙臺梭利的觀察發現中,我們看到了重複練習和自由選擇的力量,也發現了獎勵和懲罰,或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有用。

以上是本期節目的所有內容,感謝聆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