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出行人員激增 封控力度不減

4月20日早高峰,武漢市洪山區東湖社區岳家嘴公務員小區,數輛車正排隊依次出門。

掃碼、測溫、抬杆,車輛有序進出。

記者發現,車輛雖多,出門時間卻並未耽誤太久。原來,社區通過線上、線下、門崗“全覆蓋三部曲”,在居民群發佈二維碼全覆蓋,在樓棟單元二維碼張貼全覆蓋,提前印製紙質版二維碼發放車主全覆蓋,在排隊等待的車主就已提前掃描,伸手測體溫一併出示健康碼後放行。

東湖社區黨委書記劉漢昇介紹,隨著復工復產復市,小區每日出入的車輛達2000多臺,如果一一攔下來再掃碼出入會引起嚴重交通堵塞。“車主有了提前掃碼的意識,車輛出入提速不少。”記者看到,該小區的電梯間、樓棟門口、車輛出口都張貼有出行二維碼。

“解封是為了復工復產,不是為了走親訪友。解封不等於解防、打開城門不等於打開家門、零新增不等於零風險。”在小區門口值守的社區黨員突擊隊隊長鬍合宇說,目前仍嚴格執行24小時值守機制;對出入小區人員身份必問、信息必錄、體溫必測、口罩必戴。

下沉幹部餘愛民告訴記者,最近小區封控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下樓走路的多,開車出門的多,下沉幹部、志願者回單位的多,離漢返漢人員多等。出現了“三難”:更多訴求滿足難,特殊群體慰藉難,個案處理難。“隨著城市解封,復工復產復市逐步推進,社區居民的訴求漸漸發生變化。”餘愛民說,以前是基本生活物資需求,現在更多是精神需求。以前個性化生活物資訂單一天從十幾到三十幾單不等,現在基本一天都在十單以內。“上班途中、外出兩小時,大部分人可以自己備齊生活物資。”“隨著生活基本進入正軌,居民開始提出核酸檢測訴求、心理疏導訴求、租金減免訴求、小區門店開張訴求等。少數居民因為封閉時間太久,心情壓抑,也有個別‘一點就炸’。”餘愛民告訴記者。

“目前,社區組織了心理諮詢隊,通過網絡平臺對所有社區居民提供心理輔導。也通過專業後臺老師在各樓棟培養心理輔導專員對居民進行線下幫助。”劉漢昇說,對於其他政策問題,社區隨時派網格員進行蒐集整理,並由專人及時在居民群發佈。

“隨著復工復產復市進一步推進,小區封控將逐步常態化,由社區唱主角,工作隊當好配角,物業公司走向前臺,廣泛發動志願者做好防控。”胡合宇說,起初,省委直屬機關工委黨員工作隊與東湖社區一起研究推行“兩隊一網格”工作模式(工作隊+突擊隊+黨員網格員),有力地整合防控力量,隨著工作模式逐漸固定下來,即使大部分下沉黨員返崗,社區、物業也能繼續做好封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