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路街道7箇舊改地塊全部簽約 居民將告別“拎馬桶”的生活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4月19日是普陀區宜川路街道西張家宅地塊舊改簽約期的最後一天。隨著最後一戶居民完成簽約,這片於去年12月20日啟動的舊改基地,實現簽約率達100%。4月22日,西張家宅地塊舊改基地第一戶居民搬離居住了幾十年的舊房。記者27日從宜川路街道獲悉,街道自2019年以來陸續推進的包括耕射裡、滬太路682弄、西張家宅等在內的7個徵收基地,已全部簽約,居民將告別“拎馬桶”的生活。

宜川路街道7箇舊改地塊全部簽約 居民將告別“拎馬桶”的生活

圖說:調解房屋徵收共同利益人之間的矛盾。宜川路街道 供圖(下同)

西張家宅基地是宜川2019年啟動的第7箇舊改地塊,共206產。該地塊內衛生髒亂差、基礎設施落後、安全風險高,加之建築物本體老化嚴重,違法搭建現象普遍,安全隱患重重,居民盼望舊改徵收的呼聲強烈。簽約啟動後,僅用4天時間,簽約率就於12月23日達到生效比例。

今年初,因受疫情影響,西張家宅的簽約暫緩。復工復產後,為了讓宜川2019年最後一塊舊改基地實現“加速跑”,讓老百姓告別“拎馬桶”的生活,宜川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領導牽頭,召集街道相關部門、徵收一所、宜川三村第二居委會等展開專題研究,針對尚未簽約的居民逐戶認真展開個案分析,抽絲剝繭,找到矛盾癥結所在;居委會書記陳琴日夜奔走,耐心細緻地向尚未簽約的居民開展徵收政策宣傳、解讀;西張家宅原住民袁雄等多位宜川地區的“金牌老孃舅”被請到專場協調會,參與涉及動遷的家庭矛盾調解。

在為期4個月的舊改工作中,宜川路街道充分發揮居民代表在群眾中的號召力、感染力,通過建立微信群、成立臨時黨支部等措施,為居民們普及舊改法律知識和“陽光”政策,為西張家宅快速實現簽約生效比例鋪墊了基礎。

宜川路街道7箇舊改地塊全部簽約 居民將告別“拎馬桶”的生活

圖說:4月22日,西張家宅地塊舊改基地第一戶居民搬離居住了幾十年的舊房。

為促進居民互助,幫助正確解讀政策,西張家宅基地疏導組鼓勵居民建立微信溝通群,通過在線互助的形式為居民提供瞭解政策、法規的便利平臺,鼓勵居民在讀懂、讀透政策後早簽約、早得益。在微信群內,還有熟悉政策的居民代表進行解答。“群聊群治”的在線溝通新方式,為房屋徵收工作順利進行發揮著積極作用。居民代表丁惠民和汪海玲正是這個群裡的“積極分子”,他們常常半夜還在微信群為居民解答、宣傳。丁惠民說:“其實居民的激動反應很多時候源於對新政策吃不透、不理解,產生牴觸情緒,我理解政策後就和左鄰右舍解釋,效果也蠻好。”

深入到地塊內,以居民“合力”解民生“難題”,是街道2019年舊改工作的攻堅“利器”。宜川路街道管理辦工作人員介紹,在張家宅地塊舊改之初,便成立了由居民區書記擔任書記的臨時黨支部,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為舊改居民排憂解難。臨時黨支部還吸收了10多名黨員居民代表參加,及時傳遞舊改居民的想法與訴求。

居民代表帶頭簽約,義務溝通答疑、在“雲端”創造一個陽光平臺、成立臨時黨支部……一系列舉措,給還在搖擺的居民吃了一顆“定心丸”。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