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的蛙,坐的是哪口井?

咱們小時候大多聽過這麼一個故事,叫做“坐井觀天

”,這個成語見諸於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作品,故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一個住在水井之中,沒怎麼見過世面的小青蛙,與一隻來自遠方的小鳥親切攀談,言語之中透露出了一些自己的自傲與無知。

就如同韓愈在《原道》中所言,“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小的不是天,而是見解與眼光。“坐井觀天”這個故事所告訴我們的,無外乎關於眼界、層次。

井底之蛙的蛙,坐的是哪口井?

坐井觀天動畫圖

問題來了,“坐井觀天”四字出處甚明,

那麼又是誰坐在井裡?

又是坐在了什麼樣的井裡?

首先,坐在井裡面的,確實是“蛙”,也叫“井蛙”或是“坎井之蛙”。從先秦到兩漢之際,這個詞,經常被人們用來形容眼界短小,見識淺薄之輩。

比如《荀子》裡面說:“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西漢《鹽鐵論》裡面也說:“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遼闊。

《後漢書》評價公孫述,則說他是“井底蛙耳。

像是我們經常聽到的“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夏蟲不可以語冰”,幾種詞彙語義相同,燕雀、井蛙、夏蟲,都屬於同一類意象。

井底之蛙的蛙,坐的是哪口井?

鴻鵠:現在的天鵝

但是有意思的是,最早與井蛙相對的,並不是“天”,而是江河湖海。井底之蛙的對手,其實應該是“東海之鱉”。畢竟蛙是游泳的,又不是在天上飛,天跟它有什麼關係?真正跟天有關係的,則是燕雀、鴻鵠、大鵬之類。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詞慢慢變了味兒,到了韓愈筆下一錘定音,也就變成了“坐井觀天”了。

有意思的是,實際上這個小青蛙,它所坐的井,也不是我們一般意義上所認為的水井,而是“坎井”。

所謂的“坎井”,實際上通“埳井”。埳這個字,最早指的是凹陷的意思,而“埳井”最早指的是凹下去的土坡,或者是廢棄的土井,其實也是四通八達蘊含水源,與我們理解的圓圓的一口井,實際上還不是一回事。

當然啦,時代變化,一些表象的事物難免也會有所變化,所不變的實際上是裡面蘊含的人文內核,大家能夠掌握後者便足矣了,畢竟不能丟了西瓜去撿芝麻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