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承諾 無聲的兌現—中站區法院為7名聾啞人兌現12萬元工資款

法治週刊河南訊(董小平 通訊員 楊晨子)

2020年3月31日早上8點,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人民法院執行局迎來了7名特殊的當事人,承辦法官李海波組織了一場小型集中發放工資款專項活動,為7名當事人發放工資款項12萬元,當事人均為聾啞人,溝通存在一定的障礙,執行幹警克服語言交流上的困難,有條不紊的和當事人一邊寫一邊做手勢引導,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信息表填寫,財務處幹警王春生逐一進行核對,接下來將陸續對幾位當事人的賬戶進行轉賬。

法律的承諾 無聲的兌現—中站區法院為7名聾啞人兌現12萬元工資款


張某雷是焦作某化工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他招收了王某、薛某等7名聾啞人進廠工作。到了2017年5月因該公司效益不好,已經發不下工資,王某和朋友們也只能選擇離開。隨後,他們曾多次向張某雷索要工資,但均遭到對方的無理拒絕。2017年7月,7人將張某雷及焦作某化工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其支付所拖欠工資共計18萬餘元。

法律的承諾 無聲的兌現—中站區法院為7名聾啞人兌現12萬元工資款


法律的承諾 無聲的兌現—中站區法院為7名聾啞人兌現12萬元工資款


經過法院多次調解,當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張某雷到期並未履行,王某等7人遂於2017年9月申請強制執行。執行過程中,中站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幹警立即調查了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發現其在存款、車輛、房產等方面均無可執行財產。在多方努力下,7名申請人和被執行人於11月13日達成和解協議,約定被執行人於11月24日前付清所有工資款。協議生效後,被執行人僅履行了6萬元,剩下12萬元毫無動靜。執行幹警多次催促被執行人履行剩餘款項,該公司實際負責人張某友稱其公司早已註銷,無法再承擔還款義務。經法院調查,張某友所言屬實,但張某友作為公司唯一投資人及公司債權債務承受人,經申請人申請,中站區人民法院於2019年2月25日追加張某友為本案的被執行人,隨後發現張某友名下有兩套商鋪,馬上對其進行查封。經過了三次拍賣程序,最終結果該商鋪還是無人購買。


法律的承諾 無聲的兌現—中站區法院為7名聾啞人兌現12萬元工資款


執行進程一度步入僵局,為充分發揮審判執行作用,切實保護弱勢群體利益,執行局幹警繼續排查,認真篩選,同時考慮到7名申請人的困難情況,執行幹警更是加快了動作。終於,案件迎來“柳暗花明”,經深入調查,發現被執行人張某友在廣西某處有房產,執行幹警第一時間進行查封拍賣,經多方施壓,張某友履行了還款義務,將12萬元款項已在近日打入中站區人民法院的賬戶中,故出現文中開頭一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