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圈所”金杜云办公室上线,云端律所3.0催生新物种

1

云办公室上线


2020年4月17日,八大“红圈所”之一的金杜律师事务所武汉、重庆、西安、郑州、昆明、沈阳以及奥克兰首批七家云办公室(CloudOffice)上线。


金杜云办公室依托于云中子线上法律服务平台(云中子律服),旨在充分整合并运用线上办公和线下赋能机制,汇聚来自金杜全球网络及专业人员,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客户多元化的客观需求。


这意味着,在2019年互联网司法元年开启之后。中国律师行业也拉开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大幕,传统律所纷纷拥抱法律科技。

“红圈所”金杜云办公室上线,云端律所3.0催生新物种

据了解,云中子律服系统平台是理脉科技的新产品。理脉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涂能谋博士介绍:“取名云中子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代表正义的神话人物。我们寄望云中子律服成为在云端有效连接法律服务链中各节点的使者。云中子律服作为科技驱动现代法律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持用户实现亦真亦幻的云办公室。未来,法律服务新基建将重新定义现代律所运营的要素,由平台赋能,协力打造下一代数字化律所。”


而金杜全球主席王俊峰表示:“金杜云办公室通过嫁接互联网云科技,便利高效地把传统律所线下应用场景与功能‘亦真亦幻’地延伸到线上云上,改进与优化法律服务模式,引领我们展现和实现前所未闻未有未能的业务拓展与覆盖,将使金杜品牌与金杜高品质专业服务遍及客户需求之处。”


2

模仿的影子


提到云办公室,美国律所Fisherbroyles在去办公室化及互联网化运营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Fisherbroyles是一家“云端律所”,在全美19个地区设立了“云端办公室”,律所的管理和运营靠一个云端平台软件完成。除了财务和技术人员,Fisherbroyles有130位合伙人律师,没有律师助理和聘用律师。


Fisherbroyles这种模式,更像是一个超市,“商品”是律师个体。好处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便于管理,云端系统能有较大自由度地调配律师个体,客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及服务体验挑选律师;


二是极大降低律所运营成本,没有实体办公场所,只靠系统完成线上运营,合伙人只向律所缴纳15%的费用,其余全部归属自己;


三是成本的降低使得律所能向客户开出极具竞争力的报价,美国律师事务所平均每工作小时收费在800-1000美元,而Fisherbroyles的工作小时收费均价400美元,即便如此也不影响最终收入,甚至收入更丰厚。


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能完全匹配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略,无法照搬照抄。


从“改进与优化法律服务模式”、“数字化律所”这些关键词来看,金杜云办公室似乎有着一些模仿的影子。

“红圈所”金杜云办公室上线,云端律所3.0催生新物种

因为,创立于2013年的瀛和律师机构,是中国律师行业第一家互联网模式运营的法律服务平台。


正是基于以优化和改变律师行业为使命,全力打造数字化律所,瀛和才在短短几年间全球律所数量达500余家,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对传统律所的弯道超车。


2019年,瀛和更是创造性地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律所的权益分配中,推出集管理、权益、协作于一体的KindleLaw数字化法律服务系统,通过SaaS新兴交互模式,为律所提供运营及服务的解决方案,助力律所持续创收;为企业提供一整套行业业务解决方案,通过对企业法律业务卓有成效的管理,建立律企有效连接,以此构建高效透明的律企通道,实现企业全方面增长。


鉴于在数字化面前,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传统律所缺乏互联网基因,或许最好的选择是通过借助“外力”,逐渐实现数字化转型。


3

数字化背后逻辑


对于律所为何急于发展数字化,起码有如下五方面原因:


在用户层面,未来5-10年,客户数字化将倒逼法律服务数字化。


在法院层面,法院大规模进行互联网+,云端法院出现,开启全新审判“云模式”。


在技术层面,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用户需求、行业市场正在快速变化,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逐渐演变成商业基础设施,商业的底层逻辑已经迭代。即使不拥抱变化,也将被裹挟着前进。


在律所层面,数字经济促使律所从1.0迈向3.0,其中:律所1.0是在传统律所模式下,通过并购、整合、国际化等方式进行规模化扩张;


律所2.0是依托于数字化工具,对生产力进行改变,提升效率;


而律所3.0,则是通过发展数字化律所改变生产关系,诞生大平台、小团队这样的律师组织新模式,最终让律师回归专业,让律所专注业务,进而构建起高效透明的律企通道,实现相互赋能。

“红圈所”金杜云办公室上线,云端律所3.0催生新物种

在政策层面,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引导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整合开放资源,鼓励以区域、行业、园区为整体,共建数字化技术及解决方案社区,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这是产业互联网首获国家级政策支持。


而在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其中有至少7条涉及智能化建设。


可以说,中国律师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大幕已经开启,而对于数字化,这只是律所转型升级的第一站而已。在律所整体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中国法律行业将从数字化走向数据化,最终走向智能化。


4

成功四个前提


对于能否成功打造数字化律所,瀛和律师机构联合创始人董冬冬认为,云端律所最终成功要具备四个前提。


首先,需要解决组织管理在线化,组织与成员在线是在线律所的首要条件。这就像是淘宝,刚开始发展时,必然是先完成供应商家B端在线化,从线下卖场转型互联网集市,消费者才会大面积转到使用在线购物,是一个道理。


其次,需要客户的在线化。未来凡是依赖面对面服务的商业模式,大部分都会受到冲击,反过来能够线上化、内容为王、流量为王,有导流场景的模式会崛起。新冠疫情只是加快了趋势,加速了旧模式的衰亡。


云端律所的成功与否,与客户在线化程度,以及客户对创新服务模式的接受度,紧密相连。但是律所线下办公,仍然是长期的“交易场景”,不可替代,也许未来与客户交互的不是资讯,而是感情与信任。


第三,需要市场与营销的在线化。在线营销不是一家律所或团队能胜任的,需要借助第三方智能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如在全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自动化营销供应商Hubspot、Marketo,以及中国的Ehub,已经非常成熟,为全世界的五百强企业提供智能化营销服务。


第四,需要整个生态的在线化。按照行业通识,数字化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锻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但是,云端律所不是简单的公司资源、业务、客户、管理的在线化,它应该既偏重在线化升级的过程,又代表着在线的最终系统集成结果,最终会诞生出另外一个新物种。

“红圈所”金杜云办公室上线,云端律所3.0催生新物种


5

云端律所前景可期


从目前来看,在促进律所发展上,数字化可以显著提升律所收入。有数据表明,实现数字化后的律所和此前没有普及数字化时的收入差距非常明显。


而且,数字化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和筛选,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其核心在于算法和效率。数字智能化的优势关键在于其自身可以进行深度互动与学习,使其不断迭代与修正,实现用户更好的体验。网络化的数字体系不仅仅是内容的分享,更是一种工作的协同,有了这种协同,全面提升律师工作效率,这对于律所建设乃至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江苏瀛苏律师事务所主任佘勇表示,“瀛和旨在帮助传统律所及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解决增长痛点,提升管理效率。这符合我们律所和大部分律所的需求,很庆幸我们较早接触到数字化,实现了数字化。瀛和自主研发的KindleLaw将律师的工作内容简单便捷的按照不同类别、不同阶段、不同任务进行,非常易于保存,且迅速执行,并有辅助管理和业务支持的功能。同时提供的个性定制数字化激励系统及公开透明的激励流程,将律所内部的个体与团队价值打通,为整体管理及业务提效。”


总体来说,当前中国律师行业所需的ABC(Ai、Blockchain、Cloud)外部技术设施已经成熟,其他行业的数字成功转型经验可供借鉴,面对80、90年代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原生代客户对创新服务模式的接受度提高,司法在线的率先突破,云端律所的前景可期。

“红圈所”金杜云办公室上线,云端律所3.0催生新物种

LadyThemis

THE POWER OF LAW AND JUSTI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