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二戰爆發時,德軍手裡拿著的還都是98K這類栓動步槍,但是這會兒半自動步槍已經非常多了,德軍琢磨:自己是不是也要一把半自動步槍呢?於是乎,決定開始研發半自動步槍,開始向國內的軍火公司招標,要求研發半自動步槍。

而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德軍拿著栓動步槍98K就衝進了蘇聯,而遭遇裝備了SVT-40的蘇軍之後,被蘇軍劈頭蓋臉的一頓暴打。德國人立馬更加認識到了半自動步槍的重要性,當時,一度缺乏半自動步槍的德軍,甚至抓過來蘇軍的SVT-40開始用。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德國軍方提出的要求是,槍支整體長度要和98K一樣,槍管長度要一樣槍支頂部不能有能夠移動的東西,槍管不能開孔,當時德國佬認為開孔會影響精度,影響槍管壽命,帶導氣孔的自動原理的結構就都不行了,也不能是槍管後座的原理出現故障之後要像98K那樣方便維修。一連串下來,造成的就是槍的問題就非常多了。

具體問題都是啥呢,首先是這個原理上,只能使用那種不需要在槍管上開導氣孔的槍口集氣式原理了。這個所謂的槍口集氣式原理是丹麥的一個叫蘇林·邦的發明家設計的,這裡面呢,槍管確實不需要開孔。這種方式需要在槍口上裝一個集氣筒,利用發射藥後,子彈出膛時排出來的廢氣作為動力,推動活塞後座,帶動槍機後座,完成開鎖、抽殼,剩下的就是通過復進簧的作用完成槍機的復進,然後裝填、閉鎖。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G41(M)的槍口集氣裝置

這種方式,看上去是通過廢氣作為動力,推動自動機工作,還有一種廢物利用的精神在裡面,但是很遺憾,可靠性實在是太差了,對燃氣汙垢比較敏感,而且槍口集氣的裝置也比較容易壞。早期的加蘭德也是這種槍口集氣式,結果美國人用了之後腦子裡全是黑線,後來的武器基本都棄用了這種方式,而G41恰恰走回去了這個彎路。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當時毛瑟和瓦爾特公司都推出了原型槍,毛瑟的就是G41(M),瓦爾特的就是G41(W),毛瑟這個G41(M)的設計上就非常刻板了,嚴格的遵守了德軍招標的那些條款,畢竟甲方是爸爸啊,比如機匣上不能有來回運動的零件,so...他們弄了個栓動步槍的大栓在上面,旋轉閉鎖也得跟著改了,非常麻煩。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其實毛瑟公司生產的G41(M)帶著很明顯的毛瑟特徵,從外形上看,和98K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細節上,槍口的槍箍和98K一樣,都有一個H型的凹槽。還有槍的上護木以及槍箍和二箍之間的結構,和98K都是非常相似的。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而瓦爾特公司的G41(W)則不一樣了,這群人直接忽視了德軍那些有些可以刁難的問題,他們弄了一個隨動拉機柄,這種跟隨槍機來回往復運動的拉機柄才是半自動步槍該有的。而閉鎖方式上,G41(W)用的是類似於DP28的卡鐵撐開式的閉鎖方式。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兩把槍的樣槍生產出來之後,立馬送到了東線戰場做測試,結果是G41(M)徹底淘汰,而G41(W)將將能用。這兩把槍其實都挺失敗的,首先就是他那個自動原理,槍口集氣式的原理其實是早期的半自動步槍用的,比如1914年生產的劉將軍步槍,就是這種原理。你像什麼加蘭德、SVT這些槍,根本不會用。本身槍口集氣裝置就是非常脆弱的,再加上壓力不足,推動槍機的效率也不行。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而為了改進這點,瓦爾特的專家們開始研究,如何讓G41更加可靠。德國人將在戰場上暴打德軍的SVT-40拿了回來,拆開之後深入研究,而德國人猛然間發現,G41的這些問題,原罪出在他們的自動原理上,這會兒瓦爾特心裡痛罵:高層這些人簡直啥都不懂。那麼既然發現了問題所在,解決G41的辦法是不就有了?直接換了他這個槍口集氣式原理不就成了。德國人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換掉槍口集氣式,直接用SVT-40的

短行程活塞式,其他的地方基本不變,於是乎,一把具有蘇維埃血統的德國步槍就誕生了。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而在G43身上,彈匣變成了可拆卸式的,G41只能從機匣上方塞彈夾,另外,G43也有瞄準鏡的卡槽,可以安裝瞄準鏡,充當狙擊步槍用,在中遠距離上,瞄準鏡則能發揮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由於一些產能的問題,很多瞄準鏡並沒有能夠生產出來,發放的數量也並不是很多。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值得一提的是,這把G43在生產的時候,有相當一部分槍的質量是有著嚴重問題的,原因在於,很多槍支的生產線是由集中營裡那些囚犯完成的。這些人心裡想:德國人的東西,不用給他們好好弄了,沒準到時候這槍就是用來槍斃我的。甚至是這些囚犯對槍支進行了有意的破壞,比如不給鑽導氣孔,導氣孔造出來一些問題,這些都是非常多的。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而關於G43的定位,其實是用來替代98K這種栓動步槍的,想法是很好的,比如美軍,都是陸陸續續給全軍換裝加蘭德的,德國人也想這麼做。但是呢,條件上是不允許了,後期德國的產能是非常不足的,再使勁,也無法完成替換98K的任務了。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而另一方面,在瓦爾特公司改進G41的同時,德國人的另一把更為先進的槍也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中。1942年的時候,Mkb-41(M)和Mkb-42(H)也已經開發好了,而且也都拿到了東線戰場測試,最後成功之作則是MP-43,到後來希特勒接受了MP43之後,這把槍也就正式更名,變成了咱們熟知的STG-44。STG-44可是突擊步槍,比G43這類半自動步槍可是香多了,有自動步槍,何苦用半自動呢?更何況,STG-44也可以半自動射擊啊。

德軍G43半自動步槍的辛酸歷程,本想揚名立萬,結果生不逢時

最後的結果是,G43的生產量只有45萬把左右,遠遠不夠裝備德軍部隊的。這把槍呢,可以說是非常不錯,但是有些生不逢時,起初,G43的前身G41性能、可靠性都有嚴重的問題,耽擱了生產,也耽誤了使用,而後來又誕生了STG-44這樣的突擊步槍,G43可悲可嘆也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