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作者:惜朝


真正的靜待花開,絕非撒手不管。

別再把放養孩子,當成靜待花開

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常常聽到這樣的比喻: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綻放的時間也不相同。


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


然而,很多父母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他們只看到了“靜待花開”,卻忽略了“默默耕耘”。


01

教育孩子的有效期只有十年

一旦錯過就無法挽回


有句老話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我們總以為陪伴孩子的時間還有很多,不用急著管他,教他,反正他還小,不懂事,長大後自然就懂了。


可一眨眼,孩子的身高一天天地長,年齡也一年年地長。


再一眨眼,那個曾經非常依賴自己的小孩,已經能夠勇敢地說“不”了。


孩子的成長是飛快的,父母一不留神,就會錯過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成龍曾經坦言,非常內疚沒有好好陪伴兒子。


“我去接我兒子放學,等了半天沒看到兒子,還以為他逃課,後來才知道他已經讀中學了,我卻到小學門口去接他。”


而房祖名對父親的感情也是複雜的,他說過,記憶裡沒有父親的身影,連背影都沒有。


父母若一再缺席孩子的成長,最終一定會和孩子漸行漸遠。


究竟是自己成功重要,還是陪伴孩子重要?


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位作家說過,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一旦超過十年,父母就“過期”了。


到時候,再花多少時間、心力,也很難對孩子有實質影響,只剩下嘆息,徒留遺憾。


你說要掙錢養家,可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可能抵不過孩子敗家一年。


你說沒有成功如何維持家庭,可連孩子都沒教育好,這個家庭哪裡談得上成功!


父母的疏於陪伴,早已為孩子的未來種下隱憂,請別再缺席孩子的教育了。


02

最怕父母撒手不管

還把它當成靜待花開


有些父母之前對孩子不管不理,等到孩子學差了,學壞了,才開始焦慮。


問他們,現在知道焦慮了,那這麼些年都幹嘛去了?


他們說,要遵崇寬鬆自由的教養環境,尊重孩子自主權利,尊重他的愛好,平等的對話,鼓勵他活出自我……我很認同。


他們說,不會在意成績,因為過程比結果重要……我也很認同。


他們說,不要過度干預孩子,不插手孩子的人生……我也很認同。


可是,孩子什麼都不懂。


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不懂成長是什麼,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在他心中,開心是最重要的,玩才是最有意義的。


貪玩畢竟是孩子的天性,再優秀的孩子也不可能一直安心學習,放下課本後他們也有想出去玩的時候。


所以我們說,釋放孩子的天性是教育最大的騙局。


現在很多人推崇快樂教育,認為只要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就足夠了,其他等他長大再慢慢教也不遲。


但快樂教育的關鍵不在於“快樂”,而在於“教育的快樂”。


我們應該選擇孩子喜歡的教育方式,寓教於樂,或者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


這是教育方式上的變革,絕非單純的撒手不管。


孩子可以不懂事,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定要懂事。


真正的“靜待花開”絕非“撒手不管”,而必須有父母,有老師在背後“默默耕耘”。


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03

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好孩子是管出來的


優秀的家長,自然能教養出優秀的孩子。


而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藏著功不可沒的“熊家長”。


之前一條留學生敗光200萬的新聞,大家應該都聽說過。


這個孩子從小被家人寵溺,吃飯只需要張嘴,穿衣只需要伸手,哪怕成績再差,家人都能將他送去好學校。


於是,這個被送到國外留學的孩子不好好學習,也不掙錢攢生活費,而是天天指望家人寄錢給他買裝備,打遊戲。


不到2年,他就敗光了家人給他的200萬,回家繼續啃老。


有句老話說得好:小樹在砍,孩子在管。


你管了他,他就知道遵守規矩;你教了他,他就學會文化知識。


管教一定要同步,獎懲分明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明辨是非,寬嚴相濟的教育才能造就孩子的人格力量。


有管,有教,有鼓勵,有懲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就拿每年都備受關注的高考狀元來說,他們的優秀不是無緣無故的,離不開父母一直以來的嚴格管教。


就像數學英語雙滿分且總分730分的楊晨煜,他的媽媽在他不懂事的時候就開始嚴管。


“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時,幫助養成習慣,定型之後,未來的路會很好走。”


還有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國民才女”武亦姝,她的父母十分重視“家教”,在女兒讀幼兒園時就讓她認字、背詩詞、學繪畫……


“沒有什麼天才,她的因,在家庭,她的根,在父母。”


這確實是一個拼爹媽的時代,不拼出身,不拼財產,而拼教育理念,以及對孩子的用心程度。


04

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優秀孩子

都有一對奮力託舉的優秀父母


之前,一位49歲的宿管阿姨和兒子雙雙考上研究生,讓人大為驚歎。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一家人都是妥妥的學霸!


兒子是復旦大學研究生,媽媽是廣西大學研究生,爸爸更是上海交通大學博士!


是媽媽一開始鼓勵爸爸深造,而爸爸從大專讀到博士生的經歷也一直激勵著一家人,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一個家庭裡,一定要有一個和諧且共同的節奏。


在這個優秀的家庭裡,“追逐知識”就是主旋律,正因為早已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他們用學習創造了更大的成功。


我們終將發現:那些金光閃閃的別人家孩子背後,都站著沉默鋪路的別人家父母。


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很多家長為孩子成績犯愁的時候,有人已經成為孩子學習生涯上的良師益友。


在很多家長為怎樣教育孩子不得入門的時候,有人已經在悄然間為孩子樹立了良好榜樣。


誠如董卿所言:“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決定孩子最終變成什麼樣子。


你羨慕別人家孩子愛學習,愛讀書,那是因為別人家的父母總是書不離手,努力學習;


你羨慕別人家孩子成績優秀,名列前茅,那是因為別人家的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上花費了比你多百倍千倍的時間和精力。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榜樣,想要孩子變好,那麼父母也得不停學習成長,不斷變強。


教育孩子是一項極為嚴肅的事業,想讓孩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成為更優秀的人,父母必須先成為巨人,讓孩子站在你的肩膀上,與這個世界擁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