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星巴克争相入局,人造肉会“真香”吗?

连着两天都有人造肉的重要新闻了!去年的人造肉月饼之后,新花样越来越多。

先是昨天,肯德基宣布在国内公测“植培黄金鸡块”,售价1.99元/5块,但必须先预约,只有上海、广州和深圳三地特定的餐厅购才能买到。

肯德基、星巴克争相入局,人造肉会“真香”吗?


今天星巴克也站了出来,表示将于本周在中国推出一份基于植物的午餐菜单,包含由美国“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生产的人造肉食品。

去年人造肉“初出茅庐”更多的只是引发争议和讨论,今年推广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这是商家的噱头,又收智商税?还是真正的健康饮食,将改变我们未来生活呢?

一、人造肉=进阶版素肉?

人造肉受到诸多关注与认可,是出于人们对肉类涨价、饮食健康、减少养殖污染和浪费、人道主义精神等多方面的考虑。

它有望在5年内替代60亿美元以上的肉类市场规模。

肯德基、星巴克争相入局,人造肉会“真香”吗?


Beyond Meat更是在去年的招股书中预测人造肉全球规模有望高达1820亿美元。所以说在资本市场一定要会讲故事,要会画饼。你看这个饼,它是不是又大又圆。

这个时候,鲁班君要科普一下了:人造肉的工艺有两种,一种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而成;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而出,口感和真的肉没有差别。

不过由于细胞培养技术制造人造肉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成本高,所以市面上绝大部分人造肉都是植物蛋白肉。

肯德基、星巴克争相入局,人造肉会“真香”吗?


看到这里也许不少人会有点疑惑,所谓的人造肉不就是早就有的“素肉”吗!

从原材料上讲,确实差不多,但是工艺上会有差别。毕竟素肉看着是素肉的样子,吃着是素肉的口感;而人造肉顶着这个名字,外观和口感上更贴近真正的肉。


肯德基、星巴克争相入局,人造肉会“真香”吗?


如果只是这样,人造肉显然不具备太多的吸引力,汉堡包里夹个高配版素肉,还想着维持原价或涨价?资本市场讲讲故事也就得了,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规则可不是这样。

但是,人造肉的故事绝对没有完!新趋势日渐清晰——植物蛋白肉的替代已经加速。

营销噱头也好,真的需求很大也好,未来人造肉的产品会越来越丰富,休闲零食、主食中它的渗透率也会逐步提高。

这么看,从素肉的红海,到人造肉的蓝海,一场新的变革确实已经产生。

二、人造肉概念有何优质标的?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A股人造肉的公司,整体资质相对较好的是来伊份(603777)。

来伊份是一家经营自主品牌的休闲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是国内销售规模、拥有门店数量领先的休闲食品连锁经营企业之一。

看点一:靠谱的人造肉研究合作伙伴

今年1月,来伊份与南京农业大学下属的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植物基蛋白制品和肉制品的开发技术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没错,就是人造肉。

这一合作真正为来伊份贴上了人造肉的标签,国内人造肉龙头或许已被预订。

看点二:线上发力,补齐短板

来伊份早在2011年就开拓电商模式,但似乎效果不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竞争对手。

公司在意识到线上的重要性后,已经开始加强了营销,甚至成为了李佳琦直播间的常客。大家都知道,一旦沾上了网红,扇贝总跑的獐子岛都好像有救了。

肯德基、星巴克争相入局,人造肉会“真香”吗?


看点三:财务状况有望改善

从2015年起,来伊份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就开始下滑,归母净利润也已经连续2年下滑,主要是行业竞争激励,再加上公司执着于线下门店,导致收入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却调整。

根据19年3季度的财务数据及wind的一致预期,去年全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高增长。盈利能力的改善,将成为未来发展强心针。


肯德基、星巴克争相入局,人造肉会“真香”吗?

(来源:wind,单位:亿元)


风险点一:疫情影响

来伊份毕竟还是非常倚重线下零售的,受疫情的影响要高于三只松鼠等倚重线上的竞争对手。

风险点二:线下战略不确定大

即使不考虑疫情的影响,来伊份去年3季度门店表现也是比较平淡的,当然也许是因为本就是淡季。“2023年开拓10000家门店”的目标似乎有些脱离实际,毕竟它目前只有2800家店,空间是很大,但如果方向错了,那就不是被三只松鼠甩在身后那么简单了。

肯德基、星巴克争相入局,人造肉会“真香”吗?


最后,我们回到今天人造肉的话题,你会接受人造肉产品吗?看好它的发展吗?欢迎关注留言~

股市常变,匠心不移。@鲁班行研

风险提示:内容供参考,请自主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