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行業內,企業都被同質化,除了拼運氣,還能拼什麼?

近幾年向卡車行業內進軍的企業越來越多,這是一件好事,因為行業內是需要不停的良性競爭,因為這樣對買車的用戶來說,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在近幾年,像三一、徐工這種工程製造業的領軍企業突然轉戰重卡行業,開始了群雄並起,你追我趕的路,不管企業的大小,都想來分一分卡車行業的這一塊蛋糕。

卡車行業內,企業都被同質化,除了拼運氣,還能拼什麼?

但是面對這麼大的市場,不管正不正規,有沒有錢,什麼人都想來吃一下這塊蛋糕,中間往往存在很多的"皮包公司",基本上就是湊點錢建一條生產線,然後找來零部件拼裝起來賣,至於合格證以及車輛公告,基本上都是從別的企業買過來,這樣的產品連最基本的服務都沒有,不知道你們賣的心安不?有沒有考慮到買了你的車的卡友的行車安全。

卡車行業內,企業都被同質化,除了拼運氣,還能拼什麼?

重卡行業內真的算是個大雜燴,為什麼要說他是同質化,從現在行業內的配置以及現在的發展來看,確實是這樣,大多數的企業以及卡友都被所謂的業內標準,大家所認同的一些給固定住了,這樣才會產生同質化,就拿重卡的發動機來說,誰不是說:"濰柴好啊,配上濰柴行車無憂,修起來也方便",但是其實業內還是有很多的發動機的,像康明斯,雖說維修貴,但是在節油和穩定性上面表現的只會比濰柴好,還有玉柴等等,其實都不差。還有就是變速箱,我想稍微瞭解一點重卡的人就知道這個牌子,這個牌子是真的被"黃金動力鏈"給綁架了,配上法士特變速箱,不管怎麼樣,他一定算是好車了,真的太偏見了,還有就是車橋,幾乎想要買車,就得配上漢德車橋,這樣才有面子,才能讓大家都知道,都能夠去買車。從10年前,所謂的黃金動力鏈就存在了,到今天,它依然是大家購車的標準,濰柴發動機、法士特變速箱、漢德車橋,車輛配置幾乎是這幾個單品,當然,中間還是有一些品牌自主研發的一些配置,發動機等,像東分,不過這樣的車賣的也是慘淡,因為現在的人依然認定的是老一套的東西,就是覺得所謂的"黃金動力鏈"一定是最好的。

卡車行業內,企業都被同質化,除了拼運氣,還能拼什麼?

小結

縱觀國內的整個卡車市場,看似一篇良性競爭,發展越來越來越大,欣欣向榮,其實內部同質化真的非常嚴重,不管是龍頭還是後來而上的企業,隨便買輛車回來,基本上就是"黃金動力鏈"定律,好像逃脫不了,這樣的後果是什麼?企業自產自造能力越來越落後,客戶體驗也會越來越差,做的車不就是拼裝車嗎,這樣的行業格局,各家企業在裡面拼什麼?在我認為,現在各家企業應該去做的是去增加自己的創造力,其次就是從用戶體驗以及人性化來獲得用戶認可,而不是照搬行業內一套套的規矩,增加自己的創新,做出更加智能、舒適、的車輛,就算你的沒有所謂的"黃金動力鏈",一樣能夠受到卡友用戶的歡迎,才能在這場追逐戰中勝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