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劉傳飛

摘要:

《新疆全省輿地圖》是清朝末年全面反應新疆省及省轄各縣地理狀況最重要的一部地圖集。本圖集是《新疆圖志》輿圖部分的彙編。該圖集的具體編繪者是新疆候補知縣孫逢辰、新疆葉城縣典史趙應徵等人。圖的版本有漢口彩繪本、東方學會本、馬大正等人主編的《新疆鄉土志稿》一書影印本、《清代地圖集彙編》影印本等。同時,與《新疆全省輿地圖》同源,還存有一套《新疆道里郵電鹽實全圖》系統。

關鍵詞:

新疆全省輿地全圖 趙應徵 東方學會 新疆道里郵電鹽實全圖

受準噶爾汗國威脅,以及19世紀中後期西北邊疆危機的影響,西域新疆地區在清代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清政府如何經略、控制西域新疆便成為我們今日清史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以往學者在進行相關研究時,大多隻利用了檔案、政書、文集、地方誌等文字材料,對輿地圖史料的關注和利用甚少。近年來,學者們開始關注有關清代各類地圖的整理、研究和出版,形成了研究清史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視角。如何藉助各類古地圖推進清代邊疆問題研究已經成為當前學者關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新疆全省輿地圖》最早刊於宣統元年(1909年)。不著編纂者名氏。本圖集共有地圖58幅,其中新疆總圖4幅,四道各1幅,府、州、廳、縣共48幅,伊犁將軍轄境圖1幅,阿爾泰山圖1幅。《新疆全省輿地圖》是清朝滅亡前,清政府官方編修全面反映新建省及省轄各縣地理狀況最重要的一部地圖集,對於我們研究清末新建省歷史地理狀況和繪製清明歷史地圖具有極其重大的參考價值。但與其重要的史料價值地位不相稱的是,迄今為止,學術界尚無對其進行系統研究的專門論著出現。有關《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相關論述都依附於有關《新疆圖志》的研究中,資料分佈異常零碎,且無系統。所以,關於《新疆全省輿地圖》的一些最基本的信息,如本地圖集的編繪者是誰、本地圖集的版本譜系等,學術界目前仍未有明晰的表述。由於這些基本的文獻學研究的缺失,使得學術界對本輿地圖的使用受到很大的侷限。因此,筆者在此不揣鄙陋,試就目前所見材料對上述《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相關問題做一論述,以供學術界參考。

一、《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編繪者

在多位學術界前人關於《新疆圖志》的介紹中,以魏長洪提出“一般借閱的《新疆圖志》無輿圖,是由於當時新疆印刷技術的限制,將圖與志分別刊印。1911年,新疆官書局印刷志書,將輿圖送到漢口首印。民國年間,東方學會重校鉛印的仍然是圖志分開。全圖共60幅,後附阿爾泰山圖。……但有的目錄學家卻把《新疆全省輿地圖》定作為‘東方學會制’,無疑是個誤解”為發端,大家都認為《新疆全省輿地圖》中的地圖即是《新疆圖志》中的輿圖部分,但是大家都沒有列出這種看法的文獻依據。且由於長期以來《新疆圖志》的常見版本——臺灣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東方學會本只有文字,而無任何輿圖可資驗證;目前所見影印的《新疆全省輿地圖》又沒有任何序跋性文字可以證明自身與《新疆圖志》的任何關係。而且在同時期,另有一部1968年臺灣成文出版社影印的光緒三十二年刊本《舊刊新疆輿圖》的出版、流佈,使先前學術界並無驗證的說法存在很大的證實必要空間。近來,筆者檢索到了國家圖書館藏《新疆圖志》的最早刊本——宣統三年通志局刊本。經過查核,筆者認為如下:

1、臺灣成文出版社影印的光緒三十二年刊本《舊刊新疆輿圖》肯定不是《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版本之一。因為(1)成文出版社在影印時封面標明:“清·不著編修人名氏 清光緒三十二年鉛印本。”根據其刻印時間,其成圖應該早於廣西三十二年(1906年),而此時《新疆圖志》尚未開始編纂。(2)本圖與《新疆全省輿地圖》在地圖形式所反映的繪圖技術以及繪圖風格等方面完全不同,最明顯便是《舊刊新疆輿圖》才有計裡畫方的方法進行繪圖,而《新疆全省輿地圖》採用的是以北京為中央經線、以赤道為中央緯線的經緯網進行繪圖。(3)對於地物的表現也多有不同:如在“迪化府”圖中,關於迪化府與科布多界線具體走向方面,明顯不同。

2、《新疆全省輿地圖》和《新疆圖志》的輿圖部分明顯具有同源性。通過比較《新疆全省輿地圖》與宣統三年刊本《新疆圖志》所附地圖二者的圖面涉及,特別是政區界線的具體走向上,可以很明顯得出此點。但受限於目前的材料,只能說《新疆全省輿地圖》和《新疆圖志》的輿圖部分具有同源性。

雖然目前尚不能確定《新疆全省輿地圖》和《新疆圖志》的輿圖部分到底誰先誰後,但正是由於其明顯的同源性,我們很容易在《新疆圖志》纂修者名單中檢索到《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編繪者。在《新疆圖志·纂校銜名》中,非常清楚的記載了《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編繪者的具體姓名:“繪圖總理:新疆候補知縣臣孫逢辰、葉城縣典史臣趙應徵。測繪員:陝西增生臣李鍾嶽、四川增生臣李維一、甘肅附生臣王兆元、安徽附生臣胡澤林。法校圖繪:江南高等學堂畢業生臣朱清華。”其中,朱清華又名列“分纂”名錄中,其頭銜具體為“江南高等學堂最優等畢業臣朱清華”。

其中,目前只檢索到朱清華和趙應徵兩人的履歷資料。朱清華,字紹雲,生於1884年,卒於1955年,安徽阜陽人。早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畢業後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求學,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學成歸國後,任教於潁州清穎學堂、北京大學等學校。民國初年,相繼任阿爾泰辦事處長官、安徽省財政廳廳長。後任安徽省臨時政治學院代理院長、安徽學院院長。新中國成立後,任安徽大學等校教授。著有《萬里樓詩抄》《阿爾泰紀行》《禹貢考》。

相對於朱清華,名列繪圖總理的趙應徵的相關資料很是稀缺,只能根據《新疆圖志》宣統三年刊本《道路誌》中所附《迪化府總圖》《吐魯番廳總圖》等17幅輿圖上標有“三原趙應徵謹繪”字樣,結合《新疆圖志·纂校銜名》中記載,可以斷定他是山西省三原縣人,精通地圖繪製,至少繪製有《迪化府總圖》《吐魯番廳總圖》等17幅新疆輿圖,為《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編繪做出了巨大貢獻。到宣統三年《新疆圖志》刊刻時,其任新疆莎車府葉城縣典史之職。同時趙應徵還繪有《新疆山脈圖》一冊,共16幅彩色輿圖。

另外,同樣依據宣統三年《新疆圖志》刊本所附地圖可知,李維一具體編繪了《新疆實業全圖》《新疆鹽產全圖》和《電線全圖》等三幅地圖。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在本圖左下角清晰註明:“三原趙應徵謹繪”。圖正下方標明“新疆學務公所印刷局版”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數字方誌·新疆圖志”,具體網址:http://mylib.nlc.gov.cn/web/guest/search/shuzifangzhi/medaDataDisplay?maeta.id=829565&metaData.1Id=834046&Idlib=40283415347ed8bd0134833ed5d60004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清光緒三十二年鉛印本。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在本圖左下角清晰註明:“李唯一謹繪”。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數字方誌·新疆圖志”,具體網址:http://mylib.nlc.gov.cn/web/guest/search/shuzifangzhi/medaDataDisplay?metaData.id=829565&.metaData.1Id=834046&IdLib=40283415347ed8bd0134833ed5d60004。

二、《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版本譜系

(一)《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版本譜系

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新疆圖志》中的“輿地圖部分”編好後,限於新疆本地的印刷條件,所以於宣統元年(1909年)將其送往漢口印刷,其後取名為《新疆全省輿地圖》進行發行。

宣統元年(1909年),在漢口印刷的彩色本《新疆全省輿地圖》當是《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第一個版本。筆者在這裡特別強調這個版本的《新疆全省輿地圖》是彩色本。這在國家圖書館所編《輿圖要錄——北京圖書館藏6827種中外文古舊地圖名錄》中亦可得到驗證:“新疆全省輿地圖。—比例不等。—清宣統元年[1909]。—1冊;彩色;26.7X20.5釐米。”長期以來,在部分學者中流傳有一種錯誤的看法,其代表性表述為:“該書原來是有地圖的,但此書在宣統三年(1911年)由新疆官書局印行時,因為限於當時新疆的印刷條件,該書的地圖部分則以《新疆全省輿地圖》的書名在漢口單獨印行,因此發行時,圖與志便分離了。”但事實上,通過翻看《新疆圖志》宣統三年刊本,我們很容易發現,在此刊本中,《新疆圖志》是有地圖的,且有21幅之多,只不過這些地圖都是黑白二色,而非彩色。結合《新疆全省輿地圖》封面所載“一……省圖、道圖於轄境內書以硃色大字。府州廳縣圖志於轄境外書以黑色大字。一切圖例、標識皆於每幅內註明。惟轄境外之各界均以黑色連斷線別之。山嶺只於本境內用赭色繪作俯視,形之脈絡。餘則於境外皆從略,以免繁複”的記載。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到如下推論:新疆並非沒有印製地圖的條件,只是沒有彩色印刷的條件,所以才需要千里迢迢將這批地圖運往漢口進行印刷。

其後,羅振玉創辦的東方學會於甲子年(1924年)在聘請王國維等人修訂宣統三年刊本《新疆圖志》同時,在《新疆全省輿地圖》宣統元年漢口本扉頁加入“東方學會甲子重印本”9字和去掉原刊本扉頁“宣統元年仲春月”題款中的“月”字後,重新印刷了這套地圖的彩色本。東方學會本是為《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第二個版本。

此後,1990年,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依據宣統元年漢口刊本,將《新疆全省輿地圖》影印,並將之作為馬大正等人主編的《新疆鄉土志稿》一書的“附錄”行世。2010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再版《新疆鄉土志稿》時,將宣統元年漢口刊本重新制版刊出。其後作為《清代地圖集彙編》中的一種,全國圖書文獻縮微複製中心依據宣統元年漢口刊本於2006年影印出版。但可惜再版的開本較小,紙張和印刷效果較差,在質量上明顯不如上述兩種《新疆鄉土志稿》所附的影印本。

以上即是《新疆全省輿地圖》自身的版本譜系狀況。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二)《新疆實業郵政鹽產電線道里圖》系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與《新疆全省輿地圖》同源,或者更確切的說《新疆圖志》中的“輿圖”部分還有另外一個《新疆實業郵政鹽產電線道里圖》系統,這個系統的地圖較為少見。目前見到或可以判斷為是此種系統的地圖集有兩種:一種為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索書號為:7 12.923/18。人民大學圖書館著錄書名為:“新疆道里郵電鹽實全圖。”全書未著編纂者名字、刊刻年代和刊刻人(或單位)名稱。刊本,共一冊。硬殼封面。蝴蝶裝。單葉版面尺寸為:28X17.6釐米。圖幅尺寸為24X14.8釐米;其中最後四幅地圖《郵政全圖》《電線全圖》《新疆鹽產全圖》《新疆實業全圖》的尺寸為:35.5X20釐米。本書封面題簽已殘破不全,只殘存一個“疆”字,在扉頁左上角有鉛筆寫有“新疆道里郵電鹽實全圖”字樣。扉頁中下部居中鈐“中央亞細亞協會之印”硃色印章一枚。每幅圖均標有比例尺。本書共有圖例一頁,地圖20幅,每幅一頁,故全書共21頁。地圖名字按順序依次為:《迪化府總圖》《鎮西廳圖》《吐魯番廳圖》《哈密廳圖》《庫爾喀喇烏蘇廳圖》《伊犁府總圖》《塔城廳圖》《精河廳圖》《溫宿府總圖》《庫車州總圖》《烏什廳圖》《疏勒府總圖》《莎車府總圖》《巴楚州圖》《和田州總圖》《英吉沙爾廳圖》《郵政全圖》《電線全圖》《新疆鹽產全圖》《新疆實業全圖》。另一種為國家圖書館藏,國圖著錄書名為“新疆實業郵政鹽產電線道里圖”,《輿圖要錄》記為:“—石印本。—比例尺不等。—[清光緒年間]。1冊;28.5X20釐米。圖凡21幅,內有新疆實業、郵政、鹽產、電線圖各1幅,餘為各府、州、廳圖。”由於國圖的古輿圖並不對外開放,所以筆者無從考證。但根據國圖描述,此書當與人大圖書館所藏《新疆道里郵電鹽實全圖》為同一種書。另外,在劍橋大學圖書館,亦著錄有《新疆實業郵政鹽產電線道里圖》一書。

雖然這種系統的地圖很少見,但是本系統的直接源頭係為《新疆圖志》最早的刊本——宣統三年新疆通志局刊本種的全部21幅地圖。在宣統三年《新疆圖志刊本中,單葉版尺寸為:“框高19.5至20釐米,寬13.5至14.5釐米。”共收錄地圖21幅,具體如下表所示:

清末《新疆全省輿地圖》的繪製者及版本譜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