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變富》之思想篇——投資思想、投資道路、投資哲學

去年在廣州一場面授課認識一位兄弟,一起搭車,一路上交流心得體會以及分享個人成長心路經歷,受益頗多,感覺還是要多出去與人接觸,交流溝通,這樣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人,不會囿於一隅,坐井觀天。

只有出去接觸新的朋友,接觸新的事物,才能獲得新的感受體會,盤活頭腦裡的知識庫,有時候或許是一點點的新鮮的觀點就可以讓你醍醐灌頂,讓整個人瞬間頓悟,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他分享的很多事情都很有感悟,其中也分享了一本叫《慢慢變富》的書,我之前有知道這本書,但是一直沒有買,他說非常值得看,我回去當天晚上就下單了。

經過一番閱讀,確實發現這本書的可讀性還是很強的,書的整體結構很清晰,也通俗易懂,操作性強,閱讀完如果能構建起自己一套完整的投資體系的話那就是本書最大的價值了。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對本書進行摘錄、整理和梳理脈絡。


《慢慢變富》讀書筆記之思想篇--投資思想、投資道路、投資哲學


為什麼股市中一再驗證“七虧二平一賺”的說法?大多數投資者總是屢戰屢敗,不斷的賠錢,甚至是傾家蕩產。歸根到底在於投資態度不端正,投資思想不正確,而表現在投資方法上,則是非理性的操作、投機性操作佔主導,如頻繁地交易、頻繁的追漲殺跌等。


“思想篇”告訴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投資哲學和投資理念,應當建立怎樣的投資系統,主要是解決在投資中應該“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有解決了這個理論、道路、信念這些大是大非的問題,才能不至於屢戰屢敗,只有道路正確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只有道路正確遇到了挫折才能不投降,不氣餒,不動搖,繼續前進。

《慢慢變富》之思想篇——投資思想、投資道路、投資哲學

本書將投資大師格雷厄姆、費雪、巴菲特、芒格思想統稱為巴菲特思想。巴菲特思想一句話概括就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或者偉大企業的股票,勝過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平庸企業的股票。巴菲特說這是他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而芒格提出過三大投資訓導:

股價公道的偉大企業比股價超低的普通企業好!

股價公道的偉大企業比股價超低的普通企業好!

股價公道的偉大企業比股價超低的普通企業好!


巴菲特思想核心內容:

買入股權:哪怕買一手,也不是將其作為追漲殺跌的投機籌碼,而是買入了該公司的股權,即是買入生意的一部分。

利用市場: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貪婪,不能一直跟著市場一起瘋,一起傻。

安全邊際:只做市場打折甩賣,估值合理的時候買入

能力圈:一生都固守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內,一生都在學習,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如果知道自己在哪裡死,就是打死都不去那裡”


傑夫貝佐斯曾經打電話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為什麼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財不入急門,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我們知道複利的偉大,更要知道複利的艱難,這才是複利規律的核心,因為投資過程中最怕的是災難性的虧損。


為什麼價值投資者容易成功,容易成為笑到最後的人?因為價值投資從指導思想、投資方法、投資紀律等方面讓投資者有“內在約束”,一開始就對複利規律有深刻的認知和深深的敬畏,起點正確,道正,就不怕路遠。

《慢慢變富》之思想篇——投資思想、投資道路、投資哲學

年輕人該如何投資?


一、投資要趁早,本金少,正好練手

一個投資者如何在股市中成熟起來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給他一小部分錢,讓他賠掉一半以上或者是全賠掉,估計他就能成熟起來。如果沒有經過一個牛熊市輪迴的考驗,沒有賠錢的教訓,一開始就擁有百萬元,千萬元的資金量,可能會毀掉一生。某種程度上講,一個人的投資成功之路,多是依靠錢“練”出來的。


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講,頻繁的交易賺快錢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有太多這樣的交易者,在股市裡泡上幾年,不說顆粒無收,也是收效甚微。


二、投資成熟之後再下重注

在股市多年,也經過了一兩個牛熊轉換期,而且還沒有被淘汰掉,你的知識儲備、經驗儲備、金錢儲備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便可以考慮下重注了。


三、投資者應邊做實業或工作,邊投資

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致的人生財富規劃:

第一步:先努力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投資者;

第二步:實現家庭財務健康,即年可投金融資產的投資收入大於自己的固定收入

第三步:衝擊財務自由


有了這樣的人生財富規劃,我們就可以踏實向著這個目標努力了。我們要持續不斷地努力,因為就像任何藝術門類的學習一樣,只有經過長期的積累,我們才能達到那種“化境”。


四、投資者要洞悉複利的本質

芒格曾經說過:“你只要認識複利的威力,同時要了解它的艱難。基數小的情況下容易產生較高的複利,但基數小,大部分人不會重視,不會從複利的角度考慮問題,會犯很多錯誤,反而妨礙了資金的穩定增長。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壞的是浪費了時間這一無價財富,並且養成了壞習慣,甚至難以改變。”


人是習慣性動物,那種頻繁交易、追漲殺跌的習慣一旦養成,特別是嚐到一些甜頭之後再想改變,容易嗎?事實證明,很多人是改不過來了。

《慢慢變富》之思想篇——投資思想、投資道路、投資哲學

我們在股市中究竟賺誰的錢?

我們在股市中賺兩種錢:一種是企業成長的錢,另一種是“市場先生”獎賞的錢。從出發點和落腳點看,我們還是要賺企業成長的錢。


股價X總股本=總市值=市盈率X年淨利潤 股價=每股收益X市盈率


投資預期收益目標是多少?


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校正自己的投資目標,因為目標的不切實際會讓自己的投資思想和行為扭曲,甚至使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我們看看投資大師們的年複合收益率:


《慢慢變富》之思想篇——投資思想、投資道路、投資哲學

長期實現年複合收益率20%,是世界級投資大師、世界級企業家的投資回報水平。許許多多專業人士都難以達到年複合收益率20%這個目標,這對他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我們是普普通通的投資者,又如何能超越這些投資大師呢?


其實,最為現實的目標是實現“3個跑贏”,即:

1. 跑贏長期無風險利率(如債券、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2. 跑贏通貨膨脹

3. 跑贏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

在此基礎上,再爭取長期跑贏上證指數幾個點。


為什麼要爭取跑贏上證指數幾個點呢?因為這才是我們堅持獨立投資的目的和意義所在,不然,我們還不如簡單地去投資指數基金。


作者通過多年的實踐,並對國內一些價值投資者業績進行綜合分析,認識到只要具備了一定的投資水平和投資修養,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段(如10年)內,實現年複合收益率20%的目標是有可能的。


人生在世,無論做什麼,最重要的還是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因為僅憑美好的主觀願望,去做不切實際的事情,最終的結果都是可想而知的。股市對普羅大眾來講,並不是暴富的場所。我們如果把股票投資當作財富保值增值的工具或許更切合實際。

《慢慢變富》之思想篇——投資思想、投資道路、投資哲學

成功的投資靠什麼?


股票投資可能在短時間內不排除運氣成分,但我們把時間拉長,比如10年、20年或30年,運氣這個因素應該忽略不計了。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一樣,都需要我們踏實去做。


格雷厄姆說:在幸運或關鍵決策的背後,一般都必須存在有準備和專業能力等條件。人們必須在打下足夠的基礎並獲得足夠認可之後,這種機會才會向其敞開。


不止一位投資大師強調,投資不僅要有合適的知識框架體系,還要有合適的性情。


芒格說:“很早以前,當我明白擁有某種性情可以使人成功時,我就努力強化這一性情。就金融業來說,性情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商,做這一行,你不需要是個天才,但確實需要具備合適的性情。。。為什麼有些人會比其他人聰明呢?這跟與生俱來的性情部分有關係。有些人的性情不適合投資。他們總是按捺不住,或者總是憂心忡忡。如果你擁有好的性情,這裡主要指非常有耐心,又能夠在你知道該採取行動時主動出擊,那麼就能夠通過實踐和學習逐漸瞭解這個遊戲。”


人要麼會在瞬間接受以40美分買進1美元的東西這一理念,要麼永遠也不會接受這一理念。這就像向某人灌輸某種思想一樣,如果這一理念不能立即“俘獲”他,即使你再跟他說上幾年,拿出歷史記錄給他看,也無濟於事。他就是不能掌握這一理念,儘管它是如此的簡單明瞭。我從來沒有見過什麼人在10年間逐漸接受這一理念的。這種事情與人的智商或教育背景無關,你要麼理解它,要麼一輩子也不會懂”


在茨威格看來,一個人的冒險偏好度或許只有20%是由先天決定的,其他則來源於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教育和訓練。一個人經過後天的刻苦訓練,是完全可以克服先天的弱點的。最典型的人物,當屬明朝的王陽明、清朝的曾國藩,他們都是經過自己的內省,進而達到君子的境界的。


很多領域可能是一分耕耘,就有一份收穫,而股市並不是這樣的地方,因為方向、道路才是根本性的。唯有在正確的方向、道路上勤奮堅持,我們最終才能收到不菲的回報。

《慢慢變富》之思想篇——投資思想、投資道路、投資哲學

“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做不好投資”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真真正成功的投資,實際上是需要通過以上種種努力,建立起自己一套完善的投資系統,並且要用這個系統管住自己。


用完善的投資系統管住自己


大多數投資者在投資時面臨的六大痛點:

1. 對價值投資理念的信心不足,甚至半信半疑。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疑神疑鬼,患得患失。

2. 商業洞察力不夠。缺少行業分析和企業分析的能力,看不透企業的行業屬性和商業模式。

3. 難以克服與生俱來的一些人性弱點。如貪婪、恐懼、厭惡損失、從眾、跟風等。

4. 選股時找不到切入點

5. 估值時拿捏不準

6. 持有時缺乏定力


究竟有什麼好辦法解決這些痛點呢?

我們要通過長時間的學習與實踐,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投資系統,並且要讓這個系統管住自己。


我們要記住,你是用你的投資系統管住自己,而不是依靠你自己這個人去管理。我們甚至可以用一個笨辦法,比如將自己的投資系統寫下來,貼在書桌上,一旦自己違反,就立即默唸系統的規範,讓自己平靜下來,迴歸到系統規範。如果說,我這些年在投資上有什麼奧秘的話,這是最根本的一個。


這個投資系統從宏觀角度來講,包括兩點:


第一:投資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你對這個世界的根本看法。投資的世界觀,是你對股市的看法和認知。股市是反映投資者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你認為股市是賭場,它就是賭場;你認為股市投機場所,他就是投機場所;你認為股市是財富保值增值的場所,他就是保值增值的場所。你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這是我們認識股市,進行股票投資的總開關。或者說,這是管路線,管方向的問題,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第二:投資方法論。投資的方法論解決什麼問題呢?它能讓我們洞悉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洞悉股市發展的根本規律,洞悉一個行業的根本屬性,洞悉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


這個投資系統主要包括:思想系統,選股系統,估值系統,持有系統。


思想系統方面主要包括五觀:即理論觀,歷史觀,全球觀,國情觀,行業觀。


理論觀。沒有投資的理論,就沒有投資的行動。一個國家,一個團體,要有自己的理論指導,同樣,一個人要投資成功,也離不開正確的理論指導,要有自己的理論指導。巴菲特投資思想已經成為一個十分完備的理論體系,它是我們認識股市發展規律的思想武器,是我們洞察人性的思想武器,也是我們分析商業本質的思想武器。有了這樣的思想武器,我能就能夠在風雲變化的股市中立於不敗之地。


歷史觀。一個優秀的投資者,必須要學習相關的歷史知識,包括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人類發展史,特別是要學習世界股市發展史相關知識,對美國等西方成熟股市的歷史發展有必要的瞭解。理性的投資者,頭腦中必須要有“金融歷史意識”。


全球觀。作為投資者,需要有國際化的視野。


國情觀。對於國情的瞭解不能僅限於經濟層面,還要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甚至不同地方的鄉土民情等方面有清晰的瞭解。這樣對我們發現投資商機,選準優秀的企業大有裨益。


行業觀。任何企業再優秀再偉大,也不可能脫離其行業背景而存在,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行業屬性。投資者選擇一家企業投資,前提是必須把這家企業所處的行業屬性搞清楚。有的行業天生就是賺錢機器,就算是傻子管理都賺錢,有的行業天生就是燒錢機器,請誰來管理都一樣。


《慢慢變富》讀書筆記之思想篇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