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熱評|一季度儲蓄增加很正常 激活消費需多管齊下

每經特約評論 譚浩俊

4月21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聯合發佈《疫情下中國家庭財富變動趨勢-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2020Q1)》。報告顯示,一季度超過一半(50.2%)的家庭增加儲蓄並減少消費,有40.4%的家庭維持當前狀況基本不變,僅9.4%的家庭減少儲蓄增加消費。

調研結果總體正常,也符合一季度居民儲蓄和消費的實際情況。受疫情影響,多數家庭是存量消費,而非增量消費。所謂存量消費,就是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消費的都是春節前購買的、用於春節期間使用的物品。雖然也在補充一些新的消費品,大多也是生活必需品,重點是吃喝方面的,玩樂方面、使用方面、居住方面都是能省則省、能停則停、能少用就少用、能等待就等待,而不會“冒險”採購和消費。

對居民來說,“報復性”消費的慾望很強,但是,各種擔心卻也很多。

首先是對疫情的擔心。如果不顧一切地消費,如聚會、娛樂、看電影、旅遊等,是否具備條件呢?疫情會不會對這樣的消費方式產生影響呢?會不會導致疫情在一些地方反彈呢?顯然,這才是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報復性消費還是存在的,而且是有比較大的潛力的。

其次是對就業和收入增長的擔憂。由於疫情的影響,企業復工復產難度較大,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而廣大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大多在小微企業工作。如果這些企業不能很好地復工復產,對中低收入階層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對消費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如何消除廣大居民對就業和收入增長的擔憂,是非常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第三是對物價上漲的擔憂。嚴重的通貨膨脹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但是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來源於經濟刺激政策帶來的貨幣發行規模擴大,為物價上漲提供了條件。且這種條件,不僅來自國內,更有來自於全球央行放水的影響。

第四是對房價變動的擔憂。按理,疫情之後,房地產市場應當有一波相對較好的行情。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廣大居民對房價的變動還是充滿擔憂的,既擔心房價上漲,又擔心房價下跌。因此,買還是不買,十分矛盾。買了,怕跌;不買,怕漲。而不像前些年,反正是漲,咬咬牙買了就行。所以,如何穩定居民住房消費預期,也很重要。

正因為如此,要想激活消費,就必須多管齊下。一方面,應當理順疫情防控與激活消費的關係,既要確保居民消費不被疫情繼續壓著,也要確保不在消費過程中發生新的風險。同時,要在政策上給予居民消費更多的激勵與引導。另一方面,要加大企業復工復產力度,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復工復產,必須納入到地方政府的服務範圍。否則,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都會有問題,消費也就難以釋放。此外,要加快啟動刺激消費的各項政策,且這些政策不一定需要從上往下出,而應當更多地由地方來確定。包括與企業合作出臺刺激消費的政策,如地方政府給予企業一些消費券配套,企業則拿出更多優惠政策,從而激勵居民消費。

總之,中國消費潛力很大,能不能出現“報復性”消費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居民的消費活力釋放出來,形成有序、健康、可持續的消費,從而更好地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