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煤氣和天然氣,城市人口是怎麼做飯的?

奉節夔揚廣告


你好,我是麥穗,很高興為你解答,以前沒有煤氣和天然氣,城市人口是怎麼做飯的?

在沒有煤氣和天然氣的時代,城市裡主要是用煤生火做飯的。那時買煤是憑煤票買的,主要是蜂窩煤,也有的人為了省錢,買的散煤,買回來,再加少量的黃土混合後,攪拌均勻,然後用做煤的機子,自己一個一個做的蜂窩煤。參的土多了,燒起來,沒火苗,有的根本燒不燃,不參土又容易散。也有的人,直接就用手把煤做成煤餅,在地上撒些灰,把攪拌好的煤,用鏟子倒在灰上面,再在煤餅上用細棍子畫成格子,等做好的煤差不多快乾時,再把煤餅用手沿著格子,一小塊、一小塊地扳開。一般這種煤,用一種比蜂窩煤爐口徑大一些的爐子燒,冬天用來考火。如果,煤票不夠用,有時會跑到有鍋爐的工廠去撿煤渣,燒鍋爐用的是煙煤,燒過後,倒出來的煤渣裡面有沒燒透的煤,一個人,一早上可以撿到一小筐煤。這種煤氣味很大,很容易燒燃 也很容易燒完。以前城市沒有煤氣和天然氣的時候,做飯大概就是這樣用煤燒火做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一直低頭的麥穗


我經歷的是:解放前後一段時間是燒從農村買來的柴塊,也就是樹木破成的小塊條,後來就燒煤球,用煤加上泥土做成的,和雞蛋一樣大小。到六七十年代就開始燒蜂窩煤了。八九十年代開始廣泛地用煤氣到現在的天然氣以及用電器作飯。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燃料也在不斷更新,更方便更衛生更環保了。

不知今後的發展,以什麼當燃料作飯,也許是太陽能、核材料;也許以上都不用,用什麼?

未可知也。


用戶陳維仁501


看到題目了才慢慢的想起來了,本來也忘記了,以前沒有煤氣和天然氣,那時候還小,爸媽在單位工作,住的是公房,市裡面統一的樓房,只有四層樓,每套廚房統一起的一個煤灶,燒煤,煤塊和蜂窩煤,買煤叫別人拉到門口來,廚房也有一個案板,放電飯鍋,和電炒鍋,炒菜也用電炒鍋,也用煤,燒煤主要的是熱水洗澡,煮開水,以前沒有純淨水。然後有煤氣了,不燒煤了,也不用電炒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