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最後貴族郭婉瑩的優雅人生,有時候,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不知從哪裡看到過一段話:

性格寫在臉上,人品刻在眼裡。生活方式顯現在身材,情緒起伏表露於聲音。態度看手勢,家教看站姿。審美看衣服,層次看鞋子。愛不愛乾淨看指甲,好不好打扮看頭髮。

其實很多時候,外貌,就是一個人靈魂的外在體現。

當然,這個”貌“不只指長相,而是指從上到下的整體形象。

叔本華說:“人的外表是表現內心的圖畫,相貌表達並揭示了人的整個性格特徵”,一個人的性格,全寫在臉上。

不僅如此,懂得收拾與打理自己、對待外表一絲不苟的人,內心也一定是精緻且井井有條的。除卻性格,一個人的教養、生活態度等等也都在人的“貌”上有所反映。

透過一個人的外形,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他的靈魂。

民國女子郭婉瑩優雅的一生,將這一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

上海永安百貨的四小姐,民國最後的貴族郭婉瑩


1909年悉尼,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那個後來優雅了一生的貴族女性郭婉瑩出生了。

她的父親是商人,母親是千金小姐,郭婉瑩6歲時,父親收到孫中山的邀請,邀他回國發展經濟,繁榮市場。於是她隨家人回到上海,她的父親在上海最繁華的街道上開了當時最新潮的公司——永安百貨。

於是她成了上海赫赫有名的郭四小姐,父親對她偏愛有加,告訴她:“做人要像花又不像花,不要嬌氣要驕氣。”


民國最後貴族郭婉瑩的優雅人生,有時候,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郭婉瑩將此銘記於心,她不恃寵而驕,知書達理,舉止合規,出落得端莊秀氣。

她就讀於當時著名的貴族學校——中西女塾,宋慶齡宋美齡也曾就讀於此。

原本她的一生是可以幸福安穩度過的,她畢業後,父親給他安排了一門親事,對方是一位世交的富家子弟。

郭婉瑩雖心有不甘,捨棄了去美學留學深造的夢,但她也沒有忤逆父親,同意了這樁婚姻。

直到有一天,當她的未婚夫送給她美國玻璃絲襪時說:“這襪子真結實,穿一年都不壞。”

而當時的郭婉瑩經過幾年西方教育的薰陶,加之已成年,早已長成一位思想獨立、優雅知性的姑娘,她無法忍受和一位只會談論襪子結不結實的男人生活一輩子。她拒絕做少奶奶的人生,尋找了新的出路。

她隻身一人從上海到北京,到燕京大學,繼續求學。

在那裡,她遇到了她後來的丈夫——吳毓驤,吳毓驤出生於貧寒的書香門第,相貌堂堂,幽默風趣,兩人一見鍾情,迅速戀愛,結婚。


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


婚禮那天,郭父擺了幾百張桌子宴請賓客,可見排場。郭婉瑩身著潔白婚紗,頭微揚,眼神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貼身的禮服凸顯出她曼妙的身段,手捧鮮花,美得不可方物。


民國最後貴族郭婉瑩的優雅人生,有時候,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兩人都是受過西方教育的,在當時是飽讀詩書又才情超倫的傑出人才,對於婚姻的態度,不似尋常飲食男女,而是超脫世外,有著更高的精神追求,志趣至上,崇尚快樂。

然而精神追求太過豐滿也容易把持不住,引火上身,本就在美國風流倜儻成性的吳毓驤戀上了位年輕寡婦。

郭婉瑩實行了最優雅最具風度的“捉姦”,她到了寡婦家裡,將他的丈夫找了回來,沒有將此事聲張出去。

她骨子裡的溫柔善良,讓她執行了最保守的“挽留政策”,依舊如新婚時一般,給丈夫做精緻的早餐,不哭不鬧,不聲不響,讓家庭回到了最初。


民國最後貴族郭婉瑩的優雅人生,有時候,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此後幾年,她樂觀努力,相夫教子外,開設服裝店,做最新潮的衣服,然而生活總有風雨,1957年,郭婉瑩48歲,這一年,她的丈夫吳毓驤被打入右派,被關進監獄後不久因病離世。

郭婉瑩不僅家產被全部沒收,作為右派妻子的她,也要替丈夫償還欠著國家的14萬。

從此她的生活從雲端跌入塵埃,她被送入資本家學習組學習,第一次學習如何用錘子把大石頭砸成一塊塊小石頭。從前幾十年精緻優雅生活的她,如今要做起勞苦的粗活來。

生活越是落魄,越是一貧如洗,就越顯出一個人的底色來。郭婉瑩的貴族氣質在她生活跌入深淵之後更加凸顯,此生前幾十年優越的上層生活裡,她怎麼也不會想到,她那一雙彈鋼琴的白皙纖細的手會有一天在汙濁的河道里挖淤泥。

郭婉瑩被派去清洗女廁所,她沒有抱怨和心生厭惡,而是平和地去看待這件事,然後坦然接受。顧城曾有詩云“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說的就是如郭婉瑩這般,她即使是刷馬桶,也要穿著優雅的旗袍,在嘈雜不堪的菜市場賣鹹蛋,也要穿著光潔的皮鞋。


民國最後貴族郭婉瑩的優雅人生,有時候,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是優雅精緻,也是高貴的氣質,那些讀過的書,受過的苦,走過的路,終究會隨血液融入人的血液,變成由內而外的涵養與氣質。

生活即便窮困潦倒,但對待生活的態度要認真而樂觀,活在地底也活出如雲端一般的詩意來。沒有蒸具,她就用飯盒,蒸出聖彼得堡風味的蛋糕;沒有烤箱,她就用鐵絲,烤出香脆可口的吐司;沒有茶具,她就用搪瓷缸子,自制下午茶細細品味。

她蝸居在7㎡左右的黑暗小屋裡,卻說:“晴天的時候,陽光會從破洞裡照下來,好美。”

受過的苦難,她說:“那些勞作有助於我保持苗條的身材。”

郭婉瑩的貴族氣質是刻在骨子裡的,她從沒向”骯髒“甚至”卑微“的生活低下頭,被生活粗暴以待,卻溫柔回應,豁然從容,生活雖困苦無奈,但她一直是不敗的女王。

一個人的內涵與修養,都寫在臉上

主持人楊瀾曾分享過一段她親身經歷的故事。

楊瀾在留學期間,有一次找工作,因穿著隨意,被面試官拒絕。她心情很鬱悶,睡衣外直接裹了件外套,怒氣衝衝進了一家咖啡店。

落座後,她發現對面坐著一位端莊優雅的老太太,老太太起身時遞給她一張紙條:洗手間在你的右轉彎。

楊瀾羞紅了臉,她忽然意識到,這樣的打扮,有多不尊重自己,多不尊重別人。

此後,她再面試就精心準備,選好服裝,化好妝容,面試很順利。


民國最後貴族郭婉瑩的優雅人生,有時候,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楊瀾這個事情也讓想到自家發生的一件事,弟弟出生那年,家裡要請個保姆,那天阿姨來面試的場景,我至今印象深刻。

她敲門進門後,首先彎腰給自己套上了鞋套,將用塑料袋裝好的雨傘放在玄關那裡,才向客廳走來。

我正時才看清她的模樣,約摸有四十歲,但是穿著高跟鞋,衣服偏職業,臉上還化著淡妝,口紅讓整個人看起來很有氣色。

她不年輕了,外表看不出靚麗,但讓人感覺很舒服,能看得出她對待事情的認真。這樣一個願為生活努力的人,怎麼讓人忍心拒絕呢?於是媽媽就請了她。

乾淨、好看,絕非是膚淺的吸引眼球的漂亮,而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是尊重別人、是有教養、是積極處事等等優秀品質的反映。

人的面相,一定程度上就展示了一個人的靈魂,是與人交往的第一個“名片”。正如楊瀾自己所言: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民國最後貴族郭婉瑩的優雅人生,有時候,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英國文學家羅素說:

“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個人價值的外觀。它不僅藏著你的生活,還藏著你正在追求著的人生。”

有一個得體外在的人,心也必定是明媚的,我們無法掌控人生的變故與意外,阻擋不了旦夕禍福,但能夠管理自己的形象,對自己多些嚴格,自律,然後自信。

王爾德說:“只有膚淺的人,才不以貌取人。”

外貌是與人交往的第一張名片,也是他人衡量自己重要的標準。很多時候,你的面相,其實就是你的人生,因為它正是你對待生活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