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葉教育ZT:心理準備三部曲:幫孩子從容迎接復學

  目前,大多數省份陸續公佈了復學時間,超長假期終於要結束了。很多家長和孩子對復學的態度是既盼望又擔心,家長擔心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也擔心孩子的學業能否跟上。孩子可能覺得增加防護環節很麻煩,或者習慣了家裡的舒服,怕不適應學校緊張的節奏,有的孩子還會擔心自己與其他同學拉開了差距。總之,為了從容地迎接復學,家長和孩子需要做好各種準備,尤其是認知和情緒準備、物品和作息準備與演練和溝通準備這三部曲。

  認知和情緒準備: 重建心理安全感,提升心理彈性

  人的心理需求中,安全感是最基本的需求。經過兩個月左右的居家生活學習,家長和孩子在心理安全感上可能受到一定的影響,需要通過調整認知和情緒,提高心理彈性,恢復心理安全感。

  認知是對事物的看法,如何看待復學,家長和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如果認為現在還不夠安全,這樣的想法就會使家長感到焦慮;如果孩子認為開學後自己會跟不上進度,就會很煩躁。這是人的“焦慮腦”在運轉,是提醒我們要做好準備。但這些想法中,有些是比較客觀的,有些是比較主觀的,如果混淆了想象和真實情況,或者只看到一種可能性,人的心理彈性就比較小,容易陷入自己想法的循環中。

  於是我們可以通過調整認知來提高心理彈性。當焦慮和煩躁情緒出現時,家長和孩子首先要按下“暫停鍵”,然後要喚醒“理性腦”,和“焦慮腦”對話,比如想想所有同學都居家學習、都可能受到影響,並非只有自己會受影響。還有就是跟朋友或家人表達自己的想法,聽聽來自不同角度的建議。

  長久居家面臨復學,家長和孩子出現焦慮、緊張、擔心等情緒,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自我保護反應,對提醒我們更好地面對新的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不過,有時候情緒會過度報警,誇大事情的嚴重性。如果家長覺察到自己或觀察到孩子出現了睡眠不好、煩躁、容易發怒等狀態,就需要調整情緒來恢復心理安全感。

  首先,允許自己有不同的情緒。不能一出現煩躁、擔心、緊張的感覺就更著急,就急於讓這些情緒消失。這時候可以讓情緒自然呈現,意識到它可能是一種提醒。接著可以做一些積極的生理改變,比如最簡單的放鬆法,先從雙手開始,握緊拳頭,握到最緊的狀態,保持幾秒鐘,體會緊繃的感覺,然後慢慢放鬆,體會放鬆的感覺。再抱緊雙臂,重複上面的動作,然後是雙腿、雙腳……

  當然,還可以使用情緒處理箱的方法,把擔心、焦慮、緊張的感覺隨意在紙上寫寫畫畫,投入一個小盒子或箱子中,每天倒掉,把情緒表達和釋放出來。

  物品和作息準備:恢復心理確定感和秩序感

  由於較長時間居家生活學習,最基本的起床、睡覺等作息規律受到影響,學習物品也可能不夠充足或散落各處。復學在即,家長和孩子都需要適應時間節奏方面的挑戰,恢復心理的確定感和秩序感。

  此次復學,除了必要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還增加了衛生防護用品的準備。物品準備充足到位,孩子的心理會感到更確定,有利於較快進入學習狀態。

  家長要隨時關注學校的通知,留意學校對所需物品的詳細說明。然後和孩子一起列出物品清單,可以分為學習類(如書本、筆、材料等)、生活類(特別是需要住宿的孩子)和衛生用品類(這部分按照學校統一要求準備)。

  最好讓孩子參與物品的集中購買和準備,由孩子自己檢查確認,這樣孩子可以更加有確定感。

  同時要提前逐步調整作息時間,恢復孩子的心理秩序感。此次長假中,改變最大的就是作息時間了,即使在家線上學習,也不像平時上學那樣有明確的到校、放學和上下課時間,孩子可能變得比較隨意、鬆散,想到復學後比較快的節奏難免產生抗拒心理。因此,調整作息時間非常必要,而且要家長和孩子一起來調整。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復學後的時間表,標明起床、到校、放學、睡覺等具體時間點。特別要考慮到可能要增加測體溫等環節,起床、出家門的時間需要稍加調整。然後讓孩子評估一下目前的作息時間與復學後的相差程度。特別是起床時間,須從現在開始逐漸調整到位。

  作息時間的調整不能心急,堅持小步子原則,孩子更容易做到。如復學後需要6點40分起床,目前孩子8點起床,如果要求孩子一下子恢復到6點40分起床,孩子一時做不到,家長難免指責批評,就會導致親子衝突。而小步子調整,如每天提前10分鐘,從早上8點逐步調整到6點40分,大致需要8天時間,孩子就感覺比較容易做到。當孩子每天如約提前10分鐘起床,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你是怎麼做到的?”來增加孩子的信心,緩解調整帶來的不適感。

  演練和溝通準備:提升心理穩定感,自我賦能

  可以預見的是,復學前後,學校、老師會給家長髮送比較多的通知,復學後的一段時間內,社會對疫情還是會有一些基本的防控、登記、檢查等環節和流程。這些變化也是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家長和孩子需要提前做好演練。

  首先是做好行為演練,恢復心理穩定感。長期居家生活,有些孩子甚至可能沒有出過門,缺乏適度的鍛鍊,身體和體力狀況有一定的滑坡。另外,在仍舊保持一定程度衛生防控的情況下,某些時段可能遇到部分道路封閉,孩子上學的路線可能受影響,進學校需要測體溫等,如果沒有提前的適應和演練,孩子可能會感到不適應。

  對較少出門或鍛鍊的孩子,家長要引導孩子先走出家門,到街上進行適度活動,在戶外鍛鍊身體,幫助孩子逐漸恢復身體和生理狀態。

  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家長要帶著他完整演練一遍起床、用餐、戴口罩、出門、到學校的全過程,讓孩子熟悉新的生活流程。再按照學校的要求,熟悉入校、上課、衛生等新的變化,使孩子更快地進入學校生活狀態。

  首先開學的畢業班孩子,家長可能會擔心孩子的中考、高考受到影響,孩子會擔心自己的學習效果和學習進度。因此,要做好心理預演,進行自我賦能。

  比如每天早上醒來,先不急著起床,用10分鐘左右在大腦中進行心理演練,按照起床、吃早餐、出門、路上、入校、進教室、上課、課間、午餐、放學的過程,在頭腦中想一遍,細節越具體越好,讓大腦能夠充分做好準備。

  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回憶一下之前的經驗,問問他是怎麼做到寒假開學後很快適應開學的,喚起孩子內在的有效經驗,增加復學的自信心。孩子還可以想象自己最喜歡的課程、聽講最投入的狀態,增加對學習的勝任感,為自己賦能。

  復學前後,圍繞學習、考試、衛生等各方面內容,在學校、老師、孩子、班級、同學等不同群體中,通過微信群、紙質材料等多種途徑,溝通的群體、頻率和內容都會大幅增加。為此,家長要做好溝通準備,增加勝任感。

  建議家長養成每天早上、中午、晚上看通知的習慣,或者設置提醒功能,以免遺漏信息。如果對某些信息有疑問,家長最好主動和老師溝通,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同時鼓勵孩子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遇到問題主動尋求幫助和支持,為迎接盼望已久的開學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