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父母們不妨看看,德國人的金錢教育

一個小故事,帶你瞭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贊

中國的傳統教育中,要求孩子勤儉節約,不能隨便亂花錢能省則省,但是這樣真的是好事媽啊?很多傳統的家長看到孩子花錢大手大腳,不由得會一頓教訓孩子,但是縱觀國外,西方國家對孩子的金錢觀教育有著很大的不同。

幼兒教育是成長的第一步,德國人認為,孩子終究要成長為離開家長,獨立闖蕩天下,所以在孩子在面對挫折或是用錢時的惶恐無助,家長要做的是讓孩子從小摔摔打打,自己面對“撞”人生的勇氣和本事。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父母們不妨看看,德國人的金錢教育

在德國的商超當中,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能買這個東西嗎?”媽媽回答:“可以,但是你要自己付錢哦。”

這是因為德國人對孩子的教育觀念不同,德國的孩子知道,在16歲之後,會利用閒暇時間進行打工賺錢,因為在家長一向的教育中,會明白家長的錢不是自己的錢。並且他們認為在成年後,還依靠著家長,是不妥當的,就算是念大學讀書,也需要依靠自己。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父母們不妨看看,德國人的金錢教育

出國留學發現德國家庭對孩子的金錢教育,讓留學生大讚,網友評論:“推薦這樣的教育方式!”

於女士在德國留學,留學期間的學費由家裡支出,在德國利用閒暇時間,經常外出打工賺取零用錢,在居住的環境中,看到了房東對孩子的金錢教育讓她大大的讚賞。原來房東對於孩子的零花錢,會讓孩子通過勞動獲得,比如在家中種花、割草、撿樹葉、剷雪等等。

孩子利用自己勞動賺取的零花錢,可以購買喜歡的東西,就算是花錢大手大腳也沒有關係。因為這是孩子通過雙手獲得的,是屬於孩子的錢。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父母們不妨看看,德國人的金錢教育

那麼這樣的做法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點:讓孩子意識到金錢的獲得需要勞動

因為西方國家,大部分居民都是居住在國內說的別墅當中,別墅會有花園,由於國外的人工費用很高,所以家長讓孩子參與花園的維護,從而給孩子一定的金錢當作酬勞。同時也讓孩子孩子意識到:錢是通過勞動獲得的,不是他人隨便給的。

德國青少年研究所(Deutsches Jugendinstitut)曾經給出建議,讓孩子在6歲時,就可以嘗試勞動獲得金錢,這是一步重要的轉折,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開始上學,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學會獨立,逐步在沒有家長的陪伴下,進行自我的成長,同樣是家長信任孩子的方式。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父母們不妨看看,德國人的金錢教育

第二點: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掌握通過勞動獲得的金錢

孩子在通過勞動獲得的金錢,家長可以對這部分錢財進行引導,教育孩子怎麼管理。德國有項銀行業務,孩子出生後,便可以以孩子的名義開設賬戶。因此父母會為孩子開賬戶,並帶孩子一起見銀行財務顧問,指導孩子管理賬戶。家長會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讓孩子支配屬於自己的金錢。

孩子的錢一部分是通過勞動,同時也有一部分是親戚給予的。那麼孩子在想要某個玩具的時候,孩子有權決定,不需要依靠家長。在孩子積累的金錢達到一定的數量後,教孩子基礎的基金知識,讓孩子進行理財管理,適應不同的投資。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父母們不妨看看,德國人的金錢教育

養老金專家尼科爾·卡巴茲(Nicole Canbaz)表示:“憑藉這部分的金錢,兒童有機會通過節省來滿足小額或大額的儲蓄,從而學會如何處理金錢。”

在節假日的時候,家長贈送孩子禮物,孩子也會用自己獲得的金錢,回贈給家長。

家長在孩子懂事之後,引導孩子正確管理金錢,是正確的選擇。在他們國家的法律中,屬於個人財產,個人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第三點:讓孩子體會賺錢的樂趣

德國的家長會鼓勵孩子賺錢,比較流行的讓孩子賺錢方式是讓孩子送報紙。因為孩子還小,沒有滿16週歲,所以法律上不允許孩子進行工作,那麼家長會在後面跟著,讓孩子在前面送報紙,沿著路邊挨家挨戶派發報紙。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父母們不妨看看,德國人的金錢教育

另一種方式是讓孩子製作簡單的飲料品,來到街頭販賣,或者是將自己不要的玩具等用品,在後院的車庫中賣,家長的鼓勵會讓孩子更有賺錢的信念,加深孩子的獨立性。

所以,孩子的金錢觀念需要家長逐步的引導,金錢獨立也是人生的獨立,獨立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才能更加的自信昂揚。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贊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