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上演送戶口式搶人,練好內功才是王道

作者:熊志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各地“搶人才”的腳步卻沒有放慢。日前,蘇州、瀋陽、重慶、青島等城市爭相推出各種“福利”政策吸引人才落地,不少地方降低落戶門檻,甚至提出落戶零門檻,對人才提供購房補貼等。落戶零門檻能否引來“金鳳凰”?

隨著疫情進入尾聲,各地區的人才、人口爭奪戰再次白熱化。像南昌全面解除落戶限制,成為今年以來首個零門檻落戶的城市;而瀋陽則宣佈,“在沈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就業人員,可在我市落戶”,有工作就能落戶,已經相當趨近於零門檻。

多城上演送戶口式搶人,練好內功才是王道

就在前兩天,《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再提開放落戶,包括督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等等。一方面,打破戶籍堅冰,人們自由遷徙的權利才能真正兌現;另一方面,人口流入,人氣增加,能為地方經濟提供保障。

正因如此,為了吸引流動人口落戶,降低落戶門檻,甚至給高學歷落戶人員發放補貼,成為常見的搶人手段。但也得看到,零門檻能引來“金鳳凰”,但未必能夠留住“金鳳凰”。

首先,選擇一個城市安家,落戶門檻只是最基礎性的。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這座城市的治理水平、公共服務質量等等,同樣是重要的考量依據。

尤其在疫情中,一些地區用力過猛,對外來人口區隔對待,甚至出現歧視現象。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來的治理水平的不足,無疑會拉低外來人口對它的觀感,影響落戶意願。

多城上演送戶口式搶人,練好內功才是王道

此外,在教育、醫療上,如果本身就存在明顯的短板;或者說在大量人口落戶後,配套服務的提升跟不上人口流入速度,都會影響新市民的生活體驗。而隨著落戶門檻整體降低,將戶口遷移的成本減少,這些對城市公共服務不滿意的人員,完全可能再次外流。

另一方面,除了治理、服務水平外,相較於落戶門檻的高低,是否有足夠的就業機會,是影響落戶意願更重要的因素。

我們可以對比2019年的數據。常住人口增長最多的城市,杭州、深圳、廣州、寧波等,這些地方的落戶門檻並不是最低的那一檔,但人口吸引力卻最強。尤其是以55.4萬的人口增量成為人氣之王的杭州,數字經濟發達,創業創新氛圍活躍,就業有充分的保證。

如果有足夠多的高質量就業機會,根本不愁吸引不到優秀人才。而就業機會的多少、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決於市場主體的活躍程度。特別是中小企業,它們數量龐大,是重要的就業容器,所以在搶人的同時,也得呵護它們,為它們提供寬鬆的營商和生存環境。

多城上演送戶口式搶人,練好內功才是王道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一些抗風險能力不足的中小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它們一旦倒下去,對就業會有不小的影響。那麼,要想達到搶人的效果,對中小企業,還得有相應的減壓扶持政策。讓提供就業機會的中小企業活下去,招才引人才能有的放矢。

不管怎麼說,放寬落戶是大勢所趨,是自由遷徙權利兌現的基本要求。但從人才、人口競爭的角度看,送戶口式的搶人,邊際效應將逐漸遞減。地方在降低落戶門檻之外,還得在硬環境、軟實力等方面修煉內功,否則靠零門檻搶來的人,最終還會流走。

其實說到底,只要治理水平、服務質量跟得上,就業機會有保障,人口流入將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熊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