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徽南陵小格里原始森林 感受皖南水鄉


走進安徽南陵小格里原始森林 感受皖南水鄉

安徽南陵縣靄裡村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走進安徽南陵小格里原始森林 感受皖南水鄉

8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韓強(右二),著名紅色傳記作家、紅色書屋創始人、中國生產力學會副會長梁金安(中),安徽一恆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程軍鵬(右一)一行,在安徽南陵縣靄裡村小格里自然風景區合影留念。


2020年8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韓強,著名紅色傳記作家、紅色書屋創始人、中國生產力學會副會長梁金安在安徽一恆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程軍鵬陪同下,走進安徽南陵縣靄裡村的小格里自然風景區,感受碧綠如海的原始森林氣派。


南陵縣靄裡村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擁有:中國森林養生基地、首批國家鄉村旅遊模範村、國家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村等榮譽。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這是當年唐代詩人李白遊覽於此,被眼前的青山綠水、秀美風光所陶醉,欣然在南陵縣煙墩鎮小格里寫下了這一名詩佳句。小格里自然風景區有“安徽香格里拉”之稱,華東地區風景名勝區,景區保持著原始、天然、生態的風貌,面積近24平方公里(含格里森林景區),是地球北緯31°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次生林,日常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26000個,有“天然氧吧”之稱。這裡林木蔥鬱,植被良好,動植物資源豐富,奇花異草遍佈,為地球同一緯度僅存的原始次生林。這裡峰巒起伏,與古碧山相望。


南陵地處長江沿岸,自古為魚米之鄉,具有千年歷史文化澆鑄。南陵縣是中國重要的青銅文化發源地之一,歷史上青銅器製造技藝超群,擁有三大“國保”單位——南陵大工山古礦冶遺址、牯牛山古城遺址、千峰山皖南土墩墓群。三國時期周瑜長春谷、黃蓋練水軍的歷史和小喬墓、黃蓋墓的故事,家喻戶曉。唐代大詩人李白、王維、孟浩然、杜牧等遍遊江南,駐足南陵,揮毫賦詩。宋至明清,南陵名人輩出。民國時期,文學博士梅光迪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抗戰時期,南陵抗日救亡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留有三里土塘新四軍軍部舊址,父子嶺何家灣戰鬥遺址,工山鎮八都何蘇拓夫烈士墓和“集禧樓”舊址等革命勝蹟。


韓強、梁金安一行對南陵千年文化、奇秀山水感慨不已,他們表示,千年的春谷,抖落歷史的塵埃。今天的南陵,煥發蓬勃的朝氣。南陵從人文歷史、紅色足跡,到自然景觀都是第一等的,值得一遊,值得回味,受益養老生活。“魚浦南陵郭,人家春谷溪”。唐代大詩人王維這樣描寫南陵的美景。千年來一直如此如詩如畫,直至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