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退休信號?任正非半年兩次卸任華為子公司董事,業內這樣分析!商界大佬為何紛紛退居幕後?

釋放退休信號?任正非半年兩次卸任華為子公司董事,業內這樣分析!商界大佬為何紛紛退居幕後?

華為精神領袖任正非要退休了?

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期,任正非卸任華為全資子公司上海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這是去年底以來第二次卸任子公司董事一職。業內再次熱議,任正非要退休了嗎?

作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雖然早已卸任華為(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同)副董事長之職,現任華為董事、CEO,也是華為的精神領袖。業內人士認為,任正非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顯然是不會退休的,目前的華為也需要他坐陣。業內人士更傾向於將華為高層集體卸任子公司董事和高管職務的舉動解讀為增加子公司的自主權。

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任正非共在8家公司擔任高管,分別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業務運作實體)、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華為母公司)等。其中,他是華為繼承電路設計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是華為母公司華為投資控股的股東(持股0.94%)。

作為國產技術發揚光大的典型代表,華為被業界視為21世紀中國當前最偉大的公司之一。2020年3月31日,華為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1317億,最近四年(2016年~2019年),研發費用累計達4589億,佔同期總營收的14.8%。

任正非再度卸任子公司董事

4月14日,天眼查顯示,華為全資子公司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於本月10日發生工商變更,華為CEO任正非卸任上海華為技術公司董事一職,前華為總裁孫亞芳則卸任上海華為技術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田興普接任。胡厚崑、徐直軍、徐文偉、郭平等華為管理層也卸任上海華為技術公司董事職務,並新增董慶陽、陳志東為主要人員。

釋放退休信號?任正非半年兩次卸任華為子公司董事,業內這樣分析!商界大佬為何紛紛退居幕後?
釋放退休信號?任正非半年兩次卸任華為子公司董事,業內這樣分析!商界大佬為何紛紛退居幕後?

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1月,註冊資本2億人民幣,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軟件開發、通信技術領域內的技術服務、程控交換機、傳輸設備、數據通信設備、寬帶多媒體設備等。

這並非任正非等華為高層首次卸任子公司董事。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11月22日北京華為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董事長孫亞芳、原副董事長任正非以及徐文偉、郭平、胡厚崑等華為高層均退出該子公司董事會。

釋放退休信號?任正非半年兩次卸任華為子公司董事,業內這樣分析!商界大佬為何紛紛退居幕後?

不代表退休,華為還需任正非坐陣

這是否釋放出任正非要退休的信號?自從2019年華為遭遇美國製裁之後,任正非一反低調風格,多次面對公眾談及國產技術的未來以及華為技術立國的決心。作為華為的精神領袖,正值國產技術迎來“曙光”的關鍵時刻,業內人士均認為任正非退出子公司董事會並不意味著他要退休。

“任正非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顯然是不會退休的,目前的華為也的確需要他坐陣。”有業內人士表示。

在傳統認知中,現年76歲的任正非早已到了退休年齡。他本人此前談及退休時也表示,自己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但是因為美國製裁,華為的情況不容樂觀,所以自己必須站出來穩定華為局勢,給全體華為員工吃下“定心丸”。

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任正非共在8家公司擔任高管,分別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業務運作實體)、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華為母公司)、華為信息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華為培訓學院有限公司、深圳華為技術軟件有限公司、華為安捷信電氣有限公司、華為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上海宇夢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他是華為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是華為母公司華為投資控股的股東(持股0.94%)。

或為增加二級公司自主權

除了上述兩家子公司的董事會變更外,在2019年12月30日,華為另一被全資控股子公司杭州華為企業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發生一系列董監高變更,郭平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田興普接任;此外,孟晚舟卸任董事,新增董事龐雲光。

也就是說,去年底以來,隨著華為高層集體卸任子公司相關職務,田興普接任多家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職務。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田興普擔任四家公司董事長職位,除了上述三家外,還有成都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據瞭解,田興普曾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所長。任正非曾講,“火線選人,戰壕中提拔,需要增加我司的新鮮活血”,田興普或許就是符合任正非標準的“新鮮活血”,而成為華為管理層的接棒者之一。

業內有觀點認為,華為本輪調整的邏輯可能是,把二級公司的董事調整為二級公司實際負責人,華為集團層面的董事退出二級公司,增加二級公司的自主權。

華為一直在進行制度創新,任正非也一直在放鬆企業的管理權。在2018年3月份,華為另一位靈魂人物,自1999年起擔任華為董事長、與任正非並稱“狼爸虎媽”的孫亞芳退休。任正非也同時卸任了副董事長一職,不過仍擔任公司CEO以及董事。為了讓華為始終保持強大的競爭力,華為宣佈,未來五年公司將實行輪值董事長制度。

按照華為規定,輪值董事長在當值期間是公司最高領袖,對內聚焦公司的管理,領導公司董事會和常務董事會,帶領公司前進。輪值董事長輪值期為六個月。孫亞芳卸任董事長以及輪值董事長制度的實施,被譽為是華為進入“後任正非時代”的開始。

國產技術之光:近四年研發費用累計達4589億

作為國產技術發揚光大的代表,華為被公認為21世紀中國當前最偉大的公司之一。2019年8月份,華為召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開發者大會,華為自行研發的的鴻蒙操作系統成為最大關注點。自2019年5月華為透露鴻蒙即將面世消息以來,業內對這套全新操作系統予以高度關注。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華為在操作系統、芯片級國產自主可控的努力之路上,有望帶動廣大國產軟件生態夥伴共同打造華為生態合作體系,攜手打造中國IT行業,共鑄數字中國的底座。

2020年3月31日,華為發佈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華為營收8588億,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同比增長5.6%;研發費用1317億,佔營收的比例提高到15.3%;最近四年(2016年~2019年),研發費用累計達4589億,佔同期總營收的14.8%。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年報發佈會上表示,2020年對華為來說才是最艱難的一年,這一年不僅全年處於美國實體清單之下,而且華為(元器件)儲備也快用完了,這將是全面檢查華為供應鏈連續性能否發揮作用的重要一年。他表示,“活下去”是2020年華為的第一目標。

商界大佬紛紛退居幕後

近幾年來,商界大佬紛紛卸任旗下子公司管理層職務,就在本月初,劉強東卸任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執行董事、總經理等職務,成為2020年來劉強東卸任的第47家關聯公司高管職位,逐漸退居幕後。

4月1日,滴滴創始人程維卸任一號專車運營主體——上海奇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且去年來已陸續卸任多家子公司管理層職務。去年3月份,程維卸任奇心(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經理,2月份卸任杭州快迪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職務,均由王慶山接任。滴滴方面曾回應稱,公司治理結構經常會隨著業務發展持續調整,這在企業裡很常見,不會對公司正常運營產生影響。

2018年8月29日,支付寶(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瀚寶(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馬雲變更為葉鬱青,葉鬱青同時身兼支付寶董事長和總經理,杭州阿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等職務。2019年9月10日,55歲的馬雲正式從阿里巴巴退休。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