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向那些活的精彩的人们致敬!

要活得精彩

—— 吴淞

活得精彩,就是日子过的很幸福。要幸福,更需要努力。

当然,这个社会良莠不齐,人和人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人奋发向上,道德高尚,可以奉为良师,而有的却混日子,不求上进。

应该说,如今,并不是所有人的对自己都的目标降低了,但的确有一小部分人背离社会文明宗旨,活的不精彩了。

比如说,在我的脑海里,老师都是很受尊重的,他们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桃李遍天下,即便退休了,也发挥余热,自己活的更加精彩。

近日,参加一个春节团拜会,和一个退休的老教授攀谈,他说:每一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精彩的人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的人生,一个人,要想拥有自己精彩的人生,肯定要有一定的干货才行,就是得有真才实学。我觉得,作为一个人普通人,能让自己吃饱穿暖,并能够在恰当地范围内实现自己的小理想,小目标,就是拥有一种精彩的人生。而要想实现自己的小精彩的人生目标,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才的人。因为,“做人一有才,人生才能精彩。‘’

最近,浙江杭州一位退休教授因为朋友圈一张“师生大家庭年这会”图片,意外成了“网红”。这张图片里有近百人簇拥着一对老年夫妇,年龄从几岁到60多岁,他们就是这个持续了20年的研究生年会的主角——陈畴镛和他的夫人刘思红。为什么呢?因为这对老教授即使退休了,也仍然对国家有贡献,他们精彩的生命成为青年人的榜样。

人的生命要精彩,首要的事情,就是要有生存之道。一个人,有了生存之道,才能拥有活着精彩的基础。所以,做人,要想办法去拥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可以是高大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可以是下里巴人的劳动型的才能。作为普通人,即使没有读过什么书,无法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抱负,但最起码,能够利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去掌握一种谋生的技能,而这种技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一种精彩。

其次,精彩做人才就有爱。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喜欢有才的人的。不管是男还是女,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会对一些有才能的抱着一种羡慕和崇拜的心理。即使这些人,有些貌不惊人,有的容貌甚至“难以对得起观众”,但是,这些人,却往往能够拥有众多的崇拜者,受人敬仰。

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想办法做一个有才的人。这样的才能,可以是经商之才,可以是能说会道之才,可以是写作画画之才等等。一个人拥有了某种才能,这样的人,就活的精彩。特别是年轻人,如果能够有一定的才能,他们的故事,肯定会更加地精彩。

做人,也要有德,就德才能更精彩。可是,我们也发现有少数的人,虽然当过老师,有着一顶光环,但是缺乏德这个基本的要求,生活就失去了精彩。这个例子,就是山西某大学退休了的‘’老师‘’,安希孟。之所以把他举例,就是因为他缺乏师德。正如郭治春先生介绍安希孟:他‘’喜欢咬死理,较真格,挑字眼,独往独来,我行我素,随感而发,嬉笑怒骂,我自横笔对己笑,去留肝胆两勺炒,赤条条来去自由无牵挂,管他博导院士模特先锋纷乱如麻,小人得志头戴乌纱我方登台你已唱罢。‘’

即便安老师是一个人有才的人,固然发表了一些文字,但大部分只是一种文字的描写或自己的臆想,绝对谈不上是什么科学。他关于中医,关于汉语,关于哲学,关于对文革时期的回忆,关于对山西大学老校长的诽谤,关于对朋友的谩骂,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挑剔,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不需要更多的论证。

如果,安希孟老师的这些言论和德行也算才能,岂不真是对老师的讽刺么?

这里要特别提出安希孟对我国伟大中医的否定怪论,他说:‘’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医学奖还没有计划给中医大夫。你可以骂骂资产阶级。不过据中国意识形态专家说,诺贝尔科学医学奖是公正的,和平奖不公正——吃不到葡萄,葡萄肯定是酸的。我希望中医在国际上拿大顶。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从地球上消灭中医。有些不治之症,吃点中草药,虽然不管事,但佯作治疗,给病人以心理安慰,无害于器官脏腑。头疼脑热,打喷嚏,流鼻涕,咳嗽,上火了牙痛,便秘,吃点中药或巴豆,也好。‘’

众所周知,屠呦呦教授就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屠呦呦教授的获奖,不光是为中国争光,还为饱受争议的中医,进行了一次正名,中医不是一无是处,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座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

屠呦呦教授正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医大夫。这真正给了安希孟之流一记响亮的耳光。

屠呦呦教授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那是真正的精彩!

所以,一个人只要有一定的才能,那么,这样的人,一定会拥有一种美好的精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有精彩的人,他们会对世界有贡献。特别是他们对自己人生的态度,对未来的把握,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他们的生命够精彩。

当然,在业余生活,有人喜欢用一种优雅的方式来度过,比如读读书,喝喝茶,聊聊天,或者养养花,种种草什么的,从而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更重要的是,他们因为拥有自己的精彩,所以,在业余生活,他们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里,更喜欢把自己的精彩作为自己谋生,乃至实现自己理想的手段。这样的一种生存方式,自然更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可以说,绝大多数已经退休了的老教授,是国家的财富,值得我们尊敬,虽有个别害群之马也是正常的。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我们不能只看到那颗老鼠屎,还要看到众多退休后仍然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教授们!

让我们向那些活的精彩的人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