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村一畝三分地利益最大化,可以理解成建設現代農村嗎?

蒼狼46723042


不一樣的層面吧 · 

    :如何建設新農村

我們今天的話題既然是新農村建設,那麼首先得告訴大家,新農村建設這個新,新在哪兒,其實大家剛才都說我們生產的有機花生好吃,這個花生好吃就好比是一滴水,它能折射出七彩的光來,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我們只是說它是一個折射。

  

那這個折射什麼意思呢?當大家都能夠享受有機食品的時候,我們這個國家農村發展過程中間,由農村向城市提供安全食品這條就實現了。我們最終要新新在什麼上呢?新在城鄉統籌良性互動上。不是什麼呢?不是城市發展了,日新月異,高樓大廈,農村進入一片相對來講比較落後的這麼一種衰敗的狀態,這是不合適的。

  所以我們說新農村建設是如何去用城市跟農村之間的良性互動,來體現出一種城鄉之間的和諧。那如果我們能夠在農村,讓老百姓都用有機農業的方式進行生產,那麼對於城市來說,這當然是食品安全,而對農民來說特,通過有機的生產方式,他可以實現什麼呢?生態和環境的相對來講可持續,而不是短期內為了追求效益,為了追求收入,然後把生態環境都破壞了。

  所以我們說,剛才大家吃花生這個感覺,其實折射出一個我們將來要實現的新農村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城鄉之間的良性互動。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現在農村其實有很多,在發展問題上不是那麼非常符合全面小康的要求的,不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也不是符合和諧社會要求的。

  那麼進一步新農村的新,就應該新在農村的發展,也能夠體現得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能夠體現得了和諧社會的要求,所以總體上看,我們說這個新農村建設,新就新在進入新世紀之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階段,通過兩個反哺,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工業對農業的反哺,來使得農業得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使得農村社會能夠實現和諧社會。

  這就是我們,如果說歸納起來看,新農村就新在這上面。

  當然它還有方方面面的內容,比如說我們現在農村中的很多家庭有病人的,或者家庭裡面有要上學的青年人的,那這些家庭往往原來可能還發展的不錯,但只要有個病人,因病致貧,只要有個學生,因學致貧。

  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農村中的很多問題,比如像社會保障的問題,老人的養老的問題,那麼五保戶的救助問題,其他的方方面面的,比如像包括殘疾人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逐步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逐漸把在城市中已經相對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在農村中也建立起來,所以我們說如果我們講新農村建設,那麼一方面呢應該是城鄉之間的良性互動,另外一方面呢就是農村中的相關的社會制度,也應該逐步完善。

  這是第二個我想新農村的重要特點。

  第三個呢,就是農村在很多發達國家並不是像現在我們的這種意識,覺得好像留在農村就沒有出息,農村就是一個相對比較衰敗的環境,人們不願意留在農村。在很多相對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的國家,或者比較發達的國家,那麼農村是一個田園風光相當秀美,人們生活也明顯有幸福感的地方,因此很多城裡人他們其實到了一定的階段之後,相當多的人出現了向農村的迴流,甚至理論上出現了逆城市化趨向。

  那就是城市人開始願意更多地到農村去。這點其實不僅是在歐美髮達國家,乃至於在日韓,包括我們國家臺灣,都已經出現了類似像這樣的趨勢。所以我們說新農村第三個特點,就應該是,農村應該是一種田園風光,應該是一種生活相對比較和緩,給人的那個感覺應該是一個比較和諧的感覺。

  用這樣一個新農村的這樣一個面貌,它就能夠不僅是讓農村,生活在農村的人有一個比較好的感覺,也應該讓社會上其他方面,特別是城裡人,對農村有一個新的這麼一個認識。所以我們說幾個方面來看,新農村它現在提出都應該說是有它和過去不同意義。

  :

  接下來我想我們應該跟大家討論一下為什麼在現階段提出新農村建設。

  我說首先應該看到這是一個國家戰略的一個具體體現。不光是我們提出,我們看到歐洲國家,只要是有小農場的,比如像法國呀,像西班牙呀、意大利、德國等等,那這些歐洲國家的農場,它相對來講規模比較小,而且原來傳統的村莊還存在,它都有一個新農村建設的這麼一個客觀需要。

  而他們也都是在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以國家財政所帶動的投資為主,來進行農村的基礎設施改造,來進行農村的社會制度建設,來保持農村風光秀美的原貌。這個新農村的三個特點,我想在歐洲有小農場、有農村的這些國家都是有體現的,大概都應該是在工業到一定階段,城市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那麼工業來反哺農業,城市來反哺農村,也有這樣一個新農村建設的過程。

  對於東亞這些小農經濟國家來說,這更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情況。我們談到日本、韓國,包括我國臺灣省,也同樣都是針對著工業化過程、城市化過程中間,農村出現的問題,以國家投資主導,以國家財政用於公共設施投入增加為主要的手段,帶動農村的建設,實行山水田林路的綜合投入、綜合整治,以改變農村的面貌,也是要保持一個山川秀美的這麼一個農村特色。

  


川鄉三妹兒


新農村建設,包含的內容很多,而且不同地方的人,認識也不一樣,但大體可以包含這幾類。\r

1、住房條件的改善 就是蓋新房\r

2、生產條件的發展 就是用土地賺更多的錢\r

3、村莊環境的提高 就是村容整潔乾淨\r

4、社會保障制度的提高 就是社保城鄉一體化\r

5、民主管理 就是選舉制度、管理制度公開透明公平\r

你說的一畝三分地利益最大化,對應的就是第二點,生產條件的發展,是關鍵的一條。因為錢包鼓起來,才能有錢去做其他的事情。\r

這確實是難點,家庭承包經營,在最初,確實發展了生產力,但到了現在,小農生產與市場經濟有所脫節,成了中國“三農”發展面臨的新問題。\r

現在很多農民,都是單打獨鬥的,造成了生產資源相對分散,導致效率低下,你比如說我家是種茶葉的,很多村民也種茶,但你家這樣種,我家那麼種,導致品質不一樣,只能你賣你的,我賣我的,價格不統一,不能規模化生產不說,形成不了品牌效應。\r

舉個例子,自家這點地,修剪茶葉只能用單人修剪機,效率低,但村裡明明有50多畝地,用雙人的很好,雖然貴,但是效率非常高,你幫我,我幫你,這樣成本就下來了。這就是農業生產機械化的問題,小規模是無法完成的,這是痛點。\r

另外就是生產環節的統一。統一的加工方法、步驟、標準,這樣才能讓一個地區的產品品牌化,向一個拳頭一樣出擊,農產品的收購價格才能上去,只有品牌才能讓一畝三分地利益最大化,因為品牌就是價格的溢出部分!\r

所以要想完成一畝三分地利益最大化,必須做到資源整合,由基層組織根據各家的情況,積極引導,成立合作社也好,公司+農戶的形式也好,擺脫單兵作戰的模式,這樣才可以。


嶗山咚咚


這是兩個蓋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