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失利後……

兒子上小學後,測試的次數多了。

孩子考試失利後……


有一次,我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兒子突然抬起頭,認真地說:“媽媽,我告訴你一件事,但是你不能生氣哦。”聽完我嚇了一跳,第一反應就是,小屁孩不會是在學校闖禍了吧?但看著兒子很想說又怕我批評的樣子,我知道,如果這次我批評他的話,以後肯定再也聽不到他的秘密了。於是內心緊張的我一臉平靜地說:“說吧,我肯定不會生氣。”兒子看著我笑嘻嘻地說:“我這次數學考試考了95分。”

原來是這回事,我還以為多大事呢。放下心中大石的我綻放出比剛才更大的笑容,說:“95分不是很高分了嗎?”

“但是我們班很多小朋友考了100分。”兒子有點不高興。

原來如此,看來這個分數讓數學一向很好的兒子受到打擊了。但一直以來我的觀點就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是其次的,對小學生來說,差一分,名次可能就差了十幾甚至幾十名,而且99分和100分有很大差別嗎?很多例子告訴我們,小學階段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使你能暫時名列前茅,也是曇花一現的事。於是我開始了我的誘導工作:“兒子,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認真對待這次考試呢?”

“我當然很認真啦。”兒子肯定地說。

“很認真怎麼這道題你都沒有做呢?”我指著試卷中一道沒有答案的題問他。

“忘記了嘛。”他的聲音小了點。

“那你考完試檢查了嗎?”我追問著。

“這個……沒有哦。”他的聲音更小了。

“那你下次考完後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用。”我趁機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

過了一段時間,兒子興高采烈地回來了。還沒進家門就大聲地問:“媽媽,你知道我這次數學考試考了多少分嗎?”一看他那高興樣我就知道,肯定是100分,但我想,如果我直接說考了100分,兒子肯定沒那麼高興。於是我假裝皺眉思考了一會,然後很慎重地把自己猜測的答案說出來:“我猜是98分。”兒子哈哈笑了會,大聲地說:“錯了,我這次考了100分!”說完把寫著100分的試卷高高舉起,放到了我眼前。我拿過試卷認真地看了起來。正看著的時候,他在一旁又興奮地說起來:“媽媽,這次幸虧我檢查了,差點又少做了一道題。”我趁熱打鐵:“兒子你看,幸虧你這次檢查了,要不然就沒有100分了。所以以後考試要不要檢查呢?” “當然要!”兒子非常肯定地回答。媽媽在旁邊,心裡樂開了花,看來兒子很快就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了。

又過了兩個星期,兒子放學回來後很有信心地說:“媽媽,這次考試我肯定能得100分。”我很好奇,這小子什麼時候有這麼強的自信心了,於是問他:“為什麼?”他很得意:“我這次考試做完後檢查了5遍,肯定能得100分。”看著一臉自信的兒子,我也很開心,看來兒子已經養成考完檢查的習慣了,但是一次考試檢查5遍會不會太多了?兩天後,兒子放學回來後鬱悶地說:“媽媽,這次考試我才考了99分。”聽到這個結果,我反而鬆了口氣,幸好這次得了99分,要是100分的話,兒子下次考試會不會檢查10遍呢?我拿過試卷一看,竟然是一道對兒子來說很簡單的題被扣分了。於是思想的滲透又開始了:“兒子,做完題後檢查不是檢查得越多越好,你看你這次檢查了5遍,連這個這麼簡單的都沒看到,下次你不要檢查多遍,只要認真地檢查一遍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細心。知道嗎?”兒子認真地點著頭:“知道了,下次我一定要拿100分!”

……

考試還在繼續,圍繞考試展開的對話當然也在持續中……

考試的分數有高有低,孩子的心情有樂有悲,身為家長的我們,如果能正確對待分數,從每一次考試中總結得失,那麼孩子無論是否能考好,都能樂觀面對,並且做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