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 in 竹藝村: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從成都向西出發,40多公里處,藏著現代人的理想田園。

一邊是茂林修竹的傳統村落,一邊是藝術氛圍極濃的民宿、酒館、竹藝館.....

美術館入村,文化落地生活,以顏值“出圈”,卻憑實力“圈粉”;

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竹編工藝成為“國禮”傳達中國美好;

幾年時間裡,崇州道明竹藝村從成都西邊的一個小村落,一路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中國村落之美。

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崇州道明竹藝村被大眾所熟知,大多是因為“竹裡”,極具特色的建築形態一經出現便迅速引爆社交圈,吸引遊客前往打卡。

如果你在上空俯瞰“竹裡”,它是一個無限符號∞,也是太極圖案的拓撲變形,象徵著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融合與無限。

Dou in 竹藝村: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很多人慕名“竹裡”而來,卻因竹藝村而留下。

竹裡只是一個開始,見外美術館、來去酒館,三徑書院,遵生小院,竹藝坊,青年旅舍.......建築和村落,藝術和人,融合、衍生,誕生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方式:在藝術中生活,在生活裡創造藝術。

Dou in 竹藝村: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在竹藝村閒庭信步,聽蟬叫蟲鳴,走進隨處遇見的美麗建築,去看看竹編工藝品,也可以去當地村民院子裡看看他們的竹編作品,與正在編織的大爺閒話幾句,體味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自然生態、產業業態、文化形態三態互生的理念在此種情形之下“呼之欲出”,而崇州道明竹藝村進一步發散,基於鄉村發展模式推動傳統手工藝向現代化轉型。

Dou in 竹藝村: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竹裡房櫳一徑深,靜愔愔。亂紅飛盡綠成陰,有鳴禽。

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銅爐嫋嫋海南沉,洗塵襟。”

這樣的生活在崇州道明竹藝村隨意流淌,陸游的“詩意生活”彷彿就在眼前。

竹藝村傳承,不僅是生活,更是使命

如果說“網紅”是崇州道明竹藝村的氣色,那深厚的文化內涵則是其底色,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對於崇州道明竹藝村來說不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數據顯示,四川超過90%的竹編花籃來自道明鎮。道明竹編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崇州道明竹藝村的傳承卻少了一絲匠氣,多了一縷煙火氣,對於崇州道明竹藝村的傳承者們來說,竹藝本身就是生活,竹籃是他們生活的工具,是與他們日夜相伴的物品。

Dou in 竹藝村: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在崇州道明竹藝村,4300多年的村史,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史不曾中斷。

如今,新的傳承人不斷湧現。90後空姐楊隆梅放棄民航的工作,成為了竹編三代,一家三代從事竹編事業,從小對竹編耳濡目染的她將竹編傳承當做終生追求的事業;護士肖瑤在母親身上看到了一名竹編藝人的用心和堅持,以大學生返鄉的身份回家創業,擔起傳承和發展道明竹編的責任;丁春梅的父親就是道明鎮赫赫有名的竹編大師丁志雲,但丁春梅不落窠臼,大膽創新,被當地人稱為最有創意的竹編傳承人,並在2013年與父親一起創建“丁知竹”竹編創意館。

Dou in 竹藝村: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在道明竹藝村,像這樣的竹編新生代傳承人,在時代的洪潮裡,他們守著這小小的村落和手中的竹編,傳承著、創新著.......

Dou in 竹藝村,讓竹編藝術走進大眾視野

雖然崇州道明竹藝村已經代表中國走上了國際舞臺,但竹編藝術依然只存在於某個圈層裡。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到崇州道明竹藝村,瞭解竹編藝術,今日頭條四川分公司聯合中共崇州市委宣傳部、崇州市文旅局、道明鎮政府、崇州市文旅集團發起了“Dou in竹藝村”的活動,通過年輕人喜歡的抖音短視頻來傳播傳承竹編藝術,讓竹編藝術走進大眾視野。同時將在抖音上線#Dou in竹藝村 的話題。

抖音也將會發起百人培訓計劃,培養村裡的非遺傳承人,讓他們學會通過短視頻來傳播竹編藝術。

崇州道明竹藝村作為“Dou in美好鄉村 ”系列活動的首站可謂意義深遠,它將作為中國美好鄉村的樣本,把遠離大眾視野的村落美好還給人們,同時也將浮躁的人心還給自然。

未來,抖音將繼續聯合各地政府,將鄉村的美好獻給每一個熱愛它的人。

Dou in 竹藝村: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