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廈》書評

《重慶大廈》書評

前幾天剛看完《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香港重慶大廈》,這是一本人類學、社會學的考察報告,以旁觀者的角度,對香港重慶大廈及活動在其中的人群、商貿關係、國際聯繫進行觀察、書寫和分析。重慶大廈坐落在香港九龍彌敦道,是一幢五個單元樓合在一起的建築群,這裡長期活動著大量來自南亞、東南亞、非洲和西亞的人群,大量持旅行簽證的人員及避難人群在這裡居留、非法工作。這裡也是南亞、非洲的手機批發中轉站,大量的中國內地產的手機從這裡分銷非洲大陸及其其他地域,據書中估算,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年新增的智能手機中,約20%都經此輸入。在國際化的參與程度及高度來講,中環代表了上層的、高端的國際金融、商貿、技術、人才的聯繫;而重慶大廈代表著低端的、滿足更多邊緣人群需求的國際化。

相對於香港主流社會,重慶大廈因其大量外國人員的聚居、低端消費及複雜的社會環境,顯得邊緣化。但正是其上述特點,使之給人一種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感受。九十年代及之前的重慶大廈、九龍城寨代表了香港港社會的兩個面向:重慶大廈代表著第三世界(主要是非洲、南亞)人群下的邊緣社會;九龍城債代表著華人群體下的邊緣社會。我所理解的邊緣社會,是指脫離於大眾認同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生活圈子,極少有被曝光或被關注的機會,有其自成體系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相對人口較少的一個人群。大眾對邊緣群體的態度和觀念,既有關注、瞭解的慾望,又有被矇蔽、帶有偏見的一面。因其更少的被曝光,及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脫離,使其有一種神秘感,容易激發瞭解的慾望。也同時因其信息的缺乏、群體觀念的差異,容易形成偏見。邊緣群體,在主流社會看來,屬於“他者”一樣的存在。

《重慶大廈》書評

他者,首先是相對了自身而言,屬於一種體外的概念。這裡所謂的“體”,簡言之可以理解為共同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族群的人的集合。首先就主流社會而言,群體內的各個人之間,因各種可能的社會關係(工作、血緣、地緣、同窗、商業往來、地方習俗、宗教等)而結合。這種社會關係,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一種“弱關係”,即這種關係只是客觀存在的一種淺層的、無意識的聯繫,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會形成強烈的“同類”觀念,而“我們是同類”的觀念的強化,往往需要外部壓力的催化——一如民主主義、地方主義觀念的強化過程。這種大多數人之間鬆散而穩定的集合,構成主流社會、主流群體。而邊緣群體,即群體的他者,這是更少的一部分人形成的自身的群體組織,這組織中的個人與大群體中的人之間沒有、或者只有極少數微弱的聯繫,進而導致從外部觀察,兩個群體之間顯的孤立且不同。而現代社會,關於他者的形象,最直觀的就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人群、遙遠的異國鬼佬、還有貧富分化下的不同社會等級。對於自認為、或外界認為屬於主流的社會,他者是神秘的,大部分時候需要懷有警惕心的,且需要儘量避免接觸的。這就是重慶大廈及其人群在香港社會的存在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