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溯源(五)新社會形態下,城市生活的“陰陽二十五種人”

道家文化溯源(五)新社會形態下,城市生活的“陰陽二十五種人”


寫在前面,談到道家文化,自然離不開強身健體,這是一個人立世的根本,脫離了這個底層的基礎,談什麼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在北京,周圍有太多鍛鍊身體的人,隨處可見,跳交際舞的,跑步的,爬山的,健走的,跳廣場舞的,耍劍的,玩呼啦圈的,踢毽子的,踢足球的,打籃球的,打太極拳的,玩瑜伽的,健身房練肌肉的,減肥的。


還有很多女性朋友鍛練“蜜桃臀”的,完事拍張照片發到社交平臺,自嘲為“打卡”。


小孩子有玩輪滑的,學跆拳道的,學空手道的。


有玩的高級點的,如站樁,打坐,“服氣”等等這些都已經成為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城市文化。這種全新的城市文化現象背後,是強大的傳統文化的極致細化體現。


或以年齡分,或以愛好分,或以區片地域分,或以治病強身為目的,或以交友交流為目的,或以拓展人脈為目的,三三兩兩組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圈子,建個群,定時定期在指定的地方集合,一起完成讓大家興奮的事情。


然而大家看到的這些,其實,都是表面的現象,有沒有人想過,是什麼在推動著這些現象在進行,在發展嗎?背後是什麼力量把這些人區分開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小圈子,各玩各的,大家還都玩的很嗨。


為什麼會有人獨行呢?


為什麼有的人很難融入被動進入的小圈子呢?


為什麼有的人會被圈子排擠呢?


為什麼從沒有過交集的人會看著不順眼呢?


很多人試圖解釋這些現象,往往最後搞成了心靈雞湯,喝著好喝,卻沒有從根本上說清楚,說明白,沒有真正的回答這個問題。


在道家文化中,幾千年前《黃帝內經》就把這個問題給講清楚了,並給出了完整的答案,今天爭取用這一篇文章,不管篇幅大小,一次講完,不分章分篇。以達到閱讀的完整性,連貫性,參考性,讓對社交行為感到迷惘的朋友可以開拓眼界,更好的認識自己和小圈子的屬性,讓對社會行為學研究的朋友認識道家文化從而打開一扇大門。


天地之間,宇宙之內,都離不開五這個數,人也是這樣。比如五行,五臟,五腑,五季,五體,五官,五華,五色,五味,五方,五志,五藏,五常,五勞,五侯,五液,五嗅,五聲,五音。


我做個表格,這樣看著更直觀一些,對應關係更明顯。


道家文化溯源(五)新社會形態下,城市生活的“陰陽二十五種人”


從上圖可以看出,關於五行的對應關係很複雜,又很有條理。同時也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高瞻遠矚,精深博大,浩瀚細緻,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大智慧,令我輩汗顏啊。正是這種高深的傳統文化和精神指導著我們中國人幾千年的生活,生產和生存。


天有四時五行,可以生,長,收,藏,可以生寒,暑,燥,溼,風。人有五臟化五氣,可以生喜,怒,悲,憂(同思),恐。


那麼依據木,火,土,金,水五種形態,把五種青,赤,黃,白,黑不同面部顏色的人,根據五種不同的聲,如肝在聲為呼,心在聲為笑,脾在聲為歌,肺在聲為哭,腎在聲為呻,利用五種不同的音角,徵,宮,商,羽加以區別,分為陰陽二十五種人。


為什麼這麼劃分呢?老子說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就是我們能直觀看到的,能直接聽到的,那麼我們能直觀看到的還有什麼呢?就是一個人的身體形態,也就是高矮胖瘦,然後再根據說話的聲音強弱高低加以區別,這樣就能根據這些特徵把人分為不同的類別。


分為五大類:木形的人,火形的人,土形的人,金形的人,水形的人。在這五大類的基礎上,根據五音的表現形式再各細分五類,共二十五種人,我們來看看這二十五種人都有什麼特點,大家也可以根據這些特點,對比自己看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人。


一,木形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木形的人,同五音《角》相比較,與天上的東方蒼帝(古神話中的神青龍)相似。


其外貌特徵是:蒼色,小頭,長面,大肩,平背,直身,手足小。


其性格特點是:有才氣,好勞心,力小,常為各種事務憂心勞神。


其身體特點是: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了秋冬不正之氣就會生病。


第1種人


木形人中,屬於上角的這一類型的人,足厥陰肝經旺盛,他們的體態是優美的。


第2種人


木形人中,屬於太角的這一類型人,左足少陽,少陽的上部旺盛,其情態是意滿自得的。


第3種人


木形人中,屬於左角的一類人,右足少陽,少陽的下部旺盛,其表現是和順的。


第4種人


木形人中,屬於釱角的一類人,右足少陽,少陽的上部旺盛,其表現是意氣昂揚的。


第5種人


木形人中,屬於判角的一類人,左足少陽,少陽的下部旺盛,其表現是公正坦直的。


二,火形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髒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火形的人,同五音《徵》相比較,與天上的南方赤帝(古代神話中的神朱雀)相似。


其外貌特徵是:赤色,齒本寬,尖臉,小頭,肩、背、髀、腹各部發育都好,手足小,腳步穩,走路快而且搖晃肩膀,背部肌肉豐滿。


其性格特點是:好使氣,輕錢財,不輕易相信他人,多疑慮,見事明白,容顏美好,心急,不能長壽,往往暴亡。


其身體特點是: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時容易感受不正之氣而得病。


第6種人


火形人中,屬於上徵的一類人,手少陰心經旺盛,其情態為誠實可信的樣子。


第7種人


火形人中,屬於質徵的一類人,左手太陽小腸經,太陽的上部旺盛,其表現是精神旺盛的。


第8種人


火形人中,屬於少徵的一類人,右手太陽小腸經,太陽的下部旺盛,其表現是樂陶陶的。


第9種人


火形人中,屬於右徵的一類人,右手太陽小腸經,太陽的上部旺盛,其表現是歡欣踴躍的。


第10種人


火形人中,屬於判徵的一類人,左手太陽小腸經,太陽的下部旺盛,其表現是逍遙自得的。


三,土形人


中央生溼,溼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溼,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髒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溼傷肉,風勝溼。甘傷肉,酸勝甘。


土形的人,同五音《宮》相比較,與天上中央一方的黃帝(古代神話中的神應龍)相似。


其外貌特徵是:黃色,圓臉,大頭,肩背發育好,大腹,大腿、小腿長得好,手足小,身體多肉,上下勻稱,走路腳步穩,舉足輕。


其性格特點是:安心,愛做對別人有利的事,不喜好權勢,而慣常依附他人。


其身體特點是: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時常感受不正之氣而得病。


第11種人


土形人中,屬於上宮的這一類人,足太陰脾經旺盛,其表現是誠實厚道。


第12種人


土形人中,屬於太宮的一類人,左足陽明胃經,陽明的上部旺盛,其表現是和順的。


第13種人


土形人中,屬於加宮的一類人,左足陽明,陽明的下部旺盛,其表現是喜悅的。


第14種人


土形人中,屬於少宮的一類人,右足陽明,陽明的上部旺盛,其表現是圓轉靈活的。


第15種人


土形人中,屬於左宮的一類人,右足陽明,陽明的下部旺盛,其表現是善良的。


四,金形人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髒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金形的人,同五音《商》相比較,與天上的西方白帝(古代神話中的神白虎)相似。


其外貌特徵是:方臉,白色,頭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小,足跟處骨頭象是要露出來,骨輕。


其性格特點是:為人清廉,辦事不拖踏,外表柔靜而內悍勇,擅長充任下級官吏。


其身體特點是: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時常感受不正之氣而得病。


第16種人


金形人中,屬於上商的這一類人,手太陰肺經旺盛,其特點是處事果決敢斷。


第17種人


金形人中,屬於釱商的一類人,左手陽明,陽明的上部旺盛,其表現是鋒芒畢露。


第18種人


金形人中,屬於右商的一類人,左手陽明,陽明的下部旺盛,其表現是從容舒緩的。


第19種人


金形人中,屬於左商的一類人,右手陽明,陽明的上部旺盛,其表現是明察的。


第20種人


金形人中,屬於少商的一類人,右手陽明,陽明的下部旺盛,其表現是莊重威嚴的。


五,水形人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髒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水形的人,同五音《羽》相比較,與天上的北方黑帝(古代神話中的神玄武)相似。


其外貌特徵是:黑色,面部不平正,大頭,面頰寬,肩小,腹大,手足小,行走時身體搖擺,自腰至尻距離較長,背部也比較長。


其性格特點是:無所敬畏,好欺騙人,往往遭殺戮而死。


其身體特點是: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時常感受不正之氣而得病。


第21種人


水形人中,屬於上羽的這一類人,足少陰腎經旺盛,他們的身上常常是汗津津的。


第22種人


水形人中,屬於大羽的一類人,右足太陽,太陽的上部旺盛,其表現是意滿自得的。


第23種人


水形人中,屬於少羽的一類人,左足太陽,太陽的下部旺盛,其表現是性格扭曲而不直爽。


第24種人


水形人中,屬於眾羽的一類人,右足太陽,太陽的下部旺盛,其表現是潔身自好的。


第25種人


水形人中,屬於桎羽的一類人,左足太陽,太陽的上部旺盛,其表現是安閒恬靜的。


到此,陰陽二十五種人就全部介紹完了,綜上所知,五行之人有二十五種變化,可見,他們之間的外貌特徵,性格和身體缺陷彼此各有短長,眾人之間之所以有大欺小,強凌弱,互看不順眼,互看喜歡的現象,原因也在於此。


黃石公說,同志相得,同仁相憂,同惡相黨,同愛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謀,同貴相害,同利相忌,同聲相應,同氣相感,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同藝相規,同巧相勝。此乃數之所得,不可與理違。


莊子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 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全文完)


道家文化溯源系列,本文《新社會形態下,城市生活的“陰陽二十五種人”》是第五章。全部寫完暫定十五篇(依據實際情況做刪減)。帶你解開道家文化神秘的外表,還原真實的道家文化脈絡,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醫家,兵家文化為出發點,梳理脈絡,發揚經世濟國道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