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權利,我們應該怎麼做?

親子家庭教育指導


我是教師又是母親,經常跟孩子鬥智鬥勇🤗🤗,有些經驗可以跟你分享一下🙌

第一,如果這個孩子是學齡前(六週歲左右)他的三觀還在漸漸形成,可以更好地樹立他正確的觀念!權利和義務一直是相伴相生的,想要享受權利,必定要履行義務,小孩子懂得要權利,可能是受到電視電影或別的小朋友的影響,這個時候他對權利其實還不懂的,家長應該耐心的對其解釋可以應用卡通漫畫小故事,小道理或別的小朋友良好例子等等,有助於讓他明白,沒有白享受權利,權利的背後是義務,需要他做付出相應的勞動。

第二,如果已經是學齡的孩子,特別是中學階段的孩子,這是他的自我意識在覺醒,一直在尋找自我,所以他跟大人提出要權利,其實是很正常的,這說明他一直在長大,開始學會從父母那裡尋求同等的認同感,但是他的三觀還未系統成型,也有可能有些偏差,所以難免出現片面或比較自私的一些行為,父母如果不能跟他好好的溝通,可以尋求老師或比較有說服力的親戚好友對他進行一些思想上的溝通,讓他慢慢意識到:權利是跟義務相伴相生的,享受權利的背後,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他能遵循,就能享受更多的權利,否則人無信則不立!

第三,這說明這個小孩子是挺聰明的😍,他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不是一味的相信權威或者大人,不盲從👍大人應當好好引導!

最後,家長可以根據小孩子需要的一些權利,跟他制定出相應一行的義務,做到約法三章,言而有信,大家就可以其樂融融😀😀😀


apple2494


什麼事情需要一個度,超過這個度,這個權利是不合適的,例如,孩子可以玩帥,但是不能在上課的時候玩帥,沒寫完作業也不太適合玩帥。權利可以有,不能超出範圍。


lovingmather4010


一些家長因為自身水平原因,面對孩子提出的一些問題,很容易被繞進去,處理不好的話,對親子關係影響很大。

比如孩子要權利,是要自由玩手機的權利,還是要好好學習不願輟學打工的權利呢?很顯然,想要自由玩手機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因為玩手機的權利邊界是他已經把主要任務學習做好了。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能有替孩子著想的念頭,覺得他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了,應該尊重他的意見。

我們知道,在初高中階段是孩子獨立自主意識成長的階段,但也是容易被偏激、錯誤思想誤導的階段,如果沒有外部力量的規整的話,一顆好苗子很可能就廢了。

家長不應該打罵孩子,但理性溝通也應該明確好條條框框,是非底線。比如你可以玩手機,但每天要好好學習,且只能在做完作業後玩1個小時,如果再多我就不同意了。因為你還是靠我養活的,手機也是我買的,需要聽我的先把學習做好。如果你能獨立生存,那麼你才可以自由選擇。

以上提供一種家庭教育思路,但每個家庭每個孩子又是不同的。對於溫順明事理的孩子,你一點就通。但對於性格偏執的孩子來說,如果你家長還扮演弱角色,那麼真的是對自己的孩子不負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