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粉皇漢說康熙割西伯利亞給俄國,難道明朝漢朝統治過西伯利亞麼?你怎麼看?

少年不大冷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現在就將觀點羅列在下面,首先聲明,我不是明粉!

觀點:

據明粉說,西伯利亞,明朝時稱努爾幹,為明朝領土一部分,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清朝與沙俄簽定《尼布楚條約》,將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地區割讓給沙俄。

明朝擁有古今中外最偉大的工程——萬里長城。由於明朝領土出奇的大,國力出奇的強,以致於明朝萬國來朝,世界白銀十分之九流入明朝。所以明朝修築長城是彰顯國家實力和和開發旅遊名勝。

然而西伯利亞地區在明朝已經被沙俄佔領!

1574年(明萬曆二年),沙俄佔領貝加爾湖,1581年(明萬曆九年)沙俄吞併不歸明朝管的西伯利亞汗國。

明粉所說的宇宙無敵大明朝2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半來自於看不到邊的東北地區,如果在給明粉一卷紙,估計不要說西伯利亞地區,恨不得跨越北冰洋,直接囊括阿拉斯加地區。

明粉吐槽康熙割讓西伯利亞,明粉甚至認為,如果明朝不滅,在過百年,明朝實現資本主義社會。

如果明朝不滅,按照“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的祖訓,長城以外都是俄羅斯土地,如果都是崇禎那樣德性的皇帝,能守住江南就不錯了!

駁斥:

我國官方至今都認為《尼布楚條約》是平等條約,相反俄羅斯方面認為是不平等條約,因為康熙大帝將明朝時被沙俄戰領的黑龍江流域20多萬平方公里收回祖國!

康熙在面對三蕃問題、臺灣問題、葛爾丹問題情況下,將沙俄驅逐黑龍江流域!

而宇宙無敵大明朝,自己的西伯利亞被佔領,估計滿朝文武都不知情,必竟地圖上的領土是意淫出來的!明粉卻在造謠康熙割讓西伯利亞。

其實明朝的最北端並沒有抵達北冰洋,明太祖和明成祖時期的明朝最北端只達到了現在的東北地區,中國現代的歷史學家,之所以沒有把明朝作為中國固有領土的基礎,是因為明朝的國土只守住了四代,分別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宗朱允炆、明太宗(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1433年),由於明朝君主由開疆拓土轉為內部治理,導致了明朝實際所統治的疆域只有兩京十三省(這十三省又分為北七省和南六省),領土縮水了260萬平方公里,宣德八年之後的明朝,僅剩下730萬平方公里。


世界全史羅銳


明粉皇漢當然覺得明朝統治過西伯利亞,在他們的眼裡,明朝繼承元朝,北方的疆域地圖都畫不全,不管你承不承認,明朝的疆土北到北冰洋,南到馬六甲,西到中亞,東到白令海峽,疆域在4800萬平方公里。

我覺得現在中國的古代地圖真應該好好修正修正,雖然古代人認為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無主之地就是中央王朝的統治地界,尤其是遼國、金國、元朝、明朝的地圖,地圖上北面都不顯示呢,直接全部划進來,我認為至少駐軍,有城鎮,有管理機構,有賦稅,才應該算是直接控制吧。

一說到清朝對疆域的控制,就會有很多人說,康熙割讓西伯利亞,雍正割讓貝加爾湖,我都不知道,中國何時控制過西伯利亞,何時控制過貝加爾湖。又有人說,蘇武放羊聽過嗎?那你應該在深入的瞭解一樣,蘇武是被匈奴抓著了,然後丟到了貝加爾湖那裡的,和中央王朝有什麼關係。

下面就按照歷史捋一捋,秦朝北方統治在長城一線,漢朝雖然有衛青霍去病深入戈壁,但也沒有深入到西伯利亞,魏晉就不說了,唐朝是中華的巔峰,北方設置過安北都護府,但控制範圍也沒超出貝加爾湖,而且安北都護府實際也就存在20年,接著就南遷了,改名叫瀚海都護府,宋朝就不提了,燕雲都沒有,元朝那扯淡的控制力存在爭議,硬要說除了日本,東亞哪不是元朝的,但實際有用嗎?明朝徐達和朱棣多次深入蒙古,但就是軍事行動,也沒有統治過蒙古,何談統治西伯利亞,清朝剛開國實際上和明朝差不多,多了個蒙古高原,後期有西藏新疆,但也沒有擁有過蒙古高原以北的地方。

西伯利亞這樣無主之地,中原不要,別人佔了,就說是被割了?我家門口有個沒人要的凳子,我也不想要,有天被人搬走了,結果變成我被搶劫了?

最後送一張,百度貼吧裡明粉皇漢最喜歡的地圖,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未來就靠你們了。”


曹老師xixi


明朝統治西伯利亞

明朝政府設置於黑龍江、阿速江(今烏蘇里江)、松花江以及腦溫江(今嫩江)流域的地方軍政機構。全稱為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洪武年間,黑龍江下游奴兒干地區的元朝故臣多率部納貢歸降。永樂元年(1403),明朝派行人邢樞等往諭奴兒干,招撫諸部。二年,置奴兒干等衛,其後相繼建衛所達一百三十餘個(見都司衛所)。七年,明政府決定設置奴兒干都司,統轄各衛所。以東寧衛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千戶王肇舟等為都指揮僉事。九年,太監亦失哈等領官軍千餘、巨船二十五艘,護送康旺等官員至亨滾河口對岸的特林地方,正式開設奴兒干都司,是為明政府管轄黑龍江口、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都司的主要官員初為流官,後為世襲。管轄範圍西起斡難河(今鄂嫩河),北至外興安嶺,東抵大海,南接圖們江,東北越海而有庫頁島。其境內的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達斡爾等族人民,多以漁獵為生。轄區內分置衛所,明朝政府還任命各族首領為各衛所都督、都指揮、指揮、千戶、百戶、鎮撫等職,給予印信,仍其習俗,統其所屬,以時朝貢。貢物有海青、貂皮、馬匹等土特產品,相當於內地的賦稅。明政府為使命往來、遞送公文和輸運貢品物資方便,在元朝驛站的基礎上,恢復了奴兒干通往內地的驛傳。主要幹線是海西東水陸城站,北起都司治所特林之西的滿涇站,中經四十五個驛站,南抵底失卜站(黑龍江雙城縣境內),經遼東都司直達北京,全長達兩千五百公里。明政府在永樂、宣德年間,先後多次派太監亦失哈等人,率官軍及各色能工巧匠,至奴兒干宣諭招撫,對當地的酋長授以官爵,頒以印信,宴以酒食,並以谷、布、紗和衣服、器用等物撫賞各族人民;或塑佛建寺,豎碑紀事,密切了奴兒干同明朝的政治聯繫、經濟往來和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奴兒干境內衛所的數目,各書記載不一。據《明史》記載,有衛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站七,地面七,寨一。都司治所特林在黑龍江下游東岸,下距黑龍江口約兩百公里,上距吉林船廠約兩千五百公里。明朝派到奴兒干都司的官員和駐防軍都在這裡。其遺址周約二三里,街道形跡宛然俱在,出土有遼金時期的錢幣和瓷器。建於遼金時期的兩座磚塔近旁的永寧寺及寺前的兩塊明代石碑,見於19世紀許多中外文獻。石碑之一立於永樂十一年,正面豎刻正書《敕修永寧寺記》,碑文用漢語寫成。碑陰則為正面碑文的蒙古文與女真文的節譯。碑的兩側各刻有漢、蒙、藏和女真四體文字的佛教"六字真言"。另一碑立於宣德八年(1433),正面額題《重建永寧寺記》,僅有漢語碑文。二碑文均記錄了明政府管理和經營奴兒干都司的事實。永寧寺早已堙廢。清光緒十一年(1885)曹廷傑奉命至其地進行調查,在特林仍看到二石碑巋然並存,並拓下碑文,撰有《伯力探險記》一文,作為調查記錄。

努爾幹都司統治區域

雖然這些地區後來縮水了,但鼎盛時期的明朝有過對東北和西伯利亞的統治,甚至在西伯利亞的疆域比後來的盛清還大。就連清朝編纂的《明史》都承認明朝當初對東北以及西伯利亞的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