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薩特碰撞測試引發的思考:國內生產與國外進口究竟差在何處?

大眾銷量神車帕薩特因為在中保研25%偏置碰撞中成績不佳,導致1月份銷量排名大幅下滑。很多吃瓜群眾會覺著有一種出了一口惡氣的感覺。但我覺得這個事件也有他積極的意義 ,它讓很多消費者認識了碰撞安全是怎樣的,也打破了德系車等於安全的臆想。那我們不禁要思考:國內生產與國外進口究竟差在何處呢?


帕薩特碰撞測試引發的思考:國內生產與國外進口究竟差在何處?

那這個問題就要從我們的車身製造說起。現在大部分家用車採用的都是“承載式車身”,因為其底盤和車身是一個整體,形狀像一個籠子,因此又叫“籠式車身”。當然這個籠式車身肯定不是一個整塊的零件,而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零件焊接起來。這些工作主要在汽車焊裝車間完成的,而在車輛製造過程中,焊裝車間是最能體現工廠自動化差距的地方,而一般歐美日的工廠,焊接大多靠機器人去完成。而亞非拉的工廠為了節約成本,人工的比例會更大。

帕薩特碰撞測試引發的思考:國內生產與國外進口究竟差在何處?

我們引入“人機料法環”質量控制模型,在焊裝車間中工人,設備,用料,工藝和環境都會影響焊接質量。比如A地和B地分別有兩個焊裝車間在生產同一款車身,A地的工人素質低,自動化程度低,工裝夾具陳舊,零件用料差,生產環境惡劣,而B地的工人素質高,自動化程度高,工裝先進,零件用料足,生產環境好,雖然生產出來的車身用肉眼看上去並不一樣,但B地生產車的車身尺寸誤差會更小,焊接質量會更好,內部應力集中會更合理。換句話說,就是更有利於保護車內乘客的安全。


帕薩特碰撞測試引發的思考:國內生產與國外進口究竟差在何處?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不同產地碰撞成績和車身質量差那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