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武王伐纣千古谜

人们都熟悉《封神榜》里武王伐纣的故事,但是在历史上真正的武王伐纣准确年代,则一直是个谜。对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事件,历来没有可靠的年代标尺。

随着科学的发展,解答疑问的时机来临。1996年,我国启动“九五”重大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其中关键专题之一是“武王伐纣的天象研究”。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古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关于这一事件的具体日期,先后曾有人提出过44种不同的说法,却始终没有人能够一锤定音。

有着深厚古文功底的博士生导师江晓原带着两位博士生钮卫星和卢仙文,经过研究发现:古籍中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天象记载有12项。以前都以一两种天象为依据,推算具体日期。然而只有与各种记载中可靠的天象都相符的日期,才是确实的。江晓原等认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承担人力难以胜任的超量计算,从而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从国际互联网上找到了美国喷射推进实验室最新长时间跨度星历表DE404等先进的天文软件后,课题组确定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全面考察

了古籍记载中所有的有关天象。

古文献中,出现过一个多月的慧星天象。但综合其他条件,江晓原却否定了哈雷慧星的假说。而一些原被忽视、后被证明极有价值的线索也渐渐显现。如《国语》中记载的“月在天驷(天驷,星名)”,历来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经江晓原等研究,认为“月在天驷”这一天象条件,对揭开武王伐纣年份之谜至关重要。课题组还考虑了可能影响精确的一些动态因素,如周武王军队行程450公里,穿过一个时区所可能引起的计算误差等。最终课题组确认了精确推算武王伐纣年份所必须满足的7项天象条件。经过计算机精确计算和筛选,终于得知:公元前1045年年底至公元前1044年年初,计算机所显示的天象,能一一对应江晓原课题组设定的这7项条件,与古文记载和出土文物青铜器利簋(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具)的铭文记载丝毫不差。

千古之谜揭开了神秘面纱:周武王出兵日——公元前1045年12月4日;周武王大军渡孟津日——公元前1044年1月3日;牧野大战,即周武王军队大胜商纣军队之日——公元前

1044年1月9日。这个纯天文方法得到的结论,与先进碳-14测年代方法得到的结果“殊途同归”,碳-14方法可精确到30年的时间范围,而江晓原用纯天文方法得到的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这一年”。

分将池村这个深山区的小山村——昔日武王伐纣的分兵调将的前沿指挥部所在地,和世人一样为揭开武王伐纣的年月日,也曾费尽周折。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村域的旗杆石、旗杆地、分将祠、武王庙、大小丫环坟、武王祭天处;山下的上群马沟、下群马沟等沉睡千年的文化遗址也都成为武王伐纣最好的印证。


揭开武王伐纣千古谜

成周甲骨刻有"成周"两个字的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铭文,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5年),帝辛杀王叔比干,囚兄长箕子,

大师疵、少师彊抱着他们的乐器去投奔周。这时武王姬发发觉攻打商的时机即将到来,向所有的诸侯宣告说:“殷犯下大罪,不可不合力讨伐。”

武王遵循文王的遗志,率领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穿戴甲胄的战士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

武王伐纣之后,姬发把殷商的遗民封给帝辛之子武庚。因天下初定,尚未和睦,所以周武王派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武庚治理殷国。然后又命召公放箕子出狱。命南宫括散发聚集在鹿台的钱财和巨桥的粮食,用来赈济贫民。命南宫括、史件搬走殷人的九鼎和宝玉。命闳夭为比干之墓培土为冢。命宗祝祭享于军中。然后撤兵回到西方。姬发巡狩,记录其政事,作《武成》篇。封诸侯,分赐殷的宗庙祭器,作《分殷之器物》篇。姬发追怀古代的圣王,因而嘉封神农的后代于焦,黄帝的后代于祝,帝尧的后代于蓟,帝舜的后代于陈,大禹的后代于杞。接着又封功臣谋士,姜尚是第一个被封的,被封于营丘,为齐;封周公旦于曲阜,为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其他人也都依次受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