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真的在逐漸喪失嗎?

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真的在逐漸喪失嗎?



《中國製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實施的第四個年頭,江蘇省政府制定了各種政策措施,推進智能製造建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優勢。這一舉措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密集性產業的關注。由於勞動力成本上升,為了促進製造業的升級,政府不斷出臺相關舉措。


現階段很多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包括服裝業,工業等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不僅招聘難,而且留存率非常低。“舊人流失,新人難招”成了市場上普遍的話題。


急劇上升的勞動力成本給製造業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出口製造業企業,帶來了最為嚴重的挑戰。造成中國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勞動力供求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


由此很多言論覺得中國的勞動力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漸消失,中國製造業也將面臨“寒冬”,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勞動力缺失的主要原因。


從勞動力的類型來說,新時代農民工逐漸成為勞動力市場的主體,他們的基本素質,生活態度和求職期望較之以前都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滿足於在工廠內做簡單乏味的工作,從以往的“生存型”轉向了“生活型”。


從勞動力市場的“身份切換”來說,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僱主中批發零售業佔比減少,但製造業佔比明顯增加,從5.93%上升到21.08%。有相當一部分勞務工作者轉化了“僱員”到“僱主”這一身份,選擇了製造業去作為自己的生意。再從僱員的角度來看,目前有不到四成的僱員在製造業就業,然後建築業基本上維持在10%,但有超過一半的僱員在各類服務業中就業,未來的趨勢會在服務業中擴張,這也就意味著製造業的用工量或佔比量的確會慢慢減少,所以從製造業的用工量或佔比量來說的話,製造業勞務工作者的人數的確在慢慢的減少。


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真的在逐漸喪失嗎?

數據來源:全國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動態監測調查


從勞動力區域流動來說,相關數據表示外出農民工佔比從2012年的62.2%下降到2017年的60%。在我們近期的實際調研和相關報道中,不斷得到了一個新的反饋,許多外出務工者其實已經不太想跨省流動了。以四川為例,以往他們工作的目標區域是珠三角區域,但伴隨製造業及工廠向內陸轉移之後,他們完全可以在成都、重慶找到相應的工作,不再需要跨省就業。


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真的在逐漸喪失嗎?

數據來源:全國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動態監測調查


完善且獨特的產業鏈

中國製造業在國際中的競爭力,雖然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工和材料成本上的優勢。但是中國製造業的優勢不僅僅來源於勞動力的低成本,也來源於相對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完善的產業鏈體系。


首先,中國經濟所具有的宏觀經濟穩定性的環境是構成中國製造業低成本優勢的重要來源。中國宏觀經濟穩定性要明顯高於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在政府的財政收支平衡,鉅額的貿易,和通貨膨脹等這些方面。中國長期的宏觀經濟穩定性為國家的製造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競爭力。


我國製造業具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條,目前,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從航天飛機,人工智能到生活必須品,中國的製造業市場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與此同時,雖然現在整個東南亞或者發展中國家正在大力發展製造業的新興市場。但是中國的整個供應鏈能力是全球最強的,所以像越南等國家只能成為中國產能的外溢。如果說中國製造是一個大工廠,那麼越南它只相當於一個車間。


美國媒體CNBC近期援引貝恩公司副總裁Gerry Mattios表示,東南亞不會成為世界工廠。在東南亞,他們往往只會看到一些零散的裝配生產線,而並非全部。由此我們推測,越南也並不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短期內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影響,中國還會有10年左右的時間做產業升級。


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真的在逐漸喪失嗎?



加大城鎮化建設

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動城鎮化。城鎮化是工業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產生的現象,是農村人口在城鎮這種空間下的聚集,也是勞動力由農業向工業的轉移。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城鎮化率還不到百分之20%,而如今,城鎮化水平出現了顯著的增長,中國城鎮化率由1949年的10.64%增長到2018年的59.58%。


新型城鎮化不是物的城鎮化,而是人的城鎮化。


城鎮化不是簡單的把農村人口移到城鎮,城鎮化與個人所在地穩定的工作及生活密切相關。


城鎮的生活水平主要是以消費的形式反映,消費是生產的最終需求方式,消費需求會推動產業結構和優化升級。城鎮化不僅會增加投資,而且隨著勞動力的轉移和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也帶動了消費觀念的更新和消費結構的升級,意味著巨大消費潛力的釋放。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功能的不斷完善,不僅推動了傳統制造業的轉型,也淘汰了不適合人們的消費需求或過剩的產品,能夠促進大批新興產業的興起,對接新的需求,從而帶動製造業的發展。


由於城鎮化建設為人們提供了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城鎮人口的數量會劇增。把資源從農村、農業轉移和配置到城鎮及城鎮工業和服務業中,使得城鎮規模進一步擴大, 才有可能吸收眾多從農村轉移過來的勞動力。


製造業不僅能夠滿足人口擴張帶來的對住房等基礎設施的需求, 同時還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所以,製造業的進程和城鎮化的推動相輔相成。


產業升級


中國製造2025”提出於2015年,是我國為實現製造強國戰略目標而提出的第一個十年行動規劃,涉及的十大重點領域涉及於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領域。


目前,隨著互聯網、物聯網、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製造2025”將以產業創新、升級打造核心競爭力,實施高端裝備,信息網絡,新能源等重大項目,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化解過剩產能,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進中國經濟增長。


近年來,中國製造業在不斷做產業升級,技術改造步伐不斷加快。智能創新和製造涉及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其中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高鐵技術已有較好的技術和產業基礎。


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產業升級也帶動了企業的生產效率。目前很多企業的傳統生產線已經換成機器人生產線,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提高了生產靈活度,加速了製造業的發展。



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真的在逐漸喪失嗎?


隨著中國勞動力供給的下降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中國或許即將失去昔日的低端產品的“世界工廠”地位。但是從短期來看,勞動力供求關係的變化以及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製造業的低成本優勢,不會對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趨勢造成壓倒性的衝擊。應當以積極的心態期待的是,通過採取各種積極的應對措施,能有效地促進中國製造業的升級和發展。相信隨著我國由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邁進,製造業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中國製造業的升級仍將方興未艾!





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真的在逐漸喪失嗎?

新市民產業與創新研究院是由我的打工網、君灝控股聯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中國市場營銷中心於2019年成立打造的課題研究室。

為研究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市民群體在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狀況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研究院以“守護幸福”為使命,結合學術研究、政策參考、商業應用和民生需求,聚焦新市民生態,發掘新市民群體的內在價值,同時支持研究者成長,促進研究成果誕生。


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真的在逐漸喪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