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他几乎拿到了世界物理学界的所有大奖,欧洲物理奖,美国奥利佛巴克利奖,狄拉克奖,美国富兰克林奖等等。物理学界认为他获得最重量级大奖诺贝尔奖 是早晚的事,可是天不随人愿,2018年12月1日,因长期遭受抑郁症困扰意外逝世,终年55岁。国际物理学界的一颗将星溘然而逝,令人惋惜。

他就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

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张首晟

自学成才的少年天才

我们回顾一下张首晟的开挂人生,张首晟1963年2月出生于中国上海,虽然祖籍江苏高邮,但张首晟看起来像是个地地道道的江南男人,外表温文尔雅,十分热爱诗歌。

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少年张首晟

张首晟从小智商超群,聪明过人,1978年国家刚刚恢复高考。他在没有参加高中学习的情况下,15岁便通过高考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该系为原子能系,因时代及政治原因当时并没有公开),简直就是自学方面的天才。这就是一项惊人的成就,可以说全国挑一,放到现在比科大少年班的同学还要厉害,因为科大少年班也是到高二才参加高考的。

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复旦大学

大二时,复旦大学就已经让他“下山了”,两年不到,本科毕业。因成绩过于出色被保送到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攻读理论物理,这是张首晟第一次离开熟悉的上海,熟悉的家。当初因为家人的影响而报考复旦(爷爷也出自复旦)也没有走出上海,这一次张首晟感到既陌生又兴奋,兴奋是因为他终于可以在世界顶级的物理大海中遨游。在德国的两年里,到1983年,张首晟很快攻读完硕士学位。

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柏林自由大学

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远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研究超引力,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张首晟博士毕业后,到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从事物理研究,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一生中的伯乐——杨振宁,杨老在这里无需过多介绍,在杨振宁的影响下,他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主攻具有前瞻性的凝聚态物理,在这里杨振宁非常肯定张首晟的研究成果,认为他未来有机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张首晟与杨振宁

除此之外,张首晟32岁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同时也是美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评为中国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2004年出任IBM-斯坦福大学自旋电子学研究中心主任。张首晟证明了华人在科学上也可以取得成功。

张首晟可以说是除杨振宁外物理理论研究最为广泛的华人科学家,他在电子工程学,材料学,量子高能物理,低温超导均有不俗的建树。

成名之作——量子自旋霍尔效应。

2006年张首晟与其研究团队提出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张首晟也成名于此,量子力学是当前最热门的学科。比如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量子通信,霍尔效应确实百年前的产物,想要了解量子自旋霍尔效应首先要复习一下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在目前工业电子元器件中应用广泛,比如各式各样的霍尔传感器。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在1879年发现,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边界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个现象被称为霍尔效应(Hall effect)。

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霍尔效应原理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简单:电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茨力而偏转,在导体的两端逐渐累积,导体中电子偏向的一侧相对于电子较少的一侧自然会出现电势差。

起初,西方国家发现并研究量子霍尔效应,并希望能够对制造新型电脑芯片带来革命性变化。但是研究表明,要想实现量子霍尔效应,需要强磁场以以超低温两大条件。这只能在实验室里才能实现,于是张首晟将目光转向电子与生俱来的特性——自旋。

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电子自旋

2006年,张首晟及其团队发表量子自旋霍尔效应,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跟一种材料拓扑绝缘体息息相关。拓扑绝缘体(topological Insulator)是一种内部是绝缘体,外部是导体的特殊材料。并且拓扑绝缘体具有时间反演对称性,拓扑结构的边缘态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如果体系有一个正向的边缘态,那必然有一个与之兼并的时间反演的反向运动的边缘态,时间反演对称性保证了这两个态之间的正交性,并不会出现叠加或者产生无须状态。这种电子的自旋状态与电流的方向息息相关(不需要外加磁场)。

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宏观量子霍尔效应

量力自旋霍尔效应的发现极大的促进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进程。

2013年,张首晟与中科院院士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通过对拓扑绝缘体的边缘进行磁性元素掺杂,例如Cr、Mn、Eu等元素,产生内在的磁场情况下,实现横向量子电导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高能物理领域大神级的人物杨振宁曾评价这项成就为诺奖级别的工作。

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张首晟虽然身居他国,但是时刻不忘对祖国科学以及教育事业的反哺。张首晟曾说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理论研究以及产业化开发,对科学界以及信息化产业界来说,都将是一次优胜劣汰的机会,这一领域的突破所带来 的历史机遇,对中国的基础研究和产业界的自主创新也都是十分难得的,希望国家有计划的加大投入,做好战略布局,瞄准这一理论预言展开更广泛的探索,加快研究步伐,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

出师未捷身先死

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为高能物理最具前沿的研究,后期可能对电子信息化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一项成果还没有达到商用的水平,需要张首晟以及更多的人进一步的研究。然而,意外却发生了!

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抑郁症不幸早逝

意外离世

2018年12月,张首晟因抑郁症意外去世。因为他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华人世界内的名气很大,导致人们对他的去世原因产生诸多揣测,什么美国阴谋论,说张教授掌握芯片制作技术,为防止中国获得此技术而暗杀云云,其实大部分的说法都是无凭无据。

斯人以逝,尊重逝者,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也会有烦恼,有疾病。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张首晟的科学成就,他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中国长大的华人,他没有忘记祖国,始终为了中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建言献策。

希望我们国家出现更多的像张首晟这样的科学家,我们也应该向张首晟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