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道熱潮與冷靜

經過一年的修建,8公里長的廣州雲道在最近正式向公眾開放。然而開放之後不久,白雲山風景名勝區表示,將會實施預約遊覽的制度,每個小時限制人數為4000人。不過我認為,雲道只是一時的火熱,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之後,雲道最終會迴歸到平常的狀態。

雲道這種山間步道的方式,在國內早已不是第一例。2018年福州的福道已經在中央電視臺亮相,並且它的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我認為相對於廣州雲道而言可以平起平坐。甚至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這樣的方式還在大灣區內的幾個城市使用。只不過在廣州這座城市裡面,雲道還是第一例,而且它串聯起中山紀念堂、越秀山、雕塑公園、麓湖和白雲山,都是廣州人文和自然的核心景點,若不是疫情原因,將成為大量遊覽廣州的客人所打卡的網紅景點。

雲道熱潮與冷靜

福州福道(圖源網絡)

雲道熱潮與冷靜

大良華蓋山棧道

雲道之所以會如此多人,我認為主要是由於廣州的中老年群眾很喜歡拿著自己的退休金到大廣州的各個地方貪新鮮(從雲道試運行的前幾天雲道上行走的基本上是附近行山的老人可見)。這種樂趣我已經見過很多了,甚至連從化、增城遠途地鐵都喜歡第一個嚐鮮(快車尤其),何況是近在老城區的雲道。他們很多都很少家庭壓力,家裡的主要職責都是由他們的子女完成的,所以他們大量的時間就用在喝茶和遊山玩水(購買特產尤其)。廣州的疫情發展到現在,很多地方的茶樓都規定桌子的間距,很多遠途的公交地鐵人擠人不願去,而近在咫尺的雲道,便成為新的熱點,吸引人們前往欣賞。

雲道熱潮與冷靜

就像是觀鳥的人,戴著口罩也要拿著長焦鏡頭

因為一些喜歡到處遊山玩水的人的興趣愛好所致,他們聽見雲道即將開放的消息的時候,自然是開懷暢玩,甚至忘記了現在廣州的疫情幾乎是全國最嚴峻的。所以,他們對出去遊山玩水的嚮往,戰勝了心中的保守,甚至有著“大難不落必有後福”的想法。加上側面上管理層的出乎意料,就產生了雲道如此多人的現象。

今天開始,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對雲道進行預約登記遊玩,並且限制只能從有限的幾個入口進入。這可以說是一件好事。由於疫情還未完全結束,過多的人員聚集很可能會產生另一重危險(尤其是現在還有潛在的無症狀感染者)。並且如上文所說,疫情結束後,像雲道這樣的地方很可能會成為廣州又一個新的旅遊網紅景點,由此又吸引一批人前來遊覽,然後很可能會重蹈清明節黃山的覆轍。

雲道熱潮與冷靜

廣州雲道未開放時的效果圖,圖片源自guangzhou.gov.cn

我認為,在這種預約登記之下(需憑藉身份證及穗康碼),將會減少很多為了遊玩而遊玩的人的遊覽,在某種程度上減輕雲道的壓力,避免人流的過度集中。也就是說,雲道將只是一時人多,等到疫情結束以後,雲道將會回覆平常的水平,雲道就會和平常一樣,成為一個供人們安閒下來體會自然的一條集健身、運動、遊樂等功能於一體的一條廊道。最終回到一種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也更好體現廣州“青山全入城”的景觀特點。

雲道熱潮與冷靜

雲道熱潮與冷靜

雲道熱潮與冷靜

雲道熱潮與冷靜

(雲道將為如圖的地方帶來新的熱點(圖一:越秀公園,圖二、三:麓湖,圖四:白雲山))

廣州的雲道在熱鬧之後將歸於平靜,不僅僅是嚐鮮的結束,還是經歷這次疫情之後人們出行更理智,更考量各個方面的冷靜心理。雲道,終究會成為廣州生活和探索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