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個辛勤筆耕者的豐碩成果

姚海洪

和本書作者姚良官的相識純粹是一種偶然,亦是必然。為什麼這麼說?姚良官的哥哥姚良明和我在一個水利系統中工作,他是原海塘所的領導,我在水政所工作。姚良明退休後,曾幾次找我,說要修一部姚氏族譜,知道我祖宗是惠南城北的,所以想讓我參與。我告訴他,在我16歲時,父親已仙去,加之他在上海當碼頭工人,沒講起多少祖先之事,只是曾說起從父親祖父的祖父起,已從城北老宅搬至黃路,其他前輩、旁支均不詳。為此事,姚良官也來找過我,我說了此情況,兄弟倆都一聲嘆息,看來我家一支無法放入他們的族譜了,不料這一下,我和姚良官卻相識了,有了來往。

最使我感動的是,2017年我的第一套長篇小說白龍港傳奇三部曲《風波》《風流》《風雨》在上海展覽館籤售時,姚良官帶了姚氏宗親十幾位同志前往買了十幾套書,為我籤售增加氣氛,心中感到這位姚氏宗親是一個喜愛文學又有情有義之人,我們加了微信,此後,見他常常會在朋友圈發一些南匯的掌故、人文、軼事,以及自己寫的感受、隨筆、散文之類文章,有幾次他發了一些歷史上的老照片,還附有文字說明,這些老照片,都很有史料價值,比如原南中的九層閣、七十年代東門街、農村勞動現場、小二灶宋宅門楣、逸廬考證等等。這些資料一部分是他蒐集來的,大多是實地考察來的,他騎了一輛電瓶車四出奔波考證來的。現在,他的這些資料開始起到作用,惠南市民家園、文源社區等在介紹惠南歷史時,幾次找到他,讓他推薦老照片。我知道,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資料將越來越珍貴。

姚良官原來文化程度並不高,他初中剛考上,“史無前例”就開始了,放假鬧革命,因此他在南中沒學到多少文化,後來的進步,是靠他在工廠、農村、經營時自學成才的。他深知文化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所以幾十年來,他一有空就讀書學習弄電腦,動筆墨,常常弄到深更半夜燈光不熄,尤其是當族人知道喜歡舞文動墨,就將主編族譜的重擔放在他的肩上時,他一邊和大家一起蒐集資料、調查研究,一邊執筆主編這部族譜,幾經修纂,硬是編纂出了這部 二十多 萬字的族譜,這部族譜結構嚴謹,條理清楚,文筆流暢,遣詞造句正確,裝潢美觀大方,深受多方好評,一致認為是一本好書,具有相當的史料價值和保存價值。他送我一部,我仔細瀏覽後,也不禁為這位勤勉的寫作者叫好。所以邀請他參加我們成立不久的惠南文學社,一起為惠南的文學文化寫點東西。

參加惠南文學社後,姚良官每期筆會他基本上都參加,他的筆頭更勤快,他象蜜蜂採蜜一樣,在我們大家之中,虛心學習,取長補短,迅速提高了寫作水平,更可喜的是他更勤於筆耕,幾天就有一篇文章寫出來,且越寫越好。後來,他看到同仁們紛紛出書,他也躍躍欲試,我就鼓勵他再創作些,爭取2019年出版一本散文隨筆集,他隨即埋頭苦幹,把以往寫的文章,整理修改,又寫了不少文章,終於組成了《南匯戀》這樣一本書。

我把《南匯戀》全書看了一遍,不禁為姚良官的書叫好。統覽全書,從字裡行間姚良官對故鄉的眷戀之心,對故鄉人文的拳拳之心,對父母鄉親的熱愛之情,濃郁之鄉愁鄉情,都深情地流露了出來,從而也深深地感動了我。

《南匯戀》這本書分四輯。第一輯為“南匯史海煙雲”,裡面文章主要敘述南匯歷史的點點滴滴,都挺有意思。第一篇“南匯千年歷史概述”,特別是對南匯先民的風俗習慣、農耕文化等各方面作了詳細的敘述,此文曾輯入我社編的《惠南·歲月留痕》中,第三篇“50年前的惠南鎮”,50年前惠南鎮究竟怎麼樣的?姚良官根據自己親眼目睹,詳細描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惠南鎮破舊寒酸的狀況,現在的年輕人一看,必然感慨萬千,深感共產黨領導的英明,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這種鄉愁的描寫,起到了教育後人的作用。第五篇“曾經輝煌過的土布文化”更是詳盡地寫出了土布文化的誕生、發展、興旺和衰落的全過程,恰好反映時代的變化進步,人們衣著的更新換代。他還拍攝了不少土布的樣品照片,五彩繽紛,充分體現了先民的聰明才智和勤勞創業精神,他的“惠南賦”每句四個字,從古至今,全部涉獵,文筆簡練、流暢,不失為一篇好文。

姚良官《南匯戀》的第二輯“南匯的民生民情”,把那些漸行漸遠的民生民情,姚良官用筆把它們記錄了下來,不至於泯滅在歷史長河中,比方“那些遠去的年味”,把過去人們過年的那種殷勤、熱鬧、菜饌的增加、煙花爆竹的此起彼伏、孩提的押歲錢和四處追逐嬉鬧描述得淋漓盡致。文章最後,姚良官意味深長地說:為什麼現在年味沒過去那麼濃了,淺淡了?因為現在條件好了,食品多了,天天象過年,加上改革開放,人們工作學習活動節奏緊湊了,也充分反映了時代的進步。南匯傳統點心小吃,比如“豆黃團”,這一輯中還有一篇“被遺忘的‘麵疙瘩’‘塌餅’”等等,也同樣的道理,時代變化了,社會進步了,好吃的點心豐富多彩,這些就成了鄉愁,在心底裡品味了。

姚良官《南匯戀》第三輯“南匯民間故事”,我認為很有意思的二隻,一是“朱元璋在惠南鎮”,姚良官是好多人都寫的同一題材中的另一種版本,這也可以說明,朱元璋很有可能到過浦東,到過惠南,還有傳說福泉寺的那株銀杏樹也是他少時乞討流浪時種的。歷史究竟如何,現在無法考證,更有趣的一則小故事“放一槍”,由於語音理解的不同鬧了笑話,倒也恢諧動人。

姚良官《南匯戀》第四輯“南匯鄉土文化”,裡面俗語、順口溜、童謠、謎語縮腳印應有盡有,特別是南匯獨有的“亂”字文化,他蒐集了不少計有八十多條,在本縣同樣蒐集人之中屬於佼佼者。南匯的“亂”字文化,有底蘊,含義深刻,意味深長,比喻確當,不可小覷。比方,亂大金剛/吹牛、說大話;亂碰天門/到頂、至多;捧著亂子過石橋/膽小等等、等等,都非常形象、生動。

《南匯戀》是一本好書!姚良官確實是下了大功夫寫成的。如果要說不足或需要繼續努力的方面就是:姚良官在文字上還可以再斟酌,提煉得精準優美些,比如賦,本是介於散文和詩之間的一種文體,不能每句四字到底,應該有長短句,又必須有對仗對偶的駢句,還要典故、押韻等。他的一些散文,敘述為主,構思意境上不足,細緻描寫、抒情也不足,當然暇不掩瑜,總的還是好文章。

綜上所敘《南匯戀》是一本具有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的好書,姚良官在這本書裡融入了深深的感情和拳拳之心,他的勤奮刻苦創作精神是值得我學習的。相信每一個讀者看了這本書都會有啟發的教育的,他還在孜孜不倦地創作,期待他第二部作品出版!

是為序。

作者姚海洪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惠南文學社社長

序——一個辛勤筆耕者的豐碩成果

《南匯戀》作者簡介:

姚良官,字善臣,號鶴和堂主。辛卯年生於上海南匯城北姚家圈。59年入南匯姚村小學求學,62年入惠南城東小學求學,65年考入南匯中學,66年遇文革,輟學歸田。做過泥水匠。進社辦廠當過工人,去國營公司任過業務員。癸酉年,企業改制下崗失業。開過小吃店,賣過盒飯。流浪於街頭巷尾擺地攤,販賣民俗舊貨老物件。又辛卯年,獲取退休金,始得溫飽。遂生奢念,續少時讀書寫文章之夢,絞盡腦汁,苦思冥想憶往昔民生舊事,附庸風雅,東施效顰記桑梓史海煙雲。現為惠南文學社會員。著有《南匯戀》一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