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長期研究閱讀能力的首爾大學國文系樸秀子博士在《對閱讀指導的理解》一書中指出:閱讀並完全理解文章含義的能力是高質量學習的核心。因此,閱讀能力就不可避免的成為了教育領域備受關注的對象,並且逐步與思考能力聯繫起來。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暑假時,一朋友告訴我,她給正在讀小學的兒子報了個閱讀班。她家兒子之前沒有培養讀書習慣,上小學了才開始看書。可是,除了課本,看的課外書全都是漫畫。這樣下來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理解能力不好,學習也跟不上。

我當時還提出疑問:閱讀還需要報班嗎?家長應該可以在家輔導啊。

只是,現實中仍然有不少家長有這樣的困惑:

  • 自家孩子看的書也很多,可是,理解能力也並沒有明顯長進。
  • 看書非常快,好像沉醉其中,可是看完後似乎並沒有相應變化,也不知道讀完後真正吸引了多少
  • 經常聽人說,多閱讀自然就會提高寫作力,可我家孩子看了那麼多書,作文還是一塌糊塗
  • 看完書後,和孩子討論一下書裡的內容,他一問三不知,要他講也講不出一句話

如果只是因為孩子閱讀量小,理解力、寫作力跟不上,家長都還覺得情有可原,畢竟知道問題所在。可是,當孩子明明看的書也不少,可其他能力並沒有相應進步時,家長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閱讀,並不僅僅是多讀幾本書而已。要想讓閱讀真正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關鍵在於如何閱讀!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關於閱讀,百度百科裡是這樣解釋的: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視覺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圖片,也包括符號、公式、圖表等。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鑑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思想,從而可能改變命運。

真正有效的閱讀,可以幫孩子促進理解力,增強思考力,提高寫作力。孩子的每門課程都需要閱讀技能,閱讀能力差的孩子無論學習哪個學科都會相對吃力。

那怎樣才算是一個好的閱讀者呢?

密歇根大學的教授大衛.皮爾森曾啟動了一項關於“熟練閱讀者”的研究,通過分析大量的樣本數據,確定了熟練閱讀者用以理解文本的若干策略。研究顯示,熟練閱讀者有如下特徵:

一個好的閱讀者能夠有意識地在閱讀中使用以下策略,從而與文本進行互動,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內涵。

1.聯結。閱讀一本書時,能把自己的背景知識聯繫起來。

2.提問。針對所讀書本能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

3.圖像化。在閱讀時,從單純的文字創造出多種感官的圖像。

4.確定重點。能夠對信息進行分類,挑選出主旨並牢記。

5.推測。在閱讀時,根據上下文內容,作出合理的假設和推測。

6.分析和綜合。分析信息,並結合文本,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

7.監控理解。能夠意識到自己遇到了理解困難,併為了讀懂而停下來,回頭重新閱讀。

閱讀,不僅僅只是看圖、識字,而是需要帶著思考,將所讀內容與以往認知互相建構,形成自己的理解,或者指導自己的行為,這樣才會有所收穫。

我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經驗,讀完一本書後,如果沒有相應的輸出或行動,時間一久,看過的書也漸漸忘了。最後許多人有了“讀了那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尷尬局面。

可是,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都會邊讀邊思考。閱讀也像其他技能一樣,需要練習。孩子可以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閱讀思考能力,成為一個“熟練閱讀者”。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家長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幫助孩子提升閱讀力。

1、建立聯結

剛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時,孩子如果不愛看書,就從孩子的興趣來入手。孩子平時喜歡什麼,就帶他看什麼類型的書。孩子喜歡車,就看與車相關的書;孩子喜歡跳舞,就看跳舞之類的書;孩子喜歡恐龍,就看恐龍的書。這樣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書、並逐漸愛上看書。

依據孩子的興趣來選書,一方面,是順應孩子個人的喜好;另一方面,是因為容易建立聯結。

聯結是什麼?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在讀一本書、看一場電影、聽一個故事時,會想起一些關聯的事情,如曾經的經歷、某個朋友的事情、其他的書或故事。這種相關聯想,就是聯結。

因為孩子豐富的聯想力,這個操作起來簡單易行。

平時,我們可以將閱讀穿插在活動之中,比如:

去坐飛機時,帶上與飛機相關的書籍。通過書籍的介紹,再帶孩子親歷處理行李、過安檢、飛機起飛和降落等過程;如果時間來得及,還可以看看行李是怎樣通過傳輸帶、運貨車怎樣將行李送到飛機、運輸工人怎樣搬上飛機整個過程。這樣的經歷對孩子來講,平時不常見,本身比較特殊,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將這些特殊經歷與書本聯繫,孩子就有更大的興趣去探索和思考。

同樣的,去海邊、去鄉下、去爬山等等,都可以和相關書籍建立關聯。

之後孩子再閱讀相關書籍時,都會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曾經的經歷,聯結也就建立了。

除此之外,可以和孩子選擇一本能喚起彼此共同記憶的書,如童年、旅行、學校生活等,和孩子一起閱讀。

讀完後,先和孩子分享自己曾經的相關經歷,再讓孩子自由分享他的感受。不要去評價孩子的分享,享受這個共讀和分享的過程。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2、提問與尋找答案

相信所有家長都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對於身邊的任何事情都帶著問號,隨時隨地問一句“為什麼”?有時回答一個問題,能招來他們十個問題。而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倡,在孩子提問後,家長不要第一時間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鼓勵或帶領孩子去尋找答案。這樣一來,孩子由之前的單純的好奇提問者成為了主動學習者。

“沒有人像孩子一樣提問、求知,也沒有人像他們一樣追根究底。孩子不是簡單地熱愛提問,他們因提問而生。”——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哲學傢俱樂部》

愛提問、對一切充滿好奇,我們可以藉著孩子這樣的天性,用在培養閱讀能力上。

有些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碰到問題時就會提出來。可是,如果孩子看書卻問不出問題怎麼辦?

最簡單的,我們可以用經典的5W1H的模式來引導孩子提問:

WHO:是誰

WHERE:在哪裡

WHEN:什麼時候

WHAT:是什麼

WHY:為什麼

HOW:怎麼樣

當孩子帶著問題去閱讀時,他們就有更多主動地思考,能幫他們更好地理解所讀內容。

關於這些問題,有些答案就在書裡,孩子可以通過文字或圖片找到答案。

而有些,書裡沒有答案,或者說,本身沒有所謂正確的答案。需要孩子結合自己的經歷、背景知識去思考,就更能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3、圖像化

同樣是閱讀,有的孩子只是看單純文字;而有的孩子卻能將文字轉換為圖像在腦海裡呈現,將文字圖像化有利於提升對文字的理解力。

如果帶年幼孩子參加幼兒讀書會,就會發現,老師們經常會扮演成繪本里的主角,或者借用小手偶等,通過表演將內容表現出來。這也是借用文字圖像化來鍛鍊孩子的理解。

而對於孩子來說,讀過一段文字後,自己也可以在腦海裡將這幅畫面勾勒出來。

例如《小房子》一書中有一段描寫春天景象:“她看著草地慢慢變綠,她看著樹枝上抽出嫩綠的芽兒”。

孩子只要關注過春天的景象,腦海裡自然就會呈現出一幅圖片:原本乾枯的草地開始變綠了,光禿禿的樹枝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

對於孩子來說,圖像化並不困難。我們可以隨時和孩子練習,比如:家長說一個孩子很熟悉的詞,比如“小狗”,讓孩子來想象出一條小狗的畫面。然後幫孩子細節化:這條小狗是大型狗還是小型狗?是什麼顏色的?它在哪裡?它在做什麼?它心情怎樣樣?

圖像化可以幫孩子注意到書本里描繪的那些細節,如內心感受、特定場景等。它不僅僅是描繪出我們眼睛看見的東西,還可以將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五種感覺更加具體細節化。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4、推測

我們對於正在讀的書或者正在看的電視/電影,在某個懸念點,會不自覺地停下來推測一下接下來的情節走向。

這個,同樣適用於孩子。孩子們在閱讀時,可以根據圖像或文字,來尋找線索,依據自己的經歷來推測故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其中無字圖畫書是最適合鍛鍊孩子推測能力的書籍,書上面全是圖案,沒有文字。孩子可以根據圖畫,來推測發生了什麼事情、即將要發生什麼。

漫畫書也是很不錯的推測書籍,因為圖多字少,是一個連貫的故事。家長可以將中間一頁遮住,讓孩子根據前後頁漫畫的內容來推測,遮住的這一頁發生了什麼事情。

當孩子在推測時,他們既需要學會在文字、圖畫中尋找線索,同時需要調用自己以往的背景知識,努力思考推測出自己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最終找出來的答案並不是關鍵點,最為重要的是孩子通過這樣的練習,學會思考,成為主動閱讀者。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剛開始帶孩子做閱讀練習時,每次準備讀完一本書或者一段文字時,可以帶著孩子分三步走來展開:

閱讀前:

問問孩子,希望通過這本書知道什麼內容;讓孩子猜測一下,這本書是講哪方面的內容;讓孩子自己提出關於這本書的問題。

閱讀中:

如果孩子在讀的過程有問題了,年紀小的孩子一般就會停下來馬上提問;如果孩子會寫字了,讓他把問題先寫下來,鼓勵他做筆記。然後帶著這些問題,繼續讀下去,在讀的過程中去尋找答案。或者,邊讀邊推測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再在閱讀中驗證自己的推測是否和書上所寫的一樣。

閱讀後:

和孩子討論一下剛讀的這本書,問問孩子之前的問題是否找到了答案(找到了的話,請他說下自己的答案);孩子是否喜歡這本書,最喜歡和最不喜歡這本書裡哪個人、哪件事,為什麼;如果孩子碰到書裡的事情,他會怎麼做……

閱讀本身是一件比較主觀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知識不一樣,所產生的感受和想法自然也不一樣。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帶著對錯觀點去評價他們的答案。

一開始,這樣去閱讀會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當孩子還不熟練時,有時還需要暫停閱讀而去思考,比如記下問題、記錄線索等。但當大量練習以後,孩子就會越來越熟練,思考和閱讀可以同時進行。久而久之,就像熟練閱讀者那樣,大腦將思考習慣化後,就無需額外地提醒或停頓,一切自然發生。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孩子看書很多,可理解少、思考力差?家長3步走,提升孩子閱讀力

“不管語詞有多重要,它絕非閱讀的目的”——大衛.皮爾森

對於這樣閱讀,或許有家長心存疑惑:閱讀有必要加上這麼多事情嗎?不是多看就行了嗎?

誠然,單純的閱讀是一件讓人放鬆、享受的事情。但不可否認,不同內容書籍,需要不同的閱讀方式。如果希望孩子通過閱讀能提升相關能力,就需要一些技巧和練習來達成。

最後,將弗蘭西斯.培根這句話送給各位家長:“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

文章作者:香巴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親子閱讀踐行者,育有一枚小書蟲。帶娃之餘,努力用文字分享自己所學所用。

感謝點贊、轉發或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